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文档属性

名称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05 22: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一、基本说明
1模块: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第一节
5学时数: 45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回忆所学,学生能够整体掌握29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通过问题探究,学生能对比分析美德日在经济危机下不同道路选择的原因,能比较德日法西斯建立过程中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提供图片、表格等资料,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全面认识29-33年经济危机。通过探究问题的提出,学生完成美国与德日选择不同道路应对危机的原因分析,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异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2、内容分析:本课是第三章《二次世界大战》第一课,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3、学情分析:学生对二战有一定的认识,但水平差异明显,对信息技术学科有浓厚兴趣,但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定义及应用并不很明确。
4、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便于学生整体认识二战爆发的背景,在历史事实中进行思辨。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形成一定的概念,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导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 及设计意图
章节导入 3’ 问题启思:1、一战后的“凡--华”体系实质是什么?为什么时隔二十年,大战的灾难再一次来临? 学生回顾所学,进入章节课题 章节导入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掌握教材知识板块间的联系,在内心激发探究愿望。
新授:一、29—33年经济危机1、危机的发生及特点:8’ 投影1:柯立芝总统的讲话材料关键词:美衣美食豪奢之境;快慰、乐观。宛若隔世、没有了“美妙”的感觉投影2:危机中的三张图片、数据 1、讨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的原因 2、学生据资料交流危机发生的表现,归纳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通过交流、合作,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2、危机的原因:5’ 问题启思:1、我们学过哪几次经济危机?2、试归纳本次危机发生的原因。 学生回顾已学知识,进行思考总结 整合新旧知识,增强知识迁移能力
3、危机的影响4’ 指导阅读,要求归纳危机的影响 学生从局部和世界两个角度阅读归纳 引导阅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二、应对危机的选择1、美国新政的施行4’ 问题启思:1、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2、罗斯福新政有何影响 学生联系必修二,解答问题 复习旧知,加强必修与选修的联系,为对比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做准备
2、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2’ 概念解析:法西斯专政史实掌握: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过程问题思考:比较二者的建立有何异同? 1、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基本史实,2、从中理解法西斯专政的概念。3、通过分组讨论列出相同和不同点 增强阅读分析能力、对概念的理解能力,通过第三步,找出核心、手段等比点,领悟并掌握比较历史事物的基本方法。
3、原因分析8’ 经济危机打击下,美国采取新政的途径来因对,而德日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你认为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结合本课知识,联系已学知识,探究解决 整合本课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课堂总结 2’ 投影:三个知识点框架 教师:请大家跟我一起来回顾本堂课学过的主要知识点,明确内在的逻辑关系 学生积极回忆整合课堂问题思考 回顾本课,对所学内容作总结,加深学生对本课教师设问的印象

四、教学反思
1、这节课可以上得比较活跃。因为通过问题思考,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问题。2、本堂课内容能够前后联系,学生对相关知识又相对熟悉,有些讨论的地方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有较强的成就感。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