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 课件(幻灯片30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诗经》二首 课件(幻灯片30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09 10:30: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诗经》两首
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基本内容
风(160,十五国风,各地的民歌)
雅(105,大雅、小雅)
颂(40,周颂、鲁颂、商颂)
各地民歌
宫廷乐歌
祭祀乐歌
表现手法



铺陈直叙
比喻
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
《诗经》“六义”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只是变换其中的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音来状物、拟声、穷貌(事物的情状被完整的表现出来)。
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
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变换其中的几个字。
作用: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带给人一种或委婉深长或激越澎湃的表达效果。



睢 鸠 窈 窕 好 逑

荇菜 寤 寐 琴瑟 芼之
jū jiū
yǎo tiǎo
hǎo qiú
xìng
wù mèi

mào
一读,读准字音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例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 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 /游哉,辗转/反侧。
二读,注意停顿
1、河:
2、淑:
3、参差:
4、梦寐以求:
5、求之不得:
6、辗转反侧:
黄河。
善良美好。
长短、高低不齐的样子。
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形容心中有事。
解释下列词语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亲近
名词作状语,在左右两边
使动用法,使……快乐
第一章:关关雎鸠 (情谊深挚,互相唱和)
君子、淑女和乐恭敬相处
联 想

三读,细读感悟
【第一章】见物起兴,直写男子的愿望。
以雎鸠和鸣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理想配偶的联想,奠定全篇的基调。
关关雎鸠 所听
在河之洲 所见
窈窕淑女 所思
君子好逑 所愿
层次突出语约义丰
第二章:参差荇菜
难求
窈窕淑女
君子思服

【第二章】写男子对姑娘的思念和追求而不得的痛苦。
第三章:君子因情生幻,因思成梦
友、乐
【第三章】写男子幻想中与姑娘欢聚的情景和成亲的欢乐场景。
采摘荇菜的系列动作,表现了一幅流动的画面,男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表现了男子对淑女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梦中求得的喜悦。
小结
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品读全诗,探究特色
品读全诗,探究特色
二、韵律和谐
(1)运用叠音(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
(3)运用叠韵(窈窕)
(4)运用一唱三叹(重章叠句)的手法
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求之不得, 悠哉悠哉,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辗转反侧。
左右采之。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背诵:
蒹 葭
蒹 葭 溯 洄 萋萋

晞 湄 跻 坻 涘 沚
初读:感受诗的音韵美
读准字音:
jiān jiā
sù huí


méi

chí

zhǐ
音韵美
四字句:二二拍
ɑng韵
i韵
叠词:苍苍、
萋萋、采采
重章叠句
整齐
一唱三叹
苍 霜 方 长 央
萋 晞 跻 坻 已 涘 沚
诗人用了不同的字眼,对景物的形态和变化,反复进行了描绘。
不同形态 时间推移 地点变换 路途艰难 伊人所在地
苍苍萋萋采采
为霜未晞未已
一方之湄之涘
且长且跻且右
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
重章叠句有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美,
而且有层层递进、步步升华意境的作用。
蒹葭的繁茂
伊人的可望而不可即
暗示追寻时间的延伸
追寻对象的飘忽难觅
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
苍苍、萋萋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道阻且跻
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在水之涘
道阻且右
宛在水中沚
茂盛的样子
逆流而上;跟随、追寻。
艰险
顺流而下

岸边

好像;水中高地
茂盛鲜明的样子
没有完,还没有干。已:停止。
水边
向右迂曲
水中的小块陆地
译读:感知诗歌内容
再读:想象诗的画意美
请你试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描绘诗中优美的画面。
读____________一句,我仿佛看到了
____________,让我____________。
读“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我仿佛看
到了萧瑟的秋风中苇丛起伏,芦花白茫茫
一片,让我感受到清冷的氛围。
细读:感受诗人的情感美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1)思念向往。
(2)执着、坚贞不渝。
(3)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
一、托物起兴:
《蒹葭》中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点明时令,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凄清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品读全诗,探究特色
二、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更显韵味悠长,一再“溯洄”“溯游”,几度求索,表现了主人公对心仪女子的情真意切。反复咏唱,表达了主人公可望而不可即的失意抑郁之情及深沉的相思之情,强化了诗歌的抒情性和音乐美。
三、朦胧美:
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方面都体现了诗歌的朦胧美。诗歌没有直接描写、倾诉主人公对伊人的思念之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达到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效果。
品读全诗,探究特色
《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
《蒹葭》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强烈思念之情。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