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3.24《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 3.24《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06 08:17: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同步测控
名师导航
●要点导学21世纪教育网
1.康乾盛世及出现的原因
(1)表现
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个辉煌盛世,史称康乾盛世。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达到历代皇朝的顶峰,在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突出表现在乾隆末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的1/3,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原因
首先,政治局面安定。在康雍乾时期,自从三藩平定之后,中原地区就没有战争,国内也没有长期的、大规模的战争。因此社会安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其次,就外部条件来说,当时中国产品丰富,在与外国进行产品交换时往往是出超。再次,高产作物的大面积种植。美洲的玉米、花生、白薯等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传入中国,清朝大批推广高产作物,粮食的产量迅猛增长。
2.中国近代化因素发育成长的表现
社会方面,由于清朝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削弱,农业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农业社会开始发生变化。经济方面,运用新经营手段的新型地主出现,手工业出现了雇佣劳动方式和带有现代股份制特征的经营方式,商人地位提高。思想观念方面,读书人的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出现了抨击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
3.中国由盛世走向衰落的原因
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这一方面对经济损害很大,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前进,限制贸易,无疑也就阻碍了经济的前进;另一方面对中国人民的思想也是束缚,看不到外面的情况,视野受到限制。统治者对内坚持“重农抑商”政策,压制打击工商业,在思想观念上,鄙视商人,严重摧残了近代化因素的萌芽;在思想领域,热衷于大兴文字狱,把文化专制推向顶峰。议论时政、撰写史书,往往带来杀身之祸。于是,人们噤若寒蝉,思想上难以解放,更谈不上活跃;鄙视科学技术,科举考试考的只是四书五经。自然科学被排斥在科举之外,被认为是奇技淫巧,不能登大雅之堂。因此,愚昧自大、故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
●问题探究[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问题1: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其拍摄地点是山西祁县有“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之称的乔家大院,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请你通过乔家大院这座富丽堂皇的民居,探究当时晋商的经营活动有哪些特点?
探究思路:乔家不是官宦人家,而是靠经商致富的,属于晋商这一大商人集团,主要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进行边境地区贸易。除经营商号以外,还经营金融业,开办钱庄、票号、典当生意,不仅在包头市的商界占有垄断地位,而且把商行、银号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置买了大量房产、土地。山西的晋商,是明清时期崛起的一大商人集团。这个集团,是利用山西靠近北方边镇的有利地理位置发展起来的,主要经营盐、丝、粮食、铁器、棉布等军需用品以及金融典当业。活动范围先以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为主,后来逐步扩大到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北部蒙古地区和西北地区,甚至远至国外的俄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号称“足迹遍天下”。晋商自豪地说:“凡是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晋商的资本极为雄厚,根据史料记载,山西富商以亢氏为最,号称数千万两,四五百万两至七八百万两者则有介休侯氏、太谷曹氏和祁县乔氏。晋商曾雄踞国内商界达500年之久,到近代才衰败下去。
问题2:什么是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什么大多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探究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是有利还是有弊,或是利弊参半,还是不同时期各有利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探究思路: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作为上层建筑的重农抑商政策是由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因此,以农立国必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纲领。重农抑商政策的历史作用:农业经济是古代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重农抑商政策对农业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这一政策在农耕时代初期,对当时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巩固新兴的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制度起了积极作用,这是应该给予肯定的。但它有阻碍商品经济发展的一面,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的消极作用愈来愈严重,成为我国农耕社会长期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精题精讲
例1 (2004年河北中考)根据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给第二组添一个适当的词,使第二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与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的关系相同。
①景帝→文景之治 ②____________→康乾盛世
A.顺治帝 B.乾隆帝 C.光武帝 D.隋文帝
思路解析:本题为逻辑判断题。解答此题必须首先要搞清第一组两个历史名词之间的关系,经推断,景帝是文景之治的创立者之一,据此,康乾盛世的创立者在四个选项中应是B项乾隆帝。
答案:B
绿色通道:做此类逻辑判断题的第一步,首先是确定提供条件的逻辑关系,第二步是依据这种逻辑关系,确定合适的选项。作为这种帝王和盛世之间的判断题,帝王的庙号或年号往往在盛世的名称中,可以作为进行判断的重要线索。
例2 阅读下列材料:21世纪教育网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占余润。”——l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的“天朝”是指哪一朝?
(2)你怎样认识乾隆帝时与外国通商?
思路解析:从材料的出处“1793年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书”可以推断,“天朝”是指清朝,因为乾隆是清朝皇帝,并可以推断当时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结合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影响来对乾隆帝与外国通商的认识作出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1)清朝。
(2)乾隆帝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物产丰富,没必要和外国通商,只是为了照顾英国才格外施恩,在澳门开设洋行,让英国得到喜欢的中国物产。这种认识是典型的愚昧自大、故步自封,看不清世界工业文明的发展,仍然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封建落后状态,最终导致了被西方列强宰割的命运。
绿色通道:做材料题,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和提炼观点是关键。材料中的时间、人物和出处是帮助我们分析材料的重要依据和打开问题大门的钥匙,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自主广场21世纪教育网
●我夯基 我达标
1. 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是
A.文景之治 B.康乾盛世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概念的记忆能力。中国古代公认的三大盛世分别是文景之治、从贞观到开元的盛世和康乾盛世,最后一个盛世是康乾盛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B
2. 到1800年(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增长至
A.1亿 B.2亿 C.3亿 D.4亿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数据的记忆能力。明后期中国人口已接近2亿,到1800年(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增长至3亿。
答案:C
3. 1700~1820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的位次是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五21世纪教育网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要的历史数据。1700~1820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答案:A
4. 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达,商人资本雄厚,除安徽形成商帮外,还有
A.陕西 B.山西 C.山东 D.江西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达,除安徽形成商帮外,山西也形成商帮,即徽商和晋商。
答案:B
5.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货币之一是
A.扇贝 B.白银 C.银票 D.黄金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明清时期,由于中国大量的物资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顺差,世界一半的白银流入中国,导致白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货币之一。
答案:B
6. 启蒙学者伏尔泰称赞17~18世纪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他的国籍是21世纪教育网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记忆能力。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
答案:D
7. 采用计时或计件发给“工价”的雇佣劳动方式,最早出现在
A.广东 B.北京 C.江南 D.山西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要的历史地点。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的局部地区开始出现采用计时或计件发给“工价”的雇佣劳动方式,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答案:C
8. 在中国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请问到明末时,位居第二的是哪一个阶层
A.商人 B.知识分子 C.农民 D.手工业者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明清时期人们思想观念变化的理解记忆能力。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原来“士农工商”四民中,商人排在最后,现已升为第二位。
答案:A
9. 再三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庆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人物言行的记忆能力。雍正皇帝再三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并对“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表示深切忧虑。
答案:B
10. 根据所学知识,填充下列相关知识。
(1)明清前期,手工业生产十分兴盛,盛世时期,中国的贸易出口值超过进口值,称为____________差。
(2)19世纪初,中国的商业及城镇建设也很迅速,全世界有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____________个。此时人们的观念也发生变化,____________的社会地位上升,但都遭到统治者的压制。
思路解析:略
答案:(1)顺 (2)6 商人
●我综合 我发展
11.下图是明代《南都繁会图》的局部,上边有“东西两洋货物俱全”“西北两口皮货发客”等招牌。想一想,这种景象反映了什么?
思路解析:解答此题,关键应搞清楚几个词的含义:南都指南京;东西两洋指东洋、西洋;西北两口指张家口和古北口,然后通过画面所反映的人物活动进行综合分析。
参考答案:这些招牌,反映了当时南京经营货物的广泛性,是当时商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
12. 阅读下列材料:
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
请回答:
(1)清政府后来的政策是什么?
(2)从材料中分析,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
(3)这种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思路解析:本题围绕清朝实行的闭关政策,考查阅读理解和分析判断能力。闭关政策是清朝实行的重要对外政策,通过材料中的“只留广州一处海港”“关闭”等字眼可以作出判断;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可以借助“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进行概括提炼,变成合适的表达方式;至于政策的影响,结合教材中的相关表述,进行简要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1)闭关政策。
(2)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3)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由于与世隔绝,也妨碍了同国外的科学技术交流,从而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13. 1793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派遣马嘎尔为首的使团来华,谒见乾隆皇帝,要求通商。双方互赠礼物:英国赠给中国的礼物有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等;中国回赠给英国的礼物有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等。你从这两份礼单的比较中能看出中英两国的差距吗?
解析及答案:从太阳系天体运行仪、航海望远镜、战舰模型等,可以看出英国的现代科技发达,英国在现代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远;而从丝绸、宣纸、各种工艺品等,可以看出中国仍停留在传统的农业、手工业阶段,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前进的步伐。
●我创新 我超越
14.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2/3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一个帝国需要做到开放,每个个体也应该学会接纳。你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吗?你是如何做到兼容并包的?
答案:略
共同成长
●合作共赢
课题:辩论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关于中国在清朝中叶开始落后于世界的发展,组织一次班级辩论会,围绕闭关政策对中国的影响展开辩论。
正方:清朝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是闭关政策影响的。
反方:清朝中国开始落后于世界不是闭关政策影响的。
●读书做人
贪污之王——和珅
乾隆的宠臣和珅最初在宫中銮仪卫里当差,他凭借机灵善辩取得乾隆欢心,于是平步青云,数年之间就当上了军机大臣,被授予大学士衔。和珅很贪,他利用职权,索取贿赂,连皇子封爵,都要设法榨上一笔。乾隆死后,嘉庆皇帝下令抄没和珅家产,总计竟值8亿两。在被抄没的财产中,有一匹用和阗玉雕凿的马,原是皇宫里的东西,竟也被和珅偷回家中。当时民间盛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想一想]
假如你将来是一位国家干部,在用人方面会怎样做呢?面对腐败,你会怎么做?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课堂同步训练
[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
1、通过明清经济发展、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等内容的学习,了解中国由盛转衰的过程。
2、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相比较,学习运用比较的方法了解历史现象。
3、通过观察“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周边形势”图,学习识读国家周边形势图的方法。
[课堂同步练习(A)]21世纪教育网
一、 课堂训练
1、明请时期,闭关政策的限制并未能完全阻止对外贸易发展,下列哪种物资不是大量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顺差。( )21世纪教育网
A、纺织品 B 瓷器 C 铁器D 茶叶
2、19世纪,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有六个。下面哪个不是( )
A、北京 B 江宁 C 苏州 D 开封
3、你知道中国古代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 )么?
A.贞观之治   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   D.忽必烈统治时期21世纪教育网
4、法国学者伏尔泰称赞当时的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这一时期中国正处在( )
A.贞观之治   B.康乾盛世 C.开元盛世   D.忽必烈统治时期
5、士农工商,变成“商贾大于农工”,商人的地位升高。下列解释不正确是( )
A、 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农耕社会已经发生变化。
B、 由于商品经济发展,成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
C、 人们观念发生变化,更多人想成为商人。
D、 “士人”重视商人,重农抑商完全改变。
6、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房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 )
A.使用机器生产且具有一定规模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授值”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商品交换 D.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7、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 )
A.促进地区或行业新的社会分工 B.促进城镇集市的发展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 D.促成雇佣劳动关系的产生
8、马克思说“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下面不是被打垮原因( )
A、对外“闭关锁国”,对内“重农抑商”B、鄙视科学技术,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
C、思想领域大兴文字狱,把文化专制推向顶峰D中国处在外国殖民地的包围圈21世纪教育网
二、课堂回顾
1、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21世纪教育网
请回答:
①清政府后来的政策是什么?②从材料中分析,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③这种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 问答题
关于清代的“康(熙)乾(隆)盛世”(1622-1794年间),史学界有评论说:如若从中国历史的纵向发展来看,还是值得称道。请你用史实加以说明。
三、课堂延伸
1、识图题
观察下图,请回答: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这个画面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一种什么经济现象?
②这种经济现象比前一朝代有什么不同,表现是什么?
2、 触类旁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贸易顺差亦称“出超”。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贸易总值大于进口贸易总值时的贸易盈余。反映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由于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清朝同西方列强的贸易一直处于出超的地位,直到近代1865年,中国才出现第一次入超现象。
写出贸易逆差含义:
3、开放思维
⑴“假设你是旅游公司的促销员”活动:公司正重点推出一项全新的旅游服务:通过时光隧道,回到清朝。请你为客户设计旅游线路,并撰写一份宣传资料,力求较全面地反映清朝的风土人情,及其在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重大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⑵夏至清朝前期人物评选,选出个人心目中的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5个人物,并简要说明理由。
⑶编制中国古代主要朝代顺序表。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事与危机
一、 课堂训练
1、B 2、D 3、B 4、B 5、D 6、B 7、D 8、D
提示:
1提示:见书P133 2提示:见书P133注释②3提示:见书P13221世纪教育网
4提示:见书P133中间小字5提示:重农抑商一直存在
6提示:见书P133最后一段小字7提示:见书P134小字第一段
8提示:见书P136引句,及P135
二、课堂回顾
1. 材料题
答:①闭关政策。②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③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由于与世隔绝,也妨碍了同国外的科学技术交流,从而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2. 问答题
答:①经济上:调整统治政策,生产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面积大量增加;江南和广东地区,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增多,规模扩大。②政治上:中央集权巩固,疆域辽阔,成为亚洲东部最大国家;平定国内叛乱,加强对西藏、台湾管辖,边疆地区得到开发,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了巩固。③外交上:收复台湾;反击沙俄入侵,签订边界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及统一。④到乾隆帝时,国库充盈,文化发达,编纂《四库全书》等大部头丛书,清朝进入了人们赞为文治武功兼备、疆域空前辽阔、社会繁荣、文化发达的“康乾盛世”。21世纪教育网
三、课堂延伸
1、答:①清朝初年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采用雇佣劳动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②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和地区比明朝增多了;手工工场的规模也比明朝扩大了;大商人控制生产过程,成为早期的资本家。③这时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商人地位提高,想成为商人的人多起来④这些因素发育成长,带有向近代文明演进的趋向。
2、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贸易的进口值超过出口值。
3、夏商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元明清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24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优化训练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______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明清前期手工业生产兴盛,盛世时期,中国的贸易出口值超过进口值,称为_______差。
答案:康乾盛世 顺
2.康乾盛世时的帝王对外______,对内坚持“________”政策,压制打击_______,鄙薄科学技术,严重摧残______因素的萌芽。
答案:禁闭国门 重农主义 工商业 近代化
3.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占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思路解析:19世纪初,全世界有十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占六个。它们是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
答案:B
4.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达,商人资本雄厚,除安徽形成商帮外,还有21世纪教育网
A.陕西 B.山西 C.山东 D.江西
思路解析: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达,除安徽形成商帮外,山西也形成商帮,即徽商和晋商。
答案:B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康乾盛世”是指
A.康熙帝在位 B.康熙和乾隆在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 D.整个清朝前期
思路解析: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中间是雍正在位时期,经济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史称“康乾盛世”。
答案:C21世纪教育网
2.到1800年(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增长至
A.一亿 B.两亿 C.三亿 D.四亿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数据的记忆能力。明后期中国人口已接近2亿,到1800年(乾隆年间)我国人口增长至三亿。
答案:C21世纪教育网
3.“商贾大于农工”,列在“士”之后,位置升至第二。这一变化发生在
A.隋朝初期 B.宋朝中期 C.明朝末年 D.清朝初期
思路解析:明朝末年,“商贾大于农工”,列在“士”之后,位置升至第二。
答案:C21世纪教育网
4.马克思说“这样一个帝国(指清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的主要原因是清帝国
A.没有能够制止鸦片贸易 B.愚昧自大、故步自封21世纪教育网
C.鄙薄科学技术 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思路解析:愚昧自大、故步自封使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对比迅速逆转。
答案:B
5.在整个封建社会前中期,封建政府对人口的控制非常严格,不允许随意流动,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农民一旦随意流动而丢掉户籍,被政府捉到,就被罚做官府的奴婢。那为什么到明朝中叶以后,人口流动性增大了?21世纪教育网
思路解析: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是由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所决定,明朝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基础发生松动,迫使封建国家改变统治政策,对人口的控制松弛。
答案:在明以前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国家一直以土地和人丁为双重标准征税。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买卖的加速,人口数量的激增及流民反抗的加剧,封建国家越来越难以束缚农民于固定的土地之上,直接向农民征收人口税更加困难,旧的标准很难维持下去。明朝中叶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既减轻了农民的一些负担,放松了对农民的控制,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雍正初年正式废除了人丁税,国家对人口的控制更加松弛,所以人口流动性增大。
●志鸿教育乐园
不敢怕了
教导员是一个十分严厉而小气的人,同学们既怕他,也恨他。他知道这种情况后,想缓和一下关系,于是召集同学们开会。在会上他指着一个同学问道:“都说你们很怕我,其实我挺平易近人的,你说说,你怕我吗?”这个同学生怕他背后使坏,于是很坚决地说:“不怕!”教导员很满意这样的回答,他又问另外一个同学:“你怕我吗?”这个同学也赶紧说:“不怕。”连着问了几个人,都说不怕。教导员的脸上都乐开了花。突然他发现了一个同学心不在焉,于是突然点了他的名字,然后大声问他:“你怕我吗?”可怜这位同学吓得脸色都白了,他看着教导员,哆哆嗦嗦地回答:“我,我,……我不敢怕了。”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中华帝国最后一个大繁荣时代是
A.明朝前期 B.康熙时代
C.康乾盛世 D.明中期到清前期
思路解析:中华帝国最后一个大繁荣时代是从清朝康熙到乾隆时期的康乾盛世。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2.1700~1820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几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五
思路解析:1700~1820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答案:A
3.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货币之一是
A.扇贝 B.白银 C.银票 D.黄金
思路解析:明清时期,由于中国大量的物资出口,对西方形成巨大顺差,世界一半的白银留入中国,导致白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货币之一。
答案:B
4.采用计时或计件发给“工价”的雇佣劳动方式,最早出现在
A.广东 B.北京 C.江南局部发达地区 D.山西
思路解析: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的局部地区开始出现采用计时或计件发给 “工价”的雇佣劳动方式,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答案:C
5.明朝中后期体现新的社会发展趋向的历史现象是
①商人地位上升 ②苏州机工罢工,要求加银 ③“苏城……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日受值” 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
思路解析: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解答该题首先要从历史阶段特征上认识到新的社会发展趋向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然后同下列历史现象一一对照。也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法,分析一下有没有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东西。从该题的四个选项看,都符合历史的发展方向。
答案:A
6.多次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的清朝皇帝是
A.康熙 B.雍正 C.乾隆 D.嘉庆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人物言行的记忆能力。雍正皇帝再三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并对“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表示深切忧虑。
答案:B
7.下列有关明清时期我国社会状况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清朝的闭关政策完全阻止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19世纪,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五个
C.明代前期以后,中国的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发生变化
D.明中后期以来经济、社会、思想文化方面显露出新旧冲突的征兆
思路解析:本题为顺向判断题。清朝实行闭关政策,并不是完全断绝对外交往,在正当的对外贸易中,中国还处在顺差地位,故A项的说法是错误的;19世纪,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就有六个,故B项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明代中叶以后,而不是前期以后,中国的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的农耕社会开始发生变化,故C项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只有D项的说法符合历史实际。
答案:D
8.阅读下面材料:21世纪教育网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完成(1)~(3)题:
(1)材料中的“帝国”指我国的什么朝代?
(2)这个“帝国”当时采用什么政策最终出现这样的危机?
(3)这个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与课本知识相联系的能力。
答案:(1)清朝前期
(2)闭关政策
(3)一定程度上有自卫作用,但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9.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可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的主要危机,联系明清时期主要的内外政策全面总结即可。
答案:体现在:①统治者愚昧自大,故步自封;②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字狱等政策阻碍历史发展;③农民起义;④英国对清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的危机加深。
教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进步、要想强大,一定要走出去,去学习、去交流、去吸收。闭关锁国只能导致落后,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不变。(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