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8 13:2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等闲识得东风面——2019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欧洲三国纪行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联合国合法席位
二、中美建交
三、中日建交
四、全方位外交
目录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助力: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发展中国家
——阻力:美国、日本等国
——中国是创始国会员国之一,也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3.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阻力是什么?助力是什么?
1. 何时成立?是什么样的组织?
2.为什么要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中国代表团笑逐颜开
左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
五星红旗在联合国总部飘扬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重大意义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




(2)20世纪70年代: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政治上:敌视、孤立
军事上:包围、威胁
经济上:封锁、禁运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共同要求改善关系
敌对
正常化

为什么?
二、中美建交
原因
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美国方面:
1.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
2.美苏争霸中,美国居于守势。
3.美国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
中国方面:
1.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需要应对来自苏联的严重威胁
2.缓和中美关系,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
国家利益
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 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1971年4月,“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
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历史性的握手”
1972年2月21-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建交。
1972年2月22日,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正常化
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讨论。周恩来表示:台湾问题是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尼克松表示: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意义
中美《建交公报》宣布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把钥匙。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他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毛泽东

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
中日关系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1972年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告》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里,就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中美关系正常化
推动
中日邦交正常化
中日建交

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1972年9月27日 接见日本
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
1972年9月,周恩来同日本内
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
周总理与田中角荣在宴会上祝酒
1972年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布结束两国战争状态,恢复邦交正常化。在日本断绝了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后,正式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中日建交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请列举三件外交上的大事:
1、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在世界上形成与我国建交的热潮。
3、中美关系逐渐走向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总统正式访华,会见毛泽东,与周恩来总理会谈,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四、全方位外交
1.阅读教材,归纳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展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活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2.阅读教材,概述新世纪以来中国取得的外交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探究释疑
中国外交活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邓小平与美国总统卡特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3.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
2.中国的外交成果。
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 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中国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多次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中国举办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
多边外交
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
习近平主席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多边外交
习近平主席会见英国首相特蕾莎·梅
习近平主席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睦邻友好
习近平主席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习近平主席会见朝鲜领导人总统金正恩
全方位外交
外交格局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全方位外交的意义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课堂练习
1、中美关系“解冻”于20世纪 (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辉煌。这一时期下列外交成就取得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①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②尼克松总统访华 ③中美建交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3、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这是在哪件事之后 ( ) A、中日建交 B、中美建交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D、基辛格访华
C
A
A

4、20世纪70年代我国“乒乓外交”的对象是( ) A、美国 B、苏联 C、日本 D、非洲
5、1971年10月,第26界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B、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大力支持 C、台湾当局政权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不满和反对 D、美国有意让台湾退出联合国
6、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上海举行,这是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APEC会议能在上海举行,其根本原因是( ) A、上海的城市形象良好,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 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中国是亚太乃至世界人口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D、开发的中国,古老的文明吸引着各国领导人
A
A
B

世界舞台 责任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