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概述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知道孝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杰出的改革家。
2.分析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认识到改革才能促进社会发展。
【预习检测】
请看课文第113页“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一目的图文,回答下列1-2题:
1.东汉魏晋以来,内迁的“五胡”指哪些少数民族?
2.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人民在生活方式、习俗方面呈现出什么趋势?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第114-115页“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一目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共同探究】(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歌曲《爱我中华》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在今天的中国56个民族中还有没有匈奴、鲜卑、羯、氐这些民族?为什么?你怎样看待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归纳整理】你能按照前面的知识结构,把孝文帝改革的有关内容列一个表吗?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 拓展练习】(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一)选择题
1.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
A.氏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3、孝文帝迁都到下列( ) 21世纪教育网
A.平城 B.长安 C.上京 D.洛阳
4.下列不属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是( )
A.学汉语 B.与汉人通婚 C.迁都洛阳 D.改穿胡服
5.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孝文帝改革符合保守势力的意愿
B.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
C.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孝文帝改革以身作则
6.下列不属“五胡”的是( )
A.匈奴 B.西晋 C.鲜卑 D.羌
二、材料分析题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东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并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犹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请回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这幅图是改革之前的孝文帝还是改革之后的孝文帝?你的依据是什么?“北俗”指什么?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这段材料体现魏主改革的什么内容?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3)魏主改革的其他内容你还知道吗?请写出来。
(4)魏主的改革带来怎样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历史背景
①386年,_______族建立魏国,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______________,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局面。
②______________成为时代的主流。
改革的目的:为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加强___________
①494年将都城从________迁到____________。
②汉化措施
措施
改穿_________;
学习_________;
采用_________;
与汉人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魏孝文帝改革
爱我中华!
宋祖英
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2课 北方的民族汇聚
穿越时空
这幅图是l953年在陕西出土的鲜卑骑马武士俑。鲜卑族是我国一支古老的少数民族。这个民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非常强大,它在封建国家分立混乱的局面下统一了北方并建立起国家政权。可是如果你留心一下就会发现,现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并没有鲜卑族,那么这个民族怎么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神秘消失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鲜卑族的兴衰史吧!
感悟历史
本课导航
跨越障碍
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孝文帝的改革。如何正确评价孝文帝呢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把他放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历史环境中,看他的活动是否有利于历史的进步。
孝文帝突出的政绩在于他的改革措施。孝文帝的汉化政策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丰富和发展了中原文化。所以我们就可以从正面肯定他是少数民族著名的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有作为的帝王。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是什么呢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权分立、民族大融合时期。东汉末年,群雄并举,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经过数百年的冲突和交往,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的大一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说一说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各族人民在中原地区杂居、交往,民族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2)为了控制众多的汉族人和一天天走向汉化的少数民族,巩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孝文帝顺应了历史潮流,实行了促进民族融合的改革。
互动天地 辩论会——孝文帝改革
辩题
孝文帝改革最终导致北魏的衰落和鲜卑族的消失,所以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消极的;
孝文帝改革,使鲜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所以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是积极的。
活动建议
l.全班分三大组,其中两组各持一观点,另一组为裁判组。
2.论辩双方根据论点组织论据,收集相关资料。注意,因同学们的理解力有限,所以建议资料不以理论为主,寻求事实说明即可。
3.确定辩论会各方:
正方、反方和裁判组各6人,老师加入裁判组(7人)。其余同学自由加入论辩双方的任意一方。
4.辩论要求:
①符合规定时间;
②辩论语言清晰;
③论点坚持性好,论据有说服力;
④全组同学表达问题较完整,不重复论说;
⑤尊重对方,辩而不躁。
史海探究
一、选一选
1.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 ( )
A.长安 B.许
C.洛阳 D.建康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结果是 ( )
A.促进了南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使少数民族更加落后
D.统治中心移至江南
二、列一列
(1)请你列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至少三个大规模内迁的少数民族名称。
(2)请你列出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读一读
1.孝文帝想迁都,一些保守的鲜卑贵族不愿离开平城。孝文帝以南征为名,率领朝廷官员和20万大军南下。到洛阳后,因为秋雨连绵,道路泥泞,群臣不愿继续前进。孝文帝借机让大家留在洛阳,达到迁都的目的。不热心改革的皇太子,不喜欢洛阳炎热的气候想逃回平城,孝文帝发现后,废掉了他的皇太子身份。
读了上面的故事,你觉得孝文帝个人的素质与他改革的成功有关系吗 为什么
2.孝文帝改革后,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读了上面的一段话,说说你的感想。 21世纪教育网
四、说一说
展开你丰富的想像,把自己假设为一位南迁的鲜卑贵族,说一说迁都洛阳后自己生活发生的变化。
五、议一议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的对照表21世纪教育网
鲜卑族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兀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楼
21世纪教育网
(1)你的同学中有姓陆、元、穆、贺、刘、楼的吗
(2)他们有可能有少数民族血统吗
(3)你们班有少数民族同学吗
(4)班上少数民族同学外貌和你一样吗 平时的服饰和你有区别吗
(5)议一议班上少数民族同学的生活习惯。21世纪教育网
(6)你认为你和少数民族同学平等吗 为什么
课课有话说
1.参与小调查(请在确定的后面画√)。
1)你预习了吗 ( )
2)你为此课查资料了吗 ( )
3)你参与课堂活动了吗 ( )
4)你有问题问老师了吗 ( )
5)这一节课学懂了吗 ( )
6)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了吗 ( )
如果有3个以上的“√”,表明你较好地参与了本课学习,如果是3个以下的“√”,你还需要继续努力。
2.学习本课后,你还有什么收获、感想、建议,请你写下来。
自由阅读卡
服饰的变迁
古时中原地区的人们一般的服饰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式长袍。春秋战国又流行上下衣裳合成一体的深衣,下垂到足踝部。古代长衣服通称袍。中原作战将士一般身穿袍服,乘坐由战马拖拉的兵车,在车上进行战斗。在战国时,服装有过一次著名的变革,其标志是胡服盛行于军队。胡服原是中国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着装。为了游牧骑马时的需要,胡人多穿短衣、长裤和革靴,紧身窄袖,干练利索,便于活动,这种服装叫胡服。胡服除便于骑射之外,还因其小口袖、小口裤、皮靴而便于保暖,适应北方的自然环境。战国时期,各国战事频繁,其中赵国在与邻近的胡人作战时,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赵国后来终于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是胡服对汉族的最早期的影响,但当时主要是对军队服饰、装备而言,尚未影响到民间。到汉晋时期,中原服饰的主流还是上衣下裳。那时也有裤子,但都是开裆套裤,不是现在的满裆裤,其作用是给腿保暖,一般是冬天穿在裙里面。只有贴身内裤才做成满裆的,外面仍需穿裙。胡服到汉代开始影响到汉族上层社会。汉灵帝喜爱胡服,京城贵族竞相效仿。魏晋以来,胡服对民间也有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北朝的胡服,不仅对当世的服饰及社会风气有极大影响,而且对隋唐也有深远的影响。
17世纪满族建立清朝,入关统治中原,以辫+发、长衫马褂旗袍为俗。旗袍,原是满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的一种长袍式服装。后来,旗袍由满族的妇女穿,样式不断发展变化。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穿旗袍了,旗袍样式由肥变瘦,有长袖短袖之分。经不断改进,一般样式为:直领、窄袖、右开大襟,钉扣襻,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衩。合体的旗袍,即表现出身材美,又文雅大方,所以深受中国妇女喜爱。在以后的发展演变中,旗袍成为中国女性典型的民族服装。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第22课北方的民族汇聚
一、选一选
1.C 2.B
二、列一列
(1)匈奴族、鲜卑族、羌族、氐族、羯族
(2)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学穿汉服.学说汉话,采用汉姓,同汉族通婚。
三、读一读
1.有关系。因为他机智、果断、赏罚分明。
2.经过孝文帝改革后,北方民族融合.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四、说一说
从饮食、服饰、家具、婚姻等方面思考。
五、议一议
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