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讲义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课程标准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课程标准】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
通过学习,培养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历史想像力以及分析、概括和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看影视资料、阅读教材、思考问题等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通过热身运动、身份假设、编演历史剧、答记者问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合作学习,发挥其主体的作用。
通过对现行的考试制度进行评价,培养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 二、教材分析
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标志,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现代化;《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给中国社会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内容,它们是中国近代传媒的先行者,在传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重点
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早期的大众传播媒体产生的基本史实,了解它们对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本课难点
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学习先驱者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学生略知一二但却又比较陌生。从知识点本身而言,属于识记层次。虽然缺乏故事性、生动性,但又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可以收集的资料也比较多。因此,在教学中,可采取课下收集资料、比较、考察的方法,以增强本课的形象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师生共同提供资料,鼓励学生主动、大胆地进行比较和分析。
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讲授新课导入新课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先采访一名学生,请他说说现在的学习科目有哪些,然后请他说说这些科目在中国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设立的。然后引出本课课题——“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废科举,兴学堂《申报》的创办商务印书馆的兴办讲授新课: 热身运动:教师依次出示三句话(屏显),请同学们根据文字提示进行猜测,引出京师大学堂。
影视在线:教师播放影视资料《大学堂》。同时提出思考题:(1)北京大学与京师大学堂是什么关系?(2)京师大学堂建立的时间?
(3)它创建后在教育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4)它的成立对中国教育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并解答,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过渡:提问在此之前,采用什么方法选拔人才?(科举制)从而导出第二子目。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它是百日维新时期由光绪皇帝亲自颁布诏书设立的。
它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京师大学堂) 竞技台:教师下发资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理解、编演历史短剧《科举考试》(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清末的科举考试),然后请出其中一组进行现场表演。其余的学生思考:各个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小组讨论解答)清末民初又是怎样废除科举制的?(阅读教材解答)科举制废除的时间?你是怎样理解“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补充)废科举,兴学堂 品头论足:同学们,你们对现行的考试制度是否满意?能否提出几点建议? 过渡:身份转换(学生——经纪人)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把身份转换一下,假如你现在是一个全国著名的经纪人,刚刚培养了一名新歌手,你将采用哪些大众媒体来提高这位新人的知名度?《申报》的创办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什么吗?它是何时创刊的?(学生阅读教材回答)
2. 记者招待会:现在你(A生)刚刚被提拔为《申报》的主编,请答记者问。(其余的学生以记者身份提问,包括该报的主要栏目、特色、历史与未来等)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教师先出示几份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导入本目,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提炼和归纳。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启示?(请同学们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小结本课)巩固练习: 1. 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提示: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 2.你如何看待当时的办学原则、课程体制和课程内容?
提示:它与封建教育相比,具有较大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进步性,但与现代教育相比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3.想一想,本课所学内容有哪些依然对现代人民生活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这些巨大的历史变化?
提示: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课件9张PPT。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课件 它是百日维新时期由光绪皇帝亲自颁布诏书设立的。 它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京师大学堂)热身运动——猜猜看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废科举,兴学堂《申报》的创办商务印书馆的兴办(1) 北京大学与京师大学堂是什么关系?
(2) 京师大学堂建立的时间?
(3) 它创建后在教育史上有怎样的地位?
(4) 它的成立对中国教育及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思考题 请同学们利用老师下发的材料和自己对科举制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编演历史短剧《科举考试》
第一幕: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
第二幕: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
第三幕:清末的科举考试竞技台要求:1. 充分利用材料,想象合理,符合历史。
2. 语言组织条理清晰、分工明确。
3. 可以利用身边材料,自制道具。非常任务我介绍:废科举 兴学堂我理解: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
育史上的一件大事我评价:现行的考试制度记者招待会——《申报》主编答记者问 1. 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清点收益 提示:有利于学习西方先进的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 2.你如何看待当时的办学原则、课程体制和课程内容? 提示:它与封建教育相比,具有较大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进步性,但与现代教育相比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3.想一想,本课所学内容有哪些依然对现代人民生活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这些巨大的历史变化?
提示: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课件21张PPT。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学习目标: 以科举制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以《申报》、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京师大学堂的开办诞生
地位
影响——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他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综合性大学 。前身是京师大学堂 ,创办于1898年,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是“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 北大校徽 北大校牌
????北大校牌上“北京大学”四字系毛泽东手书 ????
废科举,兴学堂(教育改革)科举制度的废除。(1905年)
新学制的制定——
原因:
制定和主要内容:
影响:
各级新学堂的开办。西学东渐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中国教育的落后;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迫切需要先进的科技人才。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并在全国施行。该章程对国家的教学体制和新式学堂做了比较全面、明确的规定。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谈谈你对清末为什么废除科举制的看法。 科举制的创立,使选官的范围更广,使一些平民子弟有机会做官。
但到了明清时代却发展为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选题,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考中的人只懂儒家经典,没有实际学问,培养出来的都是忠实的奴仆,与社会发展也极 不相称。
因而,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申报》的创办创办——
特色——
影响——在《申报》创刊之前,中国已经有外国人办的报纸。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后由中国人接办。紧密结合生活,属商业性质的报纸,内容丰富,新闻量很大并注重真实性。《申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形态最完备的近代报纸,对后世报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原全称《申江新报》,它从1872年4月30日创刊,直到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办了77年,共出版25600号。初由英商安纳斯·美查(Ernest Major)等人集资创办。1909年为买办席裕福收买,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次年由史接办,先后创办《自由谈》等副刊,发表民主自由言论。1934年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特务暗杀后,言论又趋保守。1937年7月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15日,因日军检查新闻,自动停刊。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被国民党接收,成为CC系报纸。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1983年,上海书店将《申报》影印出版。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创办和发展——
出版特色——1897年在上海创办,由最初的 一个小小的印刷所发展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以编译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出版范围上注重科教类。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现代出版事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100年来,商务印书馆出书3万余种。目前,以翻译介绍外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著作和编纂出版语文工具书为主要任务,兼及研究著作、教材、普及读物等。香港、台北、新加坡、吉隆坡都设有商务印书馆。早期印刷机为甚么取名"商务印书馆"?
"印书馆",顾名思义就是"印刷图书工场"的意思。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在上海成立,创办之初以印刷为主业。发起人夏瑞芳、鲍咸恩、鲍咸昌、鲍咸亨、高凤池等,都是教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学习英文排字,夏瑞芳先后在《字林西报》《捷报》馆任排工,鲍氏等四人在"美华印书馆"当印刷学徒,因熟悉印刷行业,遂商议集资创办一个小印刷工场,承揽商业簿记、帐本、收据和其它文具纸品等印刷业务,简言之,即商业用途的印刷品。鲍氏兄弟的姐姐鲍大姑根据营业的性质,摹仿美华印书馆的名称,为之取名"商务印书馆",英译"Commercial Press "。
?
《辞源》中国第一部大型词源词典,商务印书馆的代表性图书之一。??《辞源》收词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强调实用;注重溯源,兼顾流变。阅读古籍,可用以解决有关词语掌故、典制、文物等多方面知识性问题;研究文史,也能从中找到材料的线索,是一般读者和专家都需要的工具书。为便于查阅,四卷本外,1991年又出版了缩印合订本。
《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影响最大的现代汉语词典。? 中国唯一由国务院责成编写,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而出版的工具书,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出版以来,成为现代汉语语文词典的权威范本,总印数超过3,000万册,是中国印行量最大的词典。??释义准确,用例精当。1996年最新修订本共收字、词、词组60,000余条,其中新增收9,000余条。以其规范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成为学习现代汉语的必备工具书。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 ?? 本词典是一部畅销世界的英汉双解词典。最新修订的第四版比第三版增加50%以上的内容。具有以下四项特点:广收新词 共收词和词组57,100条,其4,000条是90年代新涌现出来的科技、百科、生活方面的词语。习语和短语动词12,720条,并新增200个语法专题或难学词语的用法说明。 As Hornby 原著 李北达编译商务印书馆 牛津大学出版社 合作出版 1997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
以著名的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New Edition)为蓝本编译而成。收词及短语近60,000条,美式及英式英语并重,以当代英语为主,增收了3,000个80年代和90年代英语新词汇,其中绝大部分未见于其他同类词典,有20页彩色插图及近1,000幅实用的黑白插图。适用于学生、教师、翻译工作者及其他具有较高英语水平者。商务印书馆 朗文出版亚洲有限公司 合作出版 1998
新式学堂的建立是顺应时代的产物,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个重大发展;
课程设置全面,基本上与现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一致,具有重大的进步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和大量的封建残余,是封建教育发展到现代教育的过渡。 现在我们学校设置的课程,哪些是清末新式学堂中有的,哪些是没有的。说说你对新学堂的看法。练习选择题
1、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与下列那位皇帝有关( )
A.光绪帝 B.道光帝 C.同治帝 D.宣统帝
2、下列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洋务运动留下的唯一结果
C.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D.他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报纸是( )
A.《申报》 B.《光明日报》
C.《热血日报》 D.《中外新报》
4、中国科举考试被废止的是( )
A.1900年 B.1901年 C.1905年 D.1912年
5、以下不属于清末颁布的学制划分阶段的是( )
A.初等教育 B.中等教育 C.高中教育 D.高等教育
ABACC6.?关于京师大学堂地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B.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C.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D.标志着近代中国西学的发端
7.?京师大学堂设立于( )A.1872年 B.1898年
C.1905年 D.1912年DB8.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是因为
A.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
B.近代工业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迫切需要C.帝国主义列强的要求???
D.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
9.科举制度在我国实行了约( )A.2000年? B.1900年? C.1400年? D.300年DC10.最先在中国办报的是( )A.清政府?? B.华侨??
C.外国人??? D.中国的民族资本家
11.下列关于《申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容登载了国家政治大事?????
B.由英国人创办C.新闻量大,范围广,真实可信
D.是戊戌变法的舆论工具CD12.商务印书馆创办于( )A.上海?? B.广州??? C.香港??? D.北京
13.商务印书馆出版书籍注重( )A.古代名著???? B.科教类书籍???
C.外国名著??? D.四书五经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