震撼 鼓舞 先驱 崭新 苍穹 蜿蜒
嫦娥奔月 鲲鹏展翅 九天揽月
勇于实践 勃勃生机 振奋不已
夜以继日 积劳成疾 华发早生
猝然长逝 风华正茂 不懈努力
震耳欲聋 坚持不懈 锲而不舍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
“神五”、“神六”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神舟五号成功飞天,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 :千年梦,今朝圆了!
神舟六号安全返回,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千年梦,今朝再圆!
嫦娥一号顺利升空,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千年梦,今朝又圆!
★神舟七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飞船分别是何时发射?何时返回?航天员是谁?
★我国近年来探索月球的情况。
★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的具体内容。
★在太空漫步时有没有什么阻碍?航天员都做了哪些事?有没有惊险的瞬间?
★航天员回到地球后的身体状况。
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神舟五号” 飞行成功仅仅两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接下来,“嫦娥一号”卫星和“神七”、“神八”、“神九”、“神十”、“神十一”也都相继发射成功。
同学们,现在请你试着为本文作者填补文中的空白:任选一艘航天飞船,根据课外搜集的资料,把它的成功写下来,加在课文中你认为合适的地方。
1999年11月20日
2001年1月10日
2002年3月25日
2002年12月30日
2003年10月15日
杨利伟——中国航天第一人
2005年10月12日
费俊龙 聂海胜
2007年10月24日
嫦娥一号卫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其获得的卫星数据制作的“全月球影像图”为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
2008年9月25日
翟志刚——中国实现太空行走第一人
神舟八号没有航天员。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成功执行与天宫一号的首次自动空间交汇对接任务,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美后第3个自主掌握自动交汇对接的国家,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了自动空间交汇对接技术,为今后空间站的建立打下基础。
2011年11月1日
2012年6月16日
2013年6月11日
聂海胜 张晓光 王亚平
太空授课
王亚平太空授课 特别节目 视频 央视网
http://tv.cntv.cn/videoset/VSET100167212035
2016年10月17日
马上我就要奔赴太空了,科学家们都在紧张有序地为我和送我飞天的长二F火箭兄弟做最后的测试工作。趁忙里偷闲,让我跟你唠唠几句。
我的长相
我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十一个,你可以喊我小名“神十一”。相信你一定对我前面十个哥哥非常熟悉。同我的哥哥们的身形一样,我们都是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轨道舱也称太空舱,是我进入轨道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里面除备有食物、饮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装置外,还有空间应用和科学试验用的仪器设备。轨道舱前端安装自动式对接机构,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与分离功能。返回舱又称座舱,是航天员的“驾驶室”,也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
神舟十一号自述
前端有舱门。你看到的航天英雄杨利伟飞天回来着陆后,在他背后合影的就是返回舱。推进舱,又叫仪器舱,呈圆柱形,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我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我的身高是9米,相当于3层楼那样高,身体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吨,相当于5辆小汽车的重量。虽然我们神舟兄弟们长相都一样,但每一次飞行,在我们的身体里会安装部分新研制的设备。等我发射升空后,就与等候已久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
我的使命
长二F火箭将我送入地球轨道后,我将自己变轨调相,将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构成组合体。航天员进入天宫二号开展实验。我和天宫二号牵手飞行第30天,按照任务安排就必须进行告别分离,航天员乘返回舱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
我的此次主要任务是,为天宫二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特别是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技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后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试验,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我的乘客
你一定很好奇,在我哥哥前面几次载人航天任务中,每次都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应该可以轻松装下3名航天员,但是我为什么减少了乘员人数?这是因为受生命保障系统能力限制,为延长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时间,只能减少人数。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开展航天员在太空中期驻留试验,因而刻意延长了驻留时间。虽然我和天宫二号兄弟的生命保障系统并非可再生式,当我国空间站建成后,将采用可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届时我们的航天员将能够住上长年累月都不是问题。
你一定还很好奇,在神九和神十任务中都有女航天员,为什么我没有女航天员?那是因为我国女航天员已经上去过两个,已经实现了飞行体验的目的。这次安排两位男航天员,也是考虑三个人已经飞行过多次,同时考虑到空间实验室还要进行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空间有限,受生命保障系统能力限制,为延长航天员在太空驻留时间,只能减少人数了。
最后,请记得在我发射那天收看我的发射直播。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当你仰望星空时,滑过星空的星星没准儿就是我和天宫二号哦!
(任选一题)
1.仿照上面文章,写一写:
《▁▁的自述》
2.写一写学习本课的收获。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航天攻关任重道远。今天的飞天梦圆,预示着明天的强国梦圆。神舟飞船一次又一次发射成功,极大地鼓舞着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增强了中华儿女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