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34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 4.2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课件(34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4-08 08:58:54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1、解释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2、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能力目标:
1、运用图文转换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
2、尝试运用不同的生物科学思维的方法解释生物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认同生命科学的研究是不断深入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
1、中心法则。
2、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学习难点:
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1、中心法则的提出
1957年,克里克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2、中心法则的发展
资料一:1965年,科学家在RNA病毒里发现了一种RNA复制酶,像DNA复制酶能对DNA进行复制一样,RNA复制酶能对RNA进行复制。

RNA RNA RNA复制酶资料二: 1970年,科学家在致癌的RNA病毒中发现逆转录酶,它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RNA DNA 逆转录酶资料三:1982年,科学家发现疯牛病是由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在脑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的。

结构异常蛋白增殖方式蛋白质 蛋白质 可能3、中心法则的意义(1)中心法则总结了遗传信息在细胞内传递的一般规律;
(2)中心法则在遗传信息角度论证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与遗传信息流动有关的几个过程比较: DNADNARNARNAmRNA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脱氧核苷酸DNADNARNARNA多肽A-T T-A G-C C-GA-U T-A G-C C-GA-U U-A G-C C-GA-T U-A G-C C-GA-U U-A G-C C-G1、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都遵循 原则。
2、 都能进行这5种生理过程。RNA的复制和逆转录只发生在部分病毒中。
碱基互补配对不是所有生物1.(A级) “中心法则”中没有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是(  )
A.DNA→DNA B.DNA→RNA
C.RNA→蛋白质 D.蛋白质→RNA【学以致用】 2.(B级) 下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   )
A、①② B、③④⑥ C、⑤⑥ D、②④
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例一:豌豆的圆粒与皱粒编码
的基因正常淀粉分支酶有效保水而圆鼓淀粉含量升高DNA中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
打乱了编码 的基因淀粉分支酶不能 淀粉含量 ,蔗糖含量 失水而皱缩正常合成降低升高例一:豌豆的圆粒与皱粒淀粉分支酶淀粉分支酶例二:白化病控制 发生异常 缺乏黑色素而表现为 酪氨酸不能转变为 酪氨酸酶不能酪氨酸酶的基因正常合成黑色素白化病例二:白化病 基因通过控制 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间接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结论1:侏儒症糖尿病基因只有通过酶对性状进行间接控制吗?小结:酶CFTR基因 了3个碱基患者支气管内黏液增多CFTR 异常,导致功能异常黏液清除困难,细菌繁殖,肺部感染。缺失蛋白结构例三:囊性纤维病例四:镰刀形细胞贫血症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基因通过控制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直接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结论2:基因结构蛋白细胞结构酶或激素 细胞代谢生物性状蛋白质直接控制间接控制2、生物体性状的多基因因素 人的身高可能是由多个基因决定的。同时,身高也与后天的营养和体育锻炼有关。3、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1、残翅果蝇出现的原因?
2、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表现出的性状是什么关系? 25℃ 35-37 ℃环境表现型=基因型+(决定)(影响)3、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 ,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 ,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1 、(A级)下列哪一项能直接体现生物体的性状 ( )
A, DNA B, RNA C, 蛋白质 D, 染色体【学以致用】 2、(B级) 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性状受一个基因的控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蛋白质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
D、蛋白质的功能之一是可以体现性状DNA的分布三、细胞质基因及遗传特点 线粒体肌病:骨骼肌极度不能耐受疲劳,轻度活动即感疲乏,常伴肌肉酸痛及压痛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基因称为细胞质基因。 想一想细胞质遗传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母系遗传,因为受精过程中,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亲的卵细胞。细胞质遗传________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符合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二、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课堂小结 三、细胞质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