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蹦猴追扛摘抱结掰扔捧满小猴子摘桃子瓜18 小猴子下山整体感知 听课文朗读,找一找:小猴子到了哪些地方?小猴子在这些地方做了什么?课文解读地点做什么看见什么掰扛地点做什么看见什么扔摘地点看见什么做什么扔摘看见什么做什么扔追 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表格。(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玉米-又大又多掰 扛桃子-又大又红扔 摘 捧西瓜-又大又圆扔 摘 抱小兔子-蹦蹦跳跳扔 追空着手回家去读读做做,再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下课了,几个男生在一起掰手腕。
爸爸力气真大,能扛起一袋大米。
我们不能随地扔垃圾。掰 扛 扔 摘 捧 抱花坛的花是供大家欣赏的,不能摘。
我双手捧着奖杯,心里乐开了花。
看到我的“三好学生”奖状,爸爸高兴地一下子抱起了我。空着手回家去 齐读最后一段,说一说小猴子最后带了什么回家?小猴子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因为小猴子做事没有明确的目标,而且三心二意,所以最终他什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去。思考:1、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2.小猴子下山来,结果却空着手回家去了,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 小猴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能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否则最后只能空手而归,你以后不要再这样做了。课堂小结 课文通过对小猴子下山经过的描写,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始有终,否则将一事无成。小猴子二次下山拓展延伸18小猴子下山
一、谈话导入:
出示图片(小猴子),说说小猴子有哪些特点(学生自由说),今天小猴子从花果山下来。想知道,小猴子下山去了哪儿玩呢,它下山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你们想听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小猴子下山》。
二、复习:
1复习生子,词语。(课件出示)。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听读课文,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小猴子下山去了哪儿?
三、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小猴子下山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它是怎么做的?
②、用动作演示“掰、扛、扔、捧、摘”这些动作。
③、为什么要掰玉米?又为什么要扛着走?
④、这一段中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应该重读的词语,自己试着读读看。边读边用动作表演出。
2、想一想老师刚才提出了哪些问题?
学生自学课文的2、3、4自然段。
出示学习向导,指名向导。学习向导:
1、读一读: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
2、议一议:小猴子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哪些词应该重读?画出重读的词。
3、演一演:请你边有感情的朗读边表演这一段
课文。
①、喜欢学哪一段就学习哪一段,可以自己学也可以小组讨论学习。
②、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3、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齐读第五自然想一想,小猴子下山看见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它为什么会空着手回家?
4、填空练习。(出示投影)填空后任选括号里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5、指1、2名学生看投影复述课文内容。
6、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平时做事情的时候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
学生检查自己平时做事的方法是否正确。
7、表演课文内容。
8、想象扩展:讨论小猴子空手回家后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猴妈妈会对他说什么?
9、续编课文,编一个《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故事。下一节课评一评,讲一讲看谁编得精彩。
四、板书:
13、小猴子下山
玉米地 又大又多 掰 扛
桃树下 又大又红 扔 摘 空着手
西瓜地 又大又圆 扔 摘 回家去
往回走 蹦蹦跳跳 扔 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