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必修1
2年级: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②理解夏朝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并对西周政治制度产生直接影响;
③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宗法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人政治智慧的体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②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来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③宗法制是西周又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2、重点难点
重点: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宗法制。
3、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堂真正属于课标内容,是学生从初中走向高中的一个新起点、新征程和新感受,也是单元教学的第1课,是整个单元教学中具有统领和示范的一课。夏商周历史久远,初中没有系统学习,学生学起来难免枯燥、吃力。在开学的第一课就要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贯彻新课标的理念,营造学生“乐学”、“爱学”的氛围。
4、设计思路:
(1)教学方法:主要采取讲授法,以教师讲解为主,辅之以师生的交流讨论。
(2)辅助手段: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片、文献资料讲解相应的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印象。
三、教学过程描述
【导入新课】
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由此导入新课-----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讲述内容】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2070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设问: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设问: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这是一种退步呢,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分析,教师点拨得出结论。
从夏朝开始就已经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利用下表,师生合作探究夏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掌管政务 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 掌握军队 方国首领 纳贡与征伐
二、西周的分封制
先简述西周的建立。
设问:西周建立后,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度呢?
师生共同探究后,过渡:分封制度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⒈主要内容及特点
讲解分封制时,可以先给出学生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周初封建的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设问: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哪?
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习惯。最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提供《西周分封形势图》,得出以下认识:周朝对建国的元老、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大分封。分封的目、办法、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和分封的诸侯国,从而认识西周成为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最后通过学习让学生研讨一下分封制的作用。(可让学生课前准备,事先查找资料)
2.作用及发展演变
教师在上课时做一下指导。然后根据教师自己查找的资料和有关文献做作用及发展演变概述。
三、西周的宗法制
导入第三目后,设问:什么是宗法制?明确宗法制的含义。
设问过渡:宗法制基本原则及特点是什么呢?
可先让学生看以下图表,然后让学生回答。
利用《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明确大宗、小宗的概念,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
最后教师结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讲解宗法制度。
(教师讲解图后,讲一步归纳要点如下)
①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
②构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级制度。
③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构成统治阶级,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
提出问题: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宗法制度实质是什么?
教师重点讲述。
关于宗法制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可留课下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自己获取和了解。最后给学生留一个讨论题,供课下研讨及对本课知识的巩固。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卫侯,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大思想家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曰仁”, 而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设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习“礼”。由此可见“礼”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
以维护宗法制的礼乐制度,与封邦建国的分封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构成西周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请大家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礼乐文化的资料,了解西周法制对中国封建法制和现代法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如西周法制中“敬德保民”的政治思想、“明德慎罚” 的法律思想、“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统治思想,对中国封建法制和现代法制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课小结】
概述夏商周政治制度的历史地位,充分让学生认识其制度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
该课线索比较清晰,但略显枯燥。故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设计好改变学生历来认为政治史枯燥无味的观念,拉近学生与政治史的距离,因而不仅要突出主题,即禅让制、是细致、分封制和宗法制,而且要营造学生“乐学”、“爱学”的氛围。
在本课的教学思路中,紧紧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自主学习,实践体验、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在此过程中,设置情境、创设问题,巧妙地将历史学习的方法与教学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基础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