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课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历史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年级:高三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单元第一节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
②正确理解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两种不同途径:美国罗斯福新政和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③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历史背景及其内外政策。
④比较美国和德日应对经济危机的差异性及其产生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丰富的历史图片资料再现经济危机情景,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②运用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探究与反思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第一:为什么192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具有不可避免性?
第二:经济危机给我们哪些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第三: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你如何评价它?
第四:为应对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而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试分析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从而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②通过对罗斯福生平事迹和新政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果敢、自信、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③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深入剖析,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内部机制的调整和改革是化解经济危机的有效途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内容分析:
(1)教学重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2)教学难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比较分析美国与德日应对经济危机的差异性极其原因。
(3)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贯穿一战后资本主义从和平走向动荡;从繁荣走向危机这一知识主线,紧扣和平与战争这一专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3、学情分析:针对高中生对本节内容比较熟悉了解,并且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比较分析、概括归纳能力这一现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探究式和启发试教学,注重师生双向交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寓教于乐,丰富学生的知识和思想内涵。
4、设计思路:依据考标要求和高三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以及本节教学内容。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各种资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解决课标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2分钟) 运用多媒体展示对比鲜明的经济危机前后图片、资料,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结合图片资料提炼出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历史信息,并谈谈认识与感想。 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整合历史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经济危机巨大破坏性和深远影响的感性认识。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之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5分钟) 展示相关材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合作探究,处理材料,汇总信息,自主解决问题。 考察学生分析处理历史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透过历史现象抓本质的能力。
合作探究之二: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你如何评价它?(10分钟) 结合史料和图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胡佛政府和罗斯福政府反危机政策,得出结论并客观全面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深远影响。 阅读教材并结合高中历史必修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分析问题。 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合作探究之三:经济危机给后世留下哪些深刻的教训和启示?(10分钟) 展示相关材料,引叙名家观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学生合作交流,结合所学知识和自己的感想,发表看法。也可撰写小论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意识,发扬团队精神。
合作探究之四:比较美国和德日反危机措施的差异性并分析其中原因。(10分钟)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发散思维,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交流所收集的历史资料,分组讨论,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辩证地、综合性思维能力。
探究学习总结及知识的延伸拓展。(8分钟) 利用教材的现有资源,采用问答式,强化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认知、理解和内化。理清知识线索。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己设计本节知识脉络;并记录学习心得。同时灵活运用知识解决课后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综合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四、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容量大,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多,可用教学素材也非常丰富;那么如何巧妙地依据考标处理好教材,选用好素材,深入挖掘教材的知识性和思想性,培养学生的文史素养和人文主义精神将是我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能结合学生自身学习特点,大胆创新教学模式就一定能提高教学实效。
2、我们应使用好选修教材,科学处理选修与必修教材的关系,充分利用选修教材的固有特色,力求达到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又不额外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