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节日的餐桌 教案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运用造型元素,绘画“形美、色美”的中国佳肴。2、 过程与方法:①在收集资料中发现中国美食很讲究“形与色”;②在记忆想像中体会生活的美好;③在共同创作中感受合作的愉快。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合作设计一桌美食佳肴;体会生活美。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对美好的生活体会感兴趣,但他们对美味佳肴的色彩造型以及对人们快乐的形神描绘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3重点难点
节日美食的记忆想像创作,启发学生回忆节日时菜肴的形与色及人物的神态,以及如何描绘记忆中的美食的特征和人物的神态特征。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大家喜欢过节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过节不仅有好玩儿的,还有好吃的。每到过节的时候,爸爸妈妈就会准备一桌好吃的饭菜,一家人快快乐乐的聚在一起,享受幸福的时光。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节日的餐桌。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1.提问:过节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为大家准备什么好吃的菜?学生回答:红烧排骨、糖醋里脊、清蒸鱼、黄焖鸡……等等。
2.现在,大家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什么菜。看的时候,大家要仔细观察,看看菜的颜色以及摆放形式。(板书:颜色、形式,播放课件)。播放课件,一边播放,一把提问大家都看到了什么?有哪些颜色?怎么摆放?如果我要画这道菜,我怎么处理画面?
3.看了这么多的菜,同学们是不是很想把这些菜画下来?接下来,我们先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表现节日的餐桌的。(播放课件,一边播放,一边与同学互动,共同分析画面)。
引导学生从节日的餐桌前的欢乐气氛开始,回忆节日里一家人围绕在餐桌前时,大家的心情是怎样的?桌前的气氛又是怎样的?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和场面?这时候的餐桌和平时的餐桌有什么区别?重点从怎样运用色彩来烘托节日餐桌的气氛,餐桌上的菜肴的颜色以及菜肴的摆放形式,怎样构图,更能表现出餐桌前热闹的情景。学生回答后小结:
(1)菜肴与平时的不同——多、好吃
(2)人的表情与平时的不同——高兴、喜庆
(3)室内布置与平时的不同——装饰、漂亮
菜的种类更多,更注重色、香、味、形的表现。家里的亲人也聚在了一起,喜庆、人多、热闹。家里也加了装饰,比平时更加漂亮,有过节的氛围。
4.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三张范画,大家都看看画了什么?(张贴范画,和同学们共同分析画面)。强调这节课的重点是表现节日的餐桌,人物可以是表现的重点,但也可以不画人物,只画餐桌上的菜肴。但不管画不画人物,餐桌上的菜肴都是主要的表现内容。
活动3【练习】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1、引导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眼中,自己感受到的“节日餐桌”。 2、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问题及时指出。 表现形式:除了教材上提供的表现形式以外,还可采用水粉、水墨、版画等平面造型方式。(鼓励学生个性发挥,引导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表现自己眼中、自己感受到的“节日的餐桌”,避免千篇一律的创作。另外,对于集体出现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的辅导,例如,人物的造型、动态上的困难等,有必要时教师还应亲自示范。)
活动4【作业】展示与评价
挑选优秀作业,展示给大家看。
活动5【导入】课堂调控及随想
在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节日的餐桌旁欢乐的气氛时,要求学生在观察、回忆的基础上,带着情感运用色彩、构图等表现出节日的餐桌旁的欢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