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国两制”的构想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母亲!
《七子之歌·澳门》香港、澳门、台湾历史知多少?搜集相关史料。搜集相关史料。搜集相关史料。一国两制提出:成功运用:针对台湾问题香港、澳门的回归一国两制 播放音像资料或阅读教材,了解“一国两制”的提出及主要内容。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984年12月,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 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997年7月1日零点) 澳门政权交接仪式(1999年12月20日零点)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海峡两岸交往原则:互相尊重、互补互利海峡两岸交往任务: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海峡两岸交流
1992年9月,首批大陆记者访问团赴台采访。 1994年12月,大陆民族少年艺术团应邀赴台交流。台湾地区华航首航机组和空服人员。 材料一:祖国统一后,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一国两制”的构想。
材料二: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材料解析请回答:
(1)“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针对什么地区提出来的?首先得到成功运用是在解决什么问题上?
(2)香港、澳门回归了,但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
读图释图1.图片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哪些条约的签订造成了它的失去?
3.试述为什么五星红旗能在这一方土地上升起?课件27张PPT。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八年级下册讲义
【内容标准】
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史实。
2.能够列举出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3.比较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比较能力。
4.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分析、归纳能力。知识与能力一、教学目标 课前将班级按兴趣分成香港、澳门和台湾三组,分别查找三部分的历史沿革。学生利用地图册和多媒体演示香港被殖民者侵占的过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和利用多种方式表述历史的方法等。
过程与方法 1.港澳的顺利回归和回归后持续稳定的发展,说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确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促进了港澳和内地共同繁荣和发展。
2.通过港澳回归,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最终实现国家的统一。
3.从祖国大陆和台湾经济文化密切交往的史实中认识和平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材分析
本课紧紧围绕着实现祖国统一这一主题,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首先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含义,然后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最后是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这三部分环环相连,先有设想,接着实践,最后是展望。 教学重点
香港、澳门回归和设立特别行政区以及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等史实;认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历史必然。
教学难点
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和作用,明白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占有绝对主体的地位;理解香港、澳门能够顺利回归,是建立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因为已经学习了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代史,因此他们对香港、澳门、台湾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等方面比较了解,尤其是他们亲身见证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了解香港、澳门回归后经济的繁荣以及近几年来海峡两岸人民联系的密切,容易产生历史认同感,更能体会到历史就在他们身边。 播放《七子之歌》导入新课。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
我们知道,香港、澳门、台湾自古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那么港澳台是从何时就在我国历史上有记载?它们又是从何时被分割出去的呢?
请学生分别介绍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沿革。 通过三个小组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了香港、澳门、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它们的回归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国两制”的构想 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在既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又有利于继续保持这些地区稳定繁荣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国两制”这一天才的构想。
关于“一国两制”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写在黑板上,然后请同学们自主学习,互相解决疑难,教师查缺补漏。问题诸如:
1.什么是“一国两制” ?
2.“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是怎样提出来的?有什么重大意义?
提示:1.“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可以播放课件中影视资料加深理解) 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时提出了这一构想。
意义: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统一祖国创造了条件,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但它的真正成功运用是在解决香港问题上。从1982前开始,我国政府就与英国政府不断进行外交谈判,终于在1984年共同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997年6月30日子夜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可播放视频资料) “一国两制”是和平解决香港问题的钥匙。两种不同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可以在一个国家共存,这给予香港人民在1997年之后继续维持其生活方式的保证;意味着最有才能的人也准备继续留在香港,为香港未来的繁荣作贡献。在香港顺利回归的基础上,澳门也于1999年12月20日顺利回家了。
思考:为什么香港、澳门能顺利地回归祖国? 首先是“一国两制”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再就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港、澳回归是广大人民的共同心愿 。所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思考: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特别”在什么地方? 提示: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由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香港的现行法律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由当地人组成;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保持自由港和独立关税地区的地位,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保持财政独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单独同各国、各地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香港社会治安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维持,上述基本方针50年不变。澳门也是如此。 香港、澳门回归后各方面发展如何呢?
学生介绍各自查找的资料。
香港、澳门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在闻一多的“七子”中只剩下一个游子——台湾还未回家。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道尽了游子渴盼回家的心情。(播放此资料)
与香港、澳门问题需要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不同,台湾问题纯粹是我国的内政问题。我们在台湾问题上有哪些方针、原则呢?教师组织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原则: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目前海峡两岸交往的任务:积极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台湾回归后政策与港、澳不同: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正是在大陆对台湾一系列方针政策的感召下,目前,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频繁。 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海峡两岸密切交往的例子。
自2005年连战对大陆的“寻根之旅”以来,台湾的很多党派也向大陆进行了访问,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尤其是在2005年春节两岸首次实现了台商包机,两岸人民正在为着共同的福祉逐渐走向一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祖国统一后,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这就是“一国两制”的构想。
材料二: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课堂练习与反馈请回答:
(1)“一国两制”的构想最初是针对什么地区提出来的?首先得到成功运用是在解决什么问题上?
(2)香港、澳门回归了,但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
读图释图题: 1.图片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何时哪些条约的签订造成了它的失去?
3.今天为什么五星红旗能在这一方土地上升起?课件26张PPT。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同步训练 柳堡乡中学
孟维军
2008、4、18我国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最重要因素是 A.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日益提高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C.祖国统一,众望所归
D.“一国两制”天才构想的提出进入历史新时期以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一国两制”
B.以武力解决
C.求同存异
D.搁置争议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在此之前,葡萄牙占据澳门已有 A.150多年
B.近400年
C.400多年
D.500多年“一国两制”首次被运用于解决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金门问题曾经占领中国澳门达400多年的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海峡两岸统一的方针是 ( )①和平统一 ②一国两制 ③相互尊重 ④互补互利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③④1995年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呼吁所有中国人团结起来( )①坚持统一 ②反对分裂 ③全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④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⑤反“台独”,支持国民党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受害”,这是哪位领导人企盼祖国统一的心声 A.孙中山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一国两制”的构想的提出首先是针对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金门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是在 A.1982年10月
B.1984年12月
C.1997年7月
D.1999年12月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重要标志是 A.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在主席台就坐
B.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署
C.鲜艳的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在雄壮的
国歌声中升起
D.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香港不属于1995年1月国家主席江泽民关于台湾问题重要讲话内容的是 A.呼吁所有中国人民团结起来
B.两岸要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C.全力推进两岸关系的发展,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D.提出“一国两制”的创造性的构想 根据“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我国已经成功解决了:( ? ) ①香港问题 ②台湾问题 ③澳门问题 ④钓鱼岛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适用的范围是: A.少数民族地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特区
D.港、澳、台地区 这幅照片反映了 的情境。 A.《南京条约》
B.香港回归
C.澳门回归
D.台湾回归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 ”! A.香港
B.澳门
C.九龙 ?
D.台湾 1987年4月,中国和 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日本 在两岸关系上,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 ”的方针。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武力统一,一国两制
C.不独不统,维持现状
D.允许独立,建立邦联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于佑任的《哀歌》反映了台湾同胞希望: A.回到大陆
B.安葬在大陆
C.祖国统一
D.台湾独立 孙中山说:“统一是中国全体人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这句话现在对( )地区来讲仍然是真知灼言。 A.香港
B.澳门
C.西藏
D.台湾你能说出一国两制的具体含义吗?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①中国收回香港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②这一方针的含义是什么?
③这一方针有何意义?香港回归的图片答案①“一国两制”;②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我们国家的主体部分坚持社会主义,香港、澳门和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特别行政区仍然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③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统一;“一国两制”只是在香港、澳门等个别的小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维护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体地位,维护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尊重了港澳台等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有利于保证它们的繁荣稳定,从而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图说历史香港澳门行政区旗①你知道我国政府收回香港的依据是什么吗?
②请你说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寓意。
③中国政府收回澳门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④解释澳门区旗的寓意。答案①《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②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荆花旗。红旗代表祖国,紫荆花是香港市花,代表香港,寓意香港是中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在祖国的怀抱中兴旺发达。花蕊上的五颗星象征着香港同胞心中热爱祖国,花、旗分别用红白两色,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精神。③《中萄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④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是五星、莲花、大桥、海水图案的绿色旗帜。澳门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五星象征国家的统一;莲花深受澳门居民喜爱,它在五星照耀下含苞欲放,寓意澳门将来兴旺发达,莲花的三个花瓣表示组成澳门的三个岛屿;大桥和海水反映的是澳门自然环境的特点。 课件28张PPT。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后来呵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诗歌欣赏(点击)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导入新课 台湾是中华人民深深的乡愁,一湾浅浅的海峡,血脉相连,寄托着多少思念、盼望。归来吧,流浪的游子,母亲等着你;统一吧,我们的祖国,这是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导航目录学习目标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讲授新课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的含义。说出香港、澳门回归的时间和设立特别行政区等基本史实。能够列举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
能力目标:比较港澳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异同,增强比较能力。通过比较港澳台问题的由来、港澳回归的背景和过程、回归后的发展情况等,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
1、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在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胜利。
2、港澳的顺利回归和回归后持续稳定的发展,说明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确实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促进了港澳和内地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3、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和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主权问题不做丝毫的让步,希望通过“一国两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这说明中国共产党确实是一个代表了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政党。返回讲授新课读图知史思考:新中国成立后,祖国统一还面临哪些问题?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鸦片战争中,英国于1841年占领香港岛。
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的《北京条约》规定: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1898年,英国强迫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统称新界),租期为99年。香港问题的由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示意图香港回归之路激情回顾澳门问题的由来?1553年葡萄牙人以曝晒水浸货物为由,贿赂广东海道副使得以在澳门上岸居留。
1572年~1849年,澳门成为葡萄牙人租居地,葡萄人每年向国家缴纳租银。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强占澳门。
1884年4月,葡人“永居管理”澳门。
1974年,葡萄牙政府宣布澳门是中国领土,只是由葡国管理的特殊地区。
激情回顾澳门回归畅所欲言说一说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所带给你的感想?宝岛台湾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
我便是台湾。
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
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三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等到达夷洲,密切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隋朝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了流求,密切两岸的经济、文化联系。 元朝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 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促进台湾 的开发。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1、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清政府被迫割占台湾予日本,台湾与大陆分离。2、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归中国。 3、1949年,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逃到台湾,台湾与大陆又被人为地分离了。1988年1月,台湾第一个探
亲团来到大陆,登上长城。1992年9月,首批大陆
记者访问团赴台采访。海峡两岸交流频繁2008年11月3日,台湾海协会会长陈云林访问台湾受到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的接见。就实现台湾与大陆的“大三通”进行协商。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回归祖国;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澳门回归祖国;
海峡那边的亲人,何日能与母亲团聚?今天我们青少年学生能在祖国统一大业中做些什么?
返回课堂小结返回课堂练习1.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D.香港的顺利回归
2 .“长久的期待,已经变成了现实;……又一个新的特别行政区踏上了征程。”这句话中的“新的特别行政区”是指( )
A.香港特别行政区B.澳门特别行政区
C.台湾特别行政区D.深圳经济特区CB课堂练习3.请你给台湾中学生写一封信,信中要求简单介绍一下台湾与大陆的交往历史,表达一下政府的对台政策与方针,以及祖国人民对台湾人民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