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课程标准: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下列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简单经过、黄海海战、邓世昌、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概况。21世纪教育网
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说出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描述与图示法,情景教学法并用。[21世纪教育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
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21世纪教育网
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1世纪教育网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述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中国近代史上发动侵华战争时间最长、给中国人民造成伤害最大的是哪个国家?21世纪教育网
由此引入第三课 甲午中日战争
二、新课:
(一)、黄海海战21世纪教育网
首先介绍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学生思考:中日战争的爆发是偶然的吗?
引导学生学习本节。21世纪教育网
师生合作完成本节内容。
最后启发学生思考: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为什么又失败了?
(二)、《马关条约》
引导学生将《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内容进行比较:
1、赔款数额有什么变化?
2、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变化?
3、过去的不平等条约有过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的工厂的规定吗?
4、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后自然得出结论: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学生自学。
小结:指出19世纪末期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瓜分中国狂潮的出现使中华民族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一次的救亡图存的探索。因此,可以把本目作为后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内容的背景来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简单经过、黄海海战、邓世昌、马关条约,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教师可梳理知识要点,构件知识体系)
甲 时间:
午 战役: 、 结果 人物
中 、 结果
日 结果:
战 马关条约内容:
争 影响:
二、教学教程与分析:
复习: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由哪两个国家发动的?在战争中它们犯下了什么罪行?哪个国家又趁火打劫,掠夺中国的领土100多万平方千米。19世纪70年代,收获新疆的是谁?
1、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1)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确立的国策和发展方向。从而让学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日本政府蓄谋已久的。可通过图示来理解:
日本 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殖民地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21世纪教育网
朝鲜(东学党起义) 求助 中国 支援
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2)、黄海海战
讲述邓世昌的事迹。组织学生讨论: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李鸿章避战自保,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3)、威海卫战役,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北洋舰队为什么会全军覆没? 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如战前不做认真准备,战时极力“避战自保”,有些官兵贪生怕死,慈禧太后大搞万寿庆典,挪用海军军费等
(4)、思考: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考虑:①从日本方面:蓄谋已久;②从清政府方面:政府的软弱、政策的失当。
2、《马关条约》:指出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1)、了解谈判的代表、时间与地点。
条款 内容 影响 结果
割地 中国国土进一步沦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赔款 21世纪教育网 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财政经济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通商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开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指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3、瓜分中国的狂潮:
本目为小字部分,简单介绍“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形势图”。
(1)、向学生指出列强瓜分中国的背景: 了解:《时局图》中的熊、狼、蛙、鹰、虎、太阳各表示着哪个国家?展示了当时的什么现实状况?它有什么含义?
(2)、思考:列强瓜分中国会带来什么影响?
三、课堂小结:1894年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中日战争,战争中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如邓世昌,但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最终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的主权再一次遭到践踏,也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出现了瓜分中国狂潮,使中国民族的危机大大加深了。
四、布置作业:预习第4课
五、巩固练习:
(1)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舰队是
A、福建水师 B、北洋水师 C、南洋水师 D、东洋水师
(2)1895年被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清议和大臣是
A、左宗棠B、李鸿章C、奕?D、曾纪泽
(3)某电视台要拍摄历史剧《北洋水师》,编写剧本时应该首先阅读下列( )的传记。 A、 林则徐 B、康有为 C 、邓世昌 D、孙中山
(4)下列四条约中,规定赔款白银二亿两给一国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19世纪80—90年代签订的中外不等条约与19世纪40—50年代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 )
A、割取领土的面积大 B、索取赔款数额很大
C、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越来越少 D、获取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六、教后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设计
所属学科或领域: 历 史
适于的学段/年级: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影响,共有“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瓜分中国的狂潮”三个子目,三者之间为因果关系。本课重点: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难点:如何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教材地位: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甲午战争有一点初步的认识,但很不全面。学生对那场战争的求知欲望非常强烈,但对于分析《马关条约》带来的影响尚存在一定困难。21世纪教育网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要求:[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教学/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和结果。
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
讲解法、描述法、分组讨论法、情景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讲述甲午战争中爱国将领英勇斗争的事迹,培养学生爱国精神。21世纪教育网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增强学生为振兴中华勤奋学习的责任感。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上要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和讨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地图、影像、文字资料,丰富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21世纪教育网
五、教学或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图(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视频文件(《甲午风云》片段)。
(二)教学或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在近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多事之秋,日本则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的道路。1894年日本挑起了中日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对两国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一段历史。21世纪教育网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将历史发展的整体线索抛给学生,便于学生掌握。
学习新课:
黄海海战:
师: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 中日之间的战争是偶然的吗?如果不是,谁是主动挑起者,有哪些证据可以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生:看书后回答:这场战争不是偶然发生的,它是日本长期预谋的结果。1894年朝鲜爆发民众起义,给日本出兵朝鲜提供了借口,成为了中日之间战争导火线。
展示《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让学生对战争经过有一个全面了解。重点学习黄海海战。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放映录像《甲午风云》片段,通过让人震撼的画面,使学生形成直接的感受。思考“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发奋读书,报效祖国。
师:在黄海海战中,中方的军舰损失较大,在李鸿章的“避战保船”政策指导下,最终使中国丧失黄海制海权。到1895年初,在威海卫海战中,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败局已定。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又失败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生:主要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的。21世纪教育网
[设计意图]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1世纪教育网
穿插一个典型的腐败事例:清朝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挪用海军军费大办60岁的“万寿盛典”。展示一副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战败,割地求和。”
[设计意图]创设氛围,激起学生公愤。
师: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生:得出结论:落后就要挨打,对今天的借鉴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军事现代化。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
课堂练习:
自我测评、《能力培养》
板书设计: 内容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瓜分狂潮
影响
六、教学评价:21世纪教育网
通过学生写的“甲午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小论文,考察学生分析问题、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将小论文进行打分,作为学生的最后成绩,并将作品放入个人档案袋中。
6、 教学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是在被李鸿章称为“光绪盛世”年间发生的一场对中国来说灾难和进步同样深刻和深远的战争。今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结束110周年。110年后,我们对这段历史还应该记住些什么?认识到些什么?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这也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初衷。
7、 教研员点评:
初二年段的学生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本课的教学设计顺应学生的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并对学生的积极思维予以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感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黄文彬
一、学生分析
1、初二年段是课改的年段,学生的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因此,在课堂上,应当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对学生的积极思维给予充分肯定,巧妙引导,从而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2、刚进入初二的学生对自主学习还不大习惯,缺乏相应的主动性;另外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他们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本课要提供大量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1、 教材地位
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耻辱,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它上承两次鸦片战争,但损失之惨重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历次外祸之总和;下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以后中国更为全方位地被迫开放,并且相继受到大规模的军事侵略,是民族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清王朝腐朽不堪、积贫积弱现象彻底暴露,亡国之祸迫在眉睫。也正是这场战争,促成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危机也是转机。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让初中生深入认识甲午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是非常必要的。
2、 教材重难点
重点: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21世纪教育网
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及永和中学的校情和学情,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纬度,本课的目标如下:
1、 基础知识: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经过;邓世昌与黄海海战;《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瓜分狂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 能力培养:
(1) 引导学生分析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通过深入探讨甲午战争的影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体验:21世纪教育网
(1) 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2) 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四、教学方法:
1、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激发学生的目的出发,启发诱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的想法、意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历史学习中应提供主动建构的时间和空间,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在课堂上要提供平台给学生展示和讨论,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地图、声音、影像、动画、文字资料,同时,让学生参与多媒体操作,丰富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明确概念、启发思维的目的。力图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圆满完成教学目标。
五、教学构思:
1、本课教材共分为黄海海战、《马关条约》、和瓜分中国的狂潮三个子目。为使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的前因后果有一个完整深刻的印象,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做了变动,教学线索安排如下:
战争起因 经过 结果 影响 启示
2、根据以上线索,重新组织教材并适当加工,利用真实、形象、有说服力的感性材料加以佐证,使学生的理性认识得到升华和提高。
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从多角度探讨问题。
六、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展示一副富有趣味的对联进入新课。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下联是:“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提出问题:“玉帛相将”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为什么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落得如此残败,具有“帝王度量”的慷慨大方?
2、 战争起因。提问:对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原因,你有什么认识?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战争的性质。接着用简短的语言讲清中日两国政府对战争的态度,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3、 战争的经过。战争经过包括:平壤战役、黄海海战、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利用多媒体演示,把静态的教学内容转化成动态形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示每个战役的特点。再现战争场面,让学生明确概念,掌握要点,启动思维,深化知识。讲完经过后,提出问题:清军为什么战败?让学生去思考探讨,得出教全面的结论,然后展示一副对联:“普天同庆,万寿无疆;三军战败,割地求和”。
4、 战争结果。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可浓缩为八个字:割地、赔款、开埠、设厂。这是本课的重点。可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由一名代表阐述条约内容给中国造成的危害。[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5、 战争影响。教师引导:甲午战争的惨败,除了暴露清政府的腐朽无能以外,这场战争对中国、对日本、对世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还会造成什么影响?这样,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思考,开拓思路,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这一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 教训与启示。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这两个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从理论上升华认识,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认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这是本教学设计的初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