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2《苏联的崛起》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课件2套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 12《苏联的崛起》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课件2套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10 08:10:00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2课 苏联的崛起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下册讲义【内容标准】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知道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启动了工业化进程,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分析斯大林模式,思考其存在的利弊。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广泛地搜集资料,全面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通过阅读历史资料、数据图表,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济、政治方面的特点,讨论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客观地评价斯大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苏联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热情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人生信念。
通过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二、教材分析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经济建设路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但是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问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本身带来的缺点与弊端,以及个人崇拜风气,成为苏联后来的国民经济发展与生产力提高的严重障碍。教学重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以及在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教学难点 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成就了解很多,但是对于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了解很少,甚至不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通过数据资料向学生介绍,并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分析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上存在的利与弊,客观评价斯大林模式。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提问苏联为什么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为此苏联进行五年计划,启动了工业化进程。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14大15大1925年,联共(布)
“十四大”通过了
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方针。 1927年联共(布)
“十五大”
通过了逐步开展
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一五计划(1928—1932)二五计划(1933—1937)三五计划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
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因大战爆发,三五计划中止(1938—1942) 通过材料揭示苏联建设的成就。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到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建成了6000多家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基础很差、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苏联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有过的。所以,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也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沿用。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 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因此1929年在苏联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组织享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运动使农业机械化的程度提高,苏联的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和工业原材料的供应得到了一定保障,人民生活普遍改善。集体农业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数量的资金和劳动力,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创造了条件。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斯大林模式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严重的问题就是斯大林模式,引出第二个标题。
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具体表现
通过数据与图片引导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突出特点是四个字:高度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它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经济成分单一化。重工轻农,重重工业,轻轻工业,是一种准军事制的国民经济体系。
2.它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党领导甚至包办了一切,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对上级负责,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越来越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的体制和制度。
课程结束时,组织学生讨论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和影响。课件16张PPT。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下册课件第2课 苏联的崛起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五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到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理想与成就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14大15大1925年,联共(布)
“十四大”通过了
社会主义工业化
的方针。 1927年联共(布)
“十五大”
通过了逐步开展
农业集体化的方针一五计划(1928—1932)二五计划(1933—1937)三五计划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国家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37年的工业总产值
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因大战爆发,三五计划中止(1938—1942)1.停止实行新经济政策。
2.全面掀起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浪潮。
3.优先发展重工业。两个五年计划。 到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建成了6000多家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工业布局有了很大变化。苏联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基础很差、困难重重的条件下,苏联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从未有过的。所以,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也被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沿用。 斯大林与斯大林模式人物档案1879年出生于俄国南高加索第比利斯州哥里城。
1898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1922年,在俄共(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从此登上权力的顶峰。
1953年3月5日,因患脑溢血在莫斯科逝世,享年74岁。
思考:
斯大林模式形成于何时?
斯大林模式有何特点?
斯大林模式有何利弊?
肃反运动
因基洛夫被杀,在苏联开展大规模的大清洗运动。(1934年) 经过初步审查,苏联党和政府认为该事件是由季诺维也夫反对派成员所为,其行动目标是暗杀斯大林。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国家领导人被捕。1936年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16人被处决。此后,大批前反对派成员及党、政府和军队的高级干部被捕,或被处死。
肃反运动中发生了严重扩大化错误。
基洛夫案件回眸如何评价斯大林?再思考,再讨论“斯大林模式”有哪些特点?我们应当怎样来评价“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 。
它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用行政命令甚至强制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经济成分单一化。重工轻农、重重工业、轻轻工业。
它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党领导甚至包办了一切,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对上级负责,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不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