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314《避免革命的改革》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相关练习3套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 314《避免革命的改革》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相关练习3套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10 08:07: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
穿越时空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同学们,这位历史人物是俄罗斯的一位沙皇,他在位时,为了挽救统治危机,进行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俄国从此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感悟历史
本课导航
跨越障碍
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
俄国l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互动天地
活动目标
通过创设历史情境,体会俄国1861年改革的迫切性。
活动设计
l.收集当时俄国的相关资料
2.探讨究竟是实行改革,还是坐等农奴起义来反抗
3.讨论改革与起义孰优孰劣
史海探究
一、基本功训练
1.1861年俄国改革的性质是 ( )
A.沙皇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
B.沙皇实行的封建改革
C.沙皇实行的对农民的解放运动
D.沙皇实行的强化农奴制的运动
2.标志着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事件是 ( )
A.彼得一世鼓励兴办手工工场
B.叶卡捷琳娜二世鼓励发展工商业
C.普加乔夫1773年领导农民起义
D.1861年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
3.俄国1861年改革与中国同时期开始的洋务运动相比,共同点是 ( )
A.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改革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取得了成功
D.都发展军事工业、创建海军
4.关于沙俄的扩张,说法错误的是 ( )
A.沙俄从瑞典手中夺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
B.被沙俄割占领土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C.20世纪初,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国
D.沙俄侵占立陶宛、爱沙尼亚
5.下列不属于彼得大帝改革内容的是( )
A.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B.开办各类军事学校,建立和扩大海军
C.农奴是法律上的“自由人”,不许买卖农奴
D.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和生活方式
6.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彼得大帝 B.伊凡四世
C.叶卡捷琳娜二世D.亚历山大二世
7.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的目的是 ( )
A.制止人民革命
B.发展资本主义
C.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
D.将农奴变为自由劳动力
8.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
A.俄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B.维护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统治者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D.对农民进行掠夺的利益驱动
二、实践与探究
9.阅读材料:
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材料二: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改革
(2)谈谈你对这场改革的评价
课课有话说
在你学习本课的过程中,你一定参与了一些活动(如收集资料、课堂讨论等),也许有问题或疑惑想与同学老师探讨,也一定有不少的收获、感想与建议,那么请你写下来吧。
自由阅读卡
1861年2月19日(俄历)沙皇颁布的解放农奴的宣言
(节录)
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
对自已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他附属地。
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因此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21世纪教育网
答案: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1.A 2.D 3.A 4.C 5.C 6.D 7.C 8.A21世纪教育网
9.(1)1861年改革。
(2)1861年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有利于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俄国从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改革保留下大量的封建残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基础巩固题
1.克里木战争的双方是 ( )
A.俄——英 B.俄——英、法、土
C.俄、美—一英、法、土 D.俄——英、法、美
2.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 ( )
A.农奴兴起的“自上丽下”的革命
B.资产阶级兴起的“自上丽下”的革命
C.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D.地主阶级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3.俄国实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
A.制止人民革命
B.巩固统治,增强国家实力
C.保护地主的利益
D.将农奴变为自由人
4.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1世纪教育网
B.使俄国废除了农奴制
C.农奴无偿获得了一块土地
D.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在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中,使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的是 ( )
A.获得人身自由
B.拥有自己的财产
C.获得土地使用权
D.解放后仍归村社管理
6.“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这句话适合对下列哪次改革的评价( )
A.戊戌变法 B.彼得一世改革
C.俄国1861年改革 D.大化改新
7.下列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明显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 ( )
A.俄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8.俄国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获得一块份地,农奴对这块份地拥有 ( )
A.所有权 B.使用权
C.租借权 D.租赁权
9.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这主要是指它使俄国 ( )
A.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B.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
D.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
10.俄国实行1861年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
A.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
B.沙皇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21世纪教育网
C.农民遭受最严酷的剥削
D.农奴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21世纪教育网
1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从实质上说是对农民进行的 ( )
A.解放 B.敲诈与掠夺
C.鼓励与发展 D.制裁与限制
12.俄国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主要维护了下列哪个阶级的利益 ( )
A.资产阶级 B.地主阶级
C.农民阶级 D.农奴
13.阅读下列材料: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请回答:
①材料中提到的改革是指俄国的哪次改革
②这次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③亚历山大的这番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他的这种思想带来了什么后果
强化提高题
14.下列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废除了农奴制
B.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D.对农民进行残酷掠夺
15.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因为 ( )
①农民背上了更为沉重的包袱
②沙皇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变化
③劳动人民依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④维护了地主、贵族的利益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关于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B.是解放农民、保护农民利益的一场改革
C.淇实质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D.其目的是为了发展强大俄国
17.简答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这次改革给你以何启迪
课外延伸题
18.阅读下列材料:
草拟、审核和批准每一个农村公社或每一处领地的条例书,在条例书中将根据当地情况明确规定允许农民长期使用的土地的数量以及他们为使用土地并从地主那里得到其他好处所应向地主履行的义务。
在期限未满以前,农民和家务农奴应像过去一样服从地主绝对履行他们旧日的义务。在乡尚未组织起来和乡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
——(1861年2月19日宣言》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规定了农民的什么权利
②同时规定了农民的哪些义务
③农奴解放后,与地主的关系是怎样的
中考链接题
19.(2007·长春)面对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为缓解统治危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采取的措施是 ( )
A.“废藩置县” B.废除农奴制
C.请求英法援助 D.颁布《土地法令》
20.(2007·淄博)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多种多样,俄国是通过废除奴隶制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签署这项法令的沙皇是 ( )
A.彼得一世 B.叶卡特琳娜二世
C.亚历山大二世 D.尼古拉二世
21.(2007·辽宁)俄国农奴制改革中,农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其获得这块份地的方式是 ( )
A.政府大块拍卖 B.农民无偿获得
C.农民花钱赎买 D.交少量手续费
22.(2006·河南)史学家普遍认为:“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得出这一认识的主要依据是 ( )
A.改革使俄国摆脱了民族危机
B.改革使农奴无偿获得了土地
C.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D.改革废除了沙皇统治
答案: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1.B
2.C解析:俄国废除农奴制是一次沙皇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3.B
4.C解析:农奴不是无偿获得了一块土地,是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份地”。
5.C解析:做题要紧扣题干中的“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这一短语,依据亚历Lb大二世改革法令,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可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赎金要高出地价两三倍,农民只有使用权,这就使农民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所以,选择C项。
6.C解析:从l861年改革的内容可判断出是C项。
7. A解析:俄国是通过“自上而下”改革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8.B解析:根据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规定:这些份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
9.B解析: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改变了国家的性质,所以,它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依据所给出的选项看,只有B项符合题意。答案是B项。
10.D解析:根本原因一般从经济方面考虑,经济决定政治。
11.B解析:从俄国l861年改革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所以答案选B项。
12.B
13.①l861年改革
②这次改革的实质是沙皇政府和地主阶级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敲诈和掠夺。
③说明这场改革是在尽量维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展开的。这种指导思想,使改革留下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4.C解析:这场改革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的敲诈与掠夺,它不可能废除沙皇专制制度。所以答案选C项。
15.A
16.A解析: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是为了避免革命发生,在维护地主的利益下进行的,对照选项可选出A项。
17.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地主不得任意交换或买卖农民;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农民只有使用权;农民须花钱向地主购买土地的使用权;获得解放的农民仍归所居住的村社管理。影响:通过1861年和以后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也使国家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对俄国摆脱落后状况,实现近代化的目标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农民为了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使用权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背上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包袱。而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启迪:顺应历史潮流,适时作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在当今形势下,改革开放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18.①可以得到一块长期使用的土地。
②像过去一样向地主履行义务,服从地主。
③接受地主的监督和管理,向地主履行旧日的义务。
19.B解析: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A项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D项为列宁领导十月革命成功后,颁布的土地政策,C项与题意无关。本题考查对l861年俄国改革内容的识记。
20.C 21.C 22.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4课 避免革命的改革三维历史同步训练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之前曾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这句话表明  (  )
A、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农奴 B、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
C、沙皇认识到要扫除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 D、亚历山大倾向于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
2.签署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的沙皇是  (  )
A、亚历山大一世 B、叶卡特林娜二世 C、彼得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3.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彼得大帝改革 B、伊凡四世称俄国沙皇 C、1861年改革 D、俄罗斯国建立
4.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这次改革的直接作用是  (  )
A、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 B、发展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
C、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力量 D、为俄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5.1861年改革从客观上说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它没有改变  (  )
A、封建生产关系 B、俄国社会性质
C、农奴的法律地位 D、沙皇的专制统治
6.在1861年改革的法令中,农民获得“解放”的标志是  (  )
A、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
C、农民不再宣誓效忠农奴主 D、农民不再交纳租税
7.在俄国进行1861年改革的同时,中国也正开始了洋务运动,发生在东西方的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  (  )
A、都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需要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取得了成功 D、都发展军事工业,创建海军
8.在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改革之后的俄国,近代化的步伐依旧非常缓慢的原因中没有(  )   
A、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B、改革后的农民依然没有获得应有的民主权利
C、俄国的资产阶级队伍在此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壮大
D、农民必须出钱赎买份地
维度B 能力提高
二. 动脑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材料一: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俄国沙皇
材料二: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有财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解放农奴宣言》
回答:①《解放农奴宣言》是由谁在何时发表的?他为什么要解放农奴?
② 根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10.材料一: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千二净。      ──列宁
材料二: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做到了。” 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农民抱怨 ……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的报告
请回答:①这两段材料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为什么列宁说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来。
③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11. (2002年,武汉市)阅读下列材料: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做到了”。
请回答:①材料中提到的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哪一次事件?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②亚历山大二世的这番话说明了什么问题?他的这种思想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
12.假如你是生活在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时期的一个农民,在经历了这场由沙皇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之后,你感觉你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
维度C 探究应用
13.谈一谈:
对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长期以来,史学界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这次改革推动了俄国历史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次改革是沙皇政府与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它并没有改变俄国封建落后的社会状况。
对于这两种说法,你赞同哪一种,并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由
14.假如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你会发现他的改革相当不彻底,这也是导致俄国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落后于其他国家的原因所在。 如果让你作为沙皇来重演这段历史,你会从哪些方面来实施这场改革,好让俄国也能发展得和英、美各国一样完善?
第14课   1.B 2.D 3. C 4.B 5.D 6.A 7.A 8.C  9.①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发生革命 ②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可以拥有自己的财产,可以自由选择职业。但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 10.①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使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②农民要向地主交纳高出实际地价许多的赎金才能获得土地。据统计,到1910年,沙皇政府和地主共掠夺了20亿卢布。 ③说明1861年改革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11.①1861年改革;②说明这场改革是在尽是维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展开的。这种指导思想使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 12.此题回答时可从农民获得自由、但由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等方面来谈 13.此题为开放性答案,赞同哪种观点都可,言之有理即可。 14.此题为开放性答案,只要能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都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