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老师去哪了???舞台上的小演员——魔棒工具和自由变形工具故事凑趣课程位置:本课为清华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桌面DIY》下第三课内容。前两节课学生对于PS已经有了初始的认识,并已经学会使用填充工具进行静态桌面制作。
课程重点:本课延续本单元以设计桌面为主线,重点需要学生掌握魔棒工具和自由变形工具,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魔棒工具属于PS抠图工具中的一种常用形式,有相应局限性和使用特点。课程分析静图??老师的故事动态大家来“凑”故事魔棒工具做了什么??是怎么做到的??
魔棒工具??删除图像多余的部分,利用图层透明性完成。“删除”!!!魔棒工具的真相魔棒工具可以选择相近颜色进行快速选择。魔棒工具的原理——容差容差越大,选择的颜色范围越大!
容差越小,选择的颜色范围越小!50200如何完成它们?1.书本查找
2.同学交流
3.教师询问
第一次“导演”了解意图:剧本(你要讲什么故事)??演员(图片)??拍摄(凑)。
思考——帮助——小组合作习惯养成——
任务明确
划分时间
先个人思考再进行讨论
规定展示:小组成员凑故事,其他小组发现问题。
小组合作先看课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只有经过思考的话才可能会成为别人愿意倾听的话。TIP:不说话的老师——课本。DO IT!未经尝试的,首先不一定是错的!小组合作,尽量让小组成员全部完成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展示问题、成果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第9课 猫咪凑趣——魔棒工具和模糊工具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清华大学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村中第三单元桌面DIY中的第三课,主要内容是利用魔棒、选框、磁性套索三大工具进行抠图,再进行模糊工具的操作,从而实现图像的合成。魔棒工具是通过调整羽化值来选取范围的;选框工具可以建立不同的几何的选区;磁性套索工具的选取轨迹会自动紧贴着选择图案边缘;模糊工具是使对象产生虚化效果,使对象与背景更好的溶为一体。
二、学情分析:
本课面向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灵敏,独立性增强,好奇心强,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兴趣,依赖中求独立,愿意探索和发现新自我,同时对新事物有着极大的兴趣、求知欲强,竞争心渐强。针对这一情况,本课主要讲述的是利用魔棒、选框、套索三大工具进行抠图,再进行模糊效果的处理,从而实现图像的合成。这对于学完前面两课的同学而言,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更深入的去了解Adobe Photoshop CS这个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并能迅速的掌握Adobe Photoshop CS中利用魔棒、选框、套索三大工具进行抠图的基本操作。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魔棒、选框、套索三大工具进行抠图的操作。
2.了解使用图层合成图像元素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和动手的操作能力以及严谨的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积极对待新问题的态度。
3.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体验。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用魔棒、选框、套索三大工具进行抠图的操作。
难点:使用磁性套索工具进行抠图。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中可采用原图和效果图的对比来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知识的讲解和任务的驱动,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同学,我们要给予更多的注意和帮助;教师可以在全班展示优秀的作品并进行评价,让学习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都喜欢小动物,将小动物搬上自己计算机的屏幕是不是很新奇?你们看看老师的桌面背景好看吗?想把自己的桌面背景设置成喜欢的样子吗?
那我们现在来看看如何把这可爱的小猫“贴”在背景图片的一角,就像可爱的小猫眼从屏幕上边探出头来,大大的眼睛调皮地望着你,非常有趣。
二、Adobe Photoshop CS操作
活动一:Follow me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制作好的猫咪凑趣的效果图。
【操作演示】教师展示“草原风光”图和“可爱小猫”图以及制作好的猫咪凑趣的效果图。
教师提问:请大家想一下用前面所学的PS操作方法能完成这两幅图的合成吗呢?你知道应该如何实现吗?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
步骤1:新建文件(1024*768)。
步骤2:先后置入“草原风光”和“可爱小猫”,并将“草原风光”调整到和背景一样大小。
步骤3:选择“图层”→“智能对象”→“栅格化”菜单命令,对置入的图片“栅格化”。
步骤4:选择工具箱中的“魔棒工具”,在“魔棒工具”选项中,设置“容差”为40,并选中“消除锯齿”和“连续”选项。
步骤5: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小猫图片上,在图片的褐色背景上单击鼠标,图片上出先不规则的虚线选区,单击Delete,将选取区中的图案删除,变为透明色,透出下面图层中的图案.
步骤6:选择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套索工具,建立要除去的选区,单击Delete删除。
步骤7:调整图像大小和位置,并移动到合适的位置。
步骤8:修饰图像并保存文件,选择“模糊工具”,在工具选项窗口,设置大小为“36”,强度为“50%”,移动“模糊工具”使其边缘产生虚化效果。从而和背景的融合更自然。
步骤9:保存为jpeg文件,并设置桌面背景为新合成图片。学生操作练习1,教师个别指导。
活动二:自主探究
1.教师展示“姚明在七中”的照片,请同学们试着用“磁性套索工具”看能不能把姚明的照片抠下来。
2.请同学们说出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老师帮助集体解答。
活动三:拓展提高
请同学们任选一个愿望帮助完成:
愿望1:帮助巴提合实现和姚明在七中校园内合影。
愿望2:完成赛豪和好友在埃菲尔铁塔前照相的心愿。
愿望3:帮助牦牛回到草原。学生提交作业。
活动四:作业点评。
请同学指出上交作业的优点及不足之处,老师综合评定。
活动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进一步接触了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 CS,学会了利用魔棒、选框、套索三大工具进行抠图,再进行模糊工具的操作,从而实现自己心中所喜欢的图像的合成,这为我们后面更进一步的学习打好了基础。设计源于生活,相信同学们都能成为PS高手。
活动六:视野拓展
展示两张图片,问学生们利用现在所学的操作技能能实现这两幅图片效果吗?
学生回答,老师给出提示,这将是我们下节课进行仿制图章工具的学习。
课后反思:
今天的课从整体上来讲,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的。活动一是在老师的演示提示下进行操作的,全班学生都能完成;活动二环节经过自主探究、老师讲解后,大部分同学也能完成学习目标;拓展提高环节时,由于快到下课时间,所以班里只有七、八个学生完成,但完成的质量不是很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教学设计方法,注意时间的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体性,以使每堂课都能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