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1张PPT 含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1张PPT 含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8 10:31: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前 言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决定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国内条件,就是坚持现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如果改革成功,会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还有一个是国际条件,就是持久的和平环境。”
--邓小平,1986年3月28日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41
1978-2019
沧海桑田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结合材料和课文,分析中国改革之路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
1978年以前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15口人,是当地著名的“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贫穷村。当时村里农民住的基本都是茅草房,每年秋收后家家户户都会拖儿带女地外出讨饭。
贫穷,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冬,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大包干”的契约上摁下鲜红的指印,从此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肚子决定脑袋”的农民发起改革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改革破局决非一帆风顺。安徽小岗村和其他一些地方搞包产到户,立即引起争议,使这项改革举步维艰。绝迹多年的大字报也贴到了小井庄的墙上。大标语与大字报相伴随,一时形成了一种似乎回归到1967年的政治风景。大字报、大标语的指向非常明确:反对单干。 ”
“当年形势的发展在逼迫人们思考、决策。像包产到户这样的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说服党内领导干部。再跨一步,只有破除多数同志原有的思维定势,才会引起决定意义的变化,这要靠实践深化。”
---杜润生
阻力重重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小岗大包干(gān)后,1979年一年生产的粮食等于大包干前五年的总和,生产的油料等于前20年的总和,23年未向国家交售一粒粮,还吃救济粮,而那年一下交了2.5万斤粮食。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搞“大包干”的农民合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阅读“相关史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农村改革的措施是什么?
2.这一措施的特点是什么?
3.其基础是什么?


4.农民的责、权、利分别指什么?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材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土地公有制



权:土地的使用权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全国99%的生产队选择了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中国人均粮食拥有量达800斤,已接近世界水平。中国向全世界宣布,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从人工到机械化 ,生产方式大变革
今非昔比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
何享健,美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乡镇企业改组上市的先行者”
十几年时间,乡镇企业从无到有,占到中国工业增加值一半以上,54%来源于县以下农村工业。扶持乡镇企业快速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1991年,乡镇企业家鲁冠球作为封面人物刊登在美国的《新闻周刊》上
红豆集团董事局主席周耀庭荣获胡润百富终生成就奖
异军突起
一.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改革(1950~1952年):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调整
小贴士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年)
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1984—1992)












农村

城市
1984年10月21日刊登在《人民日报》
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向福建省委、省政府发出了《请给我们“松绑”放权》的呼吁书。
“下海”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84年前后,万科、联想、海尔、上海大众、健力宝……这些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相继诞生!有人甚至将1984年称为中国的“公司元年”,“下海”这个词也迅速在中国大地上滚烫地流行。
中科院计算所的干部柳传志带领10个科研人员开始在这间门卫室创业
为了让员工重视产品质量,张瑞敏就带领员工砸掉了自己厂里生产的76台不合格冰箱。张瑞敏抡起大锤这一砸,也让海尔的质量开始出现大的飞跃。
按劳分配为主体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工人





企业



国家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




沧海桑田 中国巨变
41
1978-2019


改革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回 顾 展 望





1978—1987
改革开放启动和全面展开阶段
1987—1992
波折、总结和
目标确定阶段
1992—200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阶段
2002—20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完善阶段
2012—.......
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