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第12课 社区历史小调查
——学习与探究之二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讲义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价 活动目标
1.在居住的乡镇或社区范围内,调查工矿企业、学校教育、文化事业、交通运输、环境建设等发展的历史,了解它们对社区发展所起的作用。
2.学习基本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培养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调查的能力,并学习掌握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
3.通过社会调查,培养从实际出发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4.通过对社区发展历史的调查和了解,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发展变化,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增强热爱家乡的观念,树立学好本领、建设美好家园的志向。
5.培养交流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切身体会到交流合作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并增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
活动准备
(一)教师的准备工作
1.归纳出开展社会调查的方法与途径,如采访、座谈、问卷调查、查阅资料或档案等,向学生介绍。(附:社会调查的方法)
2.收集、整理本校所属社区的发展历史,以备学生咨询。
3.制作有关课件,包括社区工厂、学校、交通等各方面的图文、视频等资料,提供给学生或课上补充展示。
4.讲解如何撰写调查报告。 附:调查报告的撰写
调查报告就是根据调查研究的成果写出来的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书面报告,它通常反映重大事件、新生事物、突出的典型、重要的经验和严重的问题。
调查报告的核心,是调查对象发展的情况,还要汇总和展现收集的数据和其他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发展的原因和特点。叙述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报告中要有自己或本组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还可以针对某些现象和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但不宜过详过繁。报告之后还可附上调查的有关历史图片、数据图表及其他相关资料等。 附:调查报告的结构(举实例)
《关于口香糖污染环境的调查》
——北京铁路二中高三学生A
(获1996年北京市西城区科技论文一等奖,作者被授予“西城区环保小卫士”称号)
5.设计众多主题供学生选择。
(1)调查在不同历史时期,社区内居住房屋的变化。
(2)调查在不同历史时期,学校建设的更新。
(3)调查在不同历史时期,幼儿园建设的发展变化。
(4)调查在不同历史时期,道路质量的发展变化。
(5)调查在不同历史时期,古老建筑的旧貌新颜。(附实例课件) (二)学生的准备活动
1. 全班分为几个调查小组,确定各组的调查对象。
2. 根据调查对象,拟定调查的主要项目和具体纲要,如目的、时间、地点、人物、方法和途径,以及预期成果等,进行小组分工。
3. 设计调查问卷,有目的地进行调查咨询,为撰写调查报告准备素材。
4. 在教师指导下,讨论设计活动评价表和调查成果评比表,全程跟踪记录和评价每位学生的参与活动,并由每组推选两名学生与教师组成评委组,对各组汇报过程和调查报告进行评比。
5. 强调:调查对象要具体,范围宜小不宜大,切忌大而空。
附表:(1)个人活动评价表(2)小组调查汇报评比表
项目
活动过程
(一)调查研究,整理报告
1.各组成员根据课题和分工,开展社会调查和研究活动。
2.将每位成员的调查成果汇总,撰写调查报告,制作图表、课件、图片集锦等以备展示。
3.进行汇报展示的练习。
4.教师在学生调查研究和汇总整理过程中,给以帮助和指导。
(二)展示成果
1.各组推举两名代表。一名代表介绍本组进行调查研究的设计思路和方法、途径,另一名代表介绍本组调查成果,包括文字调查报告、图表、图片、电脑课件、网页,甚至自编短剧等多种形式,本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
2.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提问,也可补充信息。
(三)讨论交流
1.根据各组发言,进行组内讨论和组间交流,自由发言,以“促进我们社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等为主题。
2.将调查研究过程中的经历(如遇到的困难、行之有效的方法窍门等)进行总结,在组间互相交流、探讨,以利于大家在以后的调查中得以借鉴。 活动评价
1.评价目的
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能力水平,如收集资料、整合信息、分析判断、合作交流和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
通过将历史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扩大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强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将活动与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而不仅仅取决于最后的结果,使学生更加重视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并增强对自己的学习信心。 2.评价方法
采用小组团体评比与个人评比相结合的方法,按活动评比表进行全程评价。课件5张PPT。社会调查的方法
所谓社会调查,是指应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活动。
社会调查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明确的调查目的;(2)具有社会意义的调查对象;(3)科学的调查方法;(4)实际的调查效果。
社会调查依据其分析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宏观调查(如对国家、省、县或人口普查等大范围或大规模的调查)和微观调查(一般包括两三人或数人的小群体的查)。 依据其调查内容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研究性的调查(为解决理论性或政策性的问题而进行)和工作性的调查(为解决当前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而进行)。
社会调查应有的态度:
1.求益的态度:力求促进社会进步,解决社会问题,增进人民幸福。
2. 求实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不“唯上”,不“唯书”。
3. 求教的态度:眼睛向下,虚心向群众学习与求教。
怎样开展社会调查
第一步,选题。根据当前国家经济形势和相关的方针政策,以及自己的兴趣和学识,并结合社会调查的要素特征,选定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如小城镇建设、退耕还林等。选题时应当采用必要的查阅文献资料,咨询相关老师等方法。
第二步,计划。紧扣选定的主题,参照相关资料,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并确定系统的调查项目,比如说要研究小城镇建设的问题,就要提出其必要性和所需条件等问题,每个问题又包含了若干小问题。
第三步,设计指标。指标就是用一定的数量和单位来描述调查对象,如某地区的人口和人均收入等。要用各种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从各方面完整地揭示调查对象的本质特征,保证其纵向和横向的可比性。 第四步,拟定提纲。就是用提纲的形式将以上的准备确定下来,对所有提出的问题和项目加以精选,分别轻重缓急,使其系统、完整。
第五步,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和方法。
常用的调查方式有普遍调查(对调查对象的每个部分每个分子毫无遗漏的逐个调查),典型调查(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具代表性的单位做全面、系统、周密的调查),个案调查(对社会的某个个人、某个人群、或某个事件、某个单位所做的调查)。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卷收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收集数据资料)。
第六步,培训与准备。请有关专家对调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包括调查态度和调查技能的培训。此外,还应该注意筹备必要的资金和物质条件,作好与被调查单位的接洽工作,并争取有关单位的支持,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