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情朗读等方法,利用教学课件,了解诗歌内容。
3.情感目标:
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
2. 通过朗读感悟,懂得奉献爱心,乐于助人。
课前教具:
《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课件、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今天我们要在上课前先听一首歌,听听歌曲里唱的谁?
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2.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雷锋叔叔?? 识记生字“锋”
3.你们知道谁是雷锋吗?
出示雷锋照片:介绍雷锋事迹。
4.雷锋叔叔虽然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多年了,但是我们都很怀念他!那么他曾经到过哪里?做过什么?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雷锋的足迹。 补齐课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齐读课题。
5.放配乐课文朗读录音,演示投影片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借助拼音朗读两遍诗歌,标好小节序号。
2.同桌合作,每人读一小节,相互提示正确朗读。
3.小组内齐读、学生分段读。
4.检查自读情况,指名分小节朗读,师生评价。教师强调“啊”的读音。
5.正音后同桌互相接读课文,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合作学习,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新词,学生从课文中勾画,自由读。
注意读准“曾、蒙、泞、莹、荆、棘、觅”的读音。
“曾、泞、荆、莹”都是后鼻音。
“泞”读第四声,不要读成第二声。
“棘”读第二声,不要读成第四声。
2.去掉拼音读。
3.抢读。
4.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5.交流识字方法。说说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住的?
三、仔细观察,学写生字
重点指导:“冒、留、暖、弯”
1.教师示范写,强调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学生念笔画、笔顺。
3.请学生书空。
4.学生在书中的田字格中练写,尝试着写一写生字,每个生字写两遍。
5.教师结合情况适当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
二、探究感悟
(一)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寻找雷锋的足迹,让我们一起走近雷锋。
1.请你大声朗读课文,请你在课文中找一找,雷锋叔叔都去过在哪?学生读书画句子。
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小溪边、小路上。
(二)学习一二节
1.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思考:在小溪边我们去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在干什么?
板书:抱孩子
3.质疑:哪些词句不理解? 借助图片和课件理解:泥泞。如果你是雷锋叔叔,在
这样泥泞的路上走着,你会有什么感觉?
4.想一想:假如你是这个孩子,你迷路了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难过、害怕、着急)
那么这个时候,有一位叔叔抱着你回家你是怎样想的?(高兴、很感谢、喜欢他)
5.你门能带着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读一读这两小节吗?
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6.重点指导两个“你在哪里”:第二个比第一个语气加重,语调拖长,要读出深情呼唤的语气,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小溪的话,语速稍慢,娓娓道来,“瞧”以后的诗句可适当提高音调。
(二)过渡:我们顺着弯弯的小路去寻找雷锋的足迹,雷锋叔叔在干什么?
1.小组内自学课文3、4小节。
2.理解词语:“年迈、晶莹、荆棘? ”,感受雷锋叔叔的
3. 出示幻灯片:雷锋叔叔背大娘? 想一想:大娘会说什么?雷锋叔叔会说什么?
4.学生齐读这两小节,注意读好语气。
5.引导学生想象:人们都说,雷锋叔叔做了一火车的好事,还有哪些地方也可以找到雷锋叔叔的足迹呢?(学生汇报:火车上、部队里、工地上……)
6.多么令人敬佩的雷锋叔叔啊!现在让我们带着对雷锋叔叔的敬佩之情再来读读1—4小节吧。男女生分小节朗读。
(三)雷锋叔叔离开我们已经五十多年了,那我们今天还能找到雷锋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小节,去寻找答案。
1.出示句子: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2.小组讨论,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雷锋叔叔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哪里需要帮助,他就会出现在哪,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把爱献给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3. 教师和学生一起深情朗读。
三、寻找身边的雷锋
1.我们也去找一找身边的雷锋吧。说说他们都做过哪些好事。
2.在我们班级,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许多像雷锋叔叔这样的人,想一想,你以后要怎样做?
四、教师小结
雷锋,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影响了多少人!人们寻找雷锋,其实就是寻找雷锋精神,呼唤我们向雷锋学习。让雷锋精神永留人间!让我们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做一名雷锋式的好少年!播放歌曲《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
五、作业
1.把自己做过的好事写在日记里。
2.找一本关于写雷锋故事的书去仔细阅读。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 迷路的孩子???? 奉献爱心
小路??? ???年迈的大娘
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教学反思:
雷锋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比较陌生。孩子们对雷锋叔叔缺乏真正的了解。如何让孩子动情呢?如何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呢?首先通过倾听歌曲、对雷锋生平、事迹的介绍,观看课件,帮助学生增加对课文背景及相关内容的了解,激起他们学习的强烈欲望。接着学完第四小节后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雷锋的足迹都到过哪里?学生各抒己见,雷锋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最后通过指导学生理解诗歌最后一句话:“哪里需要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让学生体会和揣摩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拓展延伸环节通过寻找身边的雷锋,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的更美好。
通过学习这篇诗歌,就是让学生去触摸昨天雷锋的足迹,去寻找今天的活雷锋,去沿着雷锋的足迹,伸出热情的双手,捧出春天般的爱心。通过层层递进的导入,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也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