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和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提高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我们做的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的看问题的结论。
教学重点
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重文轻武政策的表现与影响。
教学难点
赵匡胤集权措施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忆隋唐时期的国家和社会状况,分析五代十国出现的原因
【讲授新课】
欣赏历史课本剧《陈桥兵变》
一、北宋的建立
学生归纳:北宋建立的时间、地点、建立者、方式
教师提问: ?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了新的王朝后,又是如何来治理这个国家呢?故事还要从参加了陈桥兵变的这些人身上说起。
欣赏历史课本剧《杯酒释兵权》
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小组探究: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尝试分析这些政策的利与弊。
教师归纳:
1.军事上:解除大将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3.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频繁调动;设置通判分化知州权力;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除了这一系列的措施,在一些小细节上,赵匡胤也无不对下属官员进行各种管制和约束,比如官帽。
课堂小拓展:看官帽,猜朝代。
课堂小游戏:诗句接龙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展示材料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注:即便是将帅率兵数十万,收复了失地幽蓟十六州这种功劳,也赶不上一个状元及第时的荣耀。)
1.轻武:文人统兵,武将受限
2.重文:改革发展科举制度
观看视频《宋代科举制度》
学习与探究:想一想,这种重文轻武的政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积极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影响: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教师总结: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宋建立以后,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接受赵普的建议,将军事、行政、财政等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这些措施又是一柄双刃剑,它所导致的“冗官、冗费、冗兵”现象,也为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导致了后来严重的社会危机。
【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P32课后活动第一题(侯中)
完成练习册第6课的练习,和第7课的自主预习内容(本校作业)
板书设计:
课件18张PPT。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
民族融合
对外友好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历史课本剧时间:建立者:都城:东京(开封)960年赵匡胤(宋太祖)一、宋朝的建立历史课本剧 “杯酒释兵权”小组探究: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尝试分析这些政策的利与弊。军事上:在中央:在地方:解除大将兵权;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分化事权,削弱相权。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频繁调动;
设置通判分化知州权力;
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兵不识将
将不专兵官僚机构臃肿课外小知识:看官帽,猜朝代汉三国唐宋元明清醉卧沙场君莫笑,不教胡马度阴山。黄沙百战穿金甲,宁为百夫长,(唐·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出塞》)(唐·王翰《凉州词》)(唐·杨炯《从军行》 )万般皆下品,(宋 汪洙《神童诗》)书中自有黄金屋。(宋真宗《劝学诗》)古来征战几人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破楼兰终不还。胜作一书生。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小活动:诗句接龙VS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唐朝武将宋代文臣三、重文轻武的政策1.轻武2.重文文人统兵,武将受限科举取士想一想,这种重文轻武的政策会给国家社会带来哪些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北宋的政治北宋的建立与局部统一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重点)
重文轻武加强兵权(“兵”)
加强行政权(“权”)——中央、地方
加强财政权(“钱”)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重文抑武,文臣统兵
发展科举文教事业四、课堂小结课堂练习
1.赵匡胤建立北宋是在( )
A.10世纪初 B.10世纪中期
C.9世纪初期 D.9世纪中期
2、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A.集中军权 B.集中行政权
C.集中财权 D.集中司法权
3.“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一个人的历史故事 ( )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神宗
BAA
4.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文臣
C.文臣才能突出,堪当大任
D.武将无能
5. 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现在宋朝的是( )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C.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