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418《梦想成真的时代》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 418《梦想成真的时代》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10 08: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8课梦想成真的时代
课程标准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航空技术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及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了解现代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与化学、物理学、数学和工程学等交叉综合而成的新型技术系统。知道克隆技术的产生。
列举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过程,知道在20世纪人们终于实现了航天的梦想。
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器的国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查找与本课相关的材料,学会收集有效信息的方法,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并结合调查表的分析,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21世纪教育网
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并能得出简单的结论。
通过想像和讨论,增强对克隆技术的了解,认识克隆技术的产生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是生物技术的创新,因此有人认为21世纪将是“生物时代”。
通过动手模拟火箭的简单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认识科学技术的威力和魅力,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科技的热情。
通过用电脑制作“我的梦想”系列作品,锻炼学生使用电脑、整理资料的能力,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可以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克隆技术的日益发展、航天领域的突破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进步,逐步使学生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以我国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航天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技术创新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了解电脑网络技术、克隆技术、航天航空技术创制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的史实,理解科技是人类不断探索追求的结果,从而树立努力实践、刻苦学习的科学价值观。
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1.本课涉及的内容科学性、趣味性强,距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近,很容易引发他们的兴趣。由于学生就生活在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对现代高科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初三学生已经有比较具体的奋斗目标,越发注意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不再愿意按成年人为其设计的道路前进,而是发展自己的独立个性,有自己的梦想,并为自己取得的成功感到自豪。但是由于心理上“自以为是”的特点比较突出,理智情感的发展水平也不是很高,容易造成认识理解上的片面性,因此老师既要开发学生的思维,张扬个性,又要注意引导和教育。
教材分析
1.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是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2.教材基本上落实了《历史课程标准》中关于“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的要求,教材选择介绍了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生物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克隆技术、举世瞩目的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内容明确,脉络清晰,耳熟能详,易于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3.教材涉及的知识较为广泛,结构呈开放性,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教材处理
1.由于本课内容是学生平时所熟悉的,而且本身就生活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所以学生的兴趣会比较浓厚。但是对这些科技发展的认识可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因此在教学中,力求科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统一,使学生能通过这些科技产生和发展的现象看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本质特征。所以,要在课堂中创设大量的问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使学生在思考和争论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并渗透历史的发展规律。
2.电脑及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克隆技术的出现与发展,载人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代表,因此把这三个问题确立为本课的重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应该如何归纳与理解,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是本课的难点。
学法教法
根据对《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确定在本课的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引导为主,联系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以课件演示为辅助手段,贴近学生,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的思维由集中到发散再到集中;学生的活动形式以调查问卷、讨论思辨、情境想像、演示课件、动手制作模型等,给学生充分的发散思维空间,培养个性及动手能力,并基本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互动合作型的活动课。
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牵引、诱导、归纳、小结。
学生的活动形式:调查问卷、演示课件、小组讨论、分析辩论、制作模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收集相关资料,制作《梦想成真的时代》课件。设计有关问卷调查表。
2.准备制作模拟火箭的资料和材料(文字说明,工具:杠杆支架、医用注射器、酒精球等)。
学生准备
1.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由学生自行制作PowerPoint调查报告。
2.围绕“假如没有电脑”论题,组织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步骤
教师活动:出示道具——一个盆子(盆子的背面贴着“聚宝盆”三个字),边展示边引导学生:同学们,中国古代有一个关于“聚宝盆”的故事,贫苦的老百姓,幻想世上有一种宝物:假如放进一个铜钱,就能聚集无数的铜钱。大家请思考,这可能吗?
我们一般把这种离奇而不切实际的想法称为——异想天开。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先人的异想天开,才有了后人为实现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正是这种追求和努力,最终梦想成真。幸运的同学们啊!你们正是生活在梦想成真的时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好好感受梦想成真的喜悦吧!
新课探讨
教师活动:提问——近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主要标志是什么?让学生观看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的知识点,重新掌握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明白历史发展的联系性。顺势导出第一子目:想知道第三次科技革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吗?请跟我来——第一站:神奇的电脑世界。
学生活动:在观看图片和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对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得出结论: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代表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机器)时代;以电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电气化时代。在老师的引导下,以极大的好奇心进入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学习。
一、神奇的电脑世界
是本课的重要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及网络时代的到来,从而理解人类开始向信息化时代迈进。
教师活动:讲述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变化和效益。展示学生课件,启发学生谈谈自己对电脑的所见、所闻、所用、所感。讲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启发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讨论,理解科技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于是,一个大胆的设想产生:能否制造出具有和人一样功能并替代人工作的“人”呢?顺势导入下一子目:奇妙的克隆世界。
学生活动: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诞生的过程后,让一位同学作代表向其他同学展示课件,公布调查问卷的结果,针对“假如没有电脑”或者“我与电脑”等问题分组讨论,各抒己见,体验在当今社会人对电脑的依赖程度和电脑对生活的影响,从而明白电脑及网络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奇妙的克隆世界
是本课的重要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克隆技术的含义,从而明白21世纪将是“生物时代”。
教师活动:用神话故事“孙悟空七十二变”的例子导入,吸引学生初步想像何谓“克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了解克隆技术的真正含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可以适当地讲解世界各国对待克隆技术的态度,引导学生思索。然后提出:在一些人类所不能及的情况下,例如外太空和星际探索,人类又是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呢?顺势导入下一子目:神秘的太空世界。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克隆”的概念,联想身边熟悉的例子,结合自己的课内外知识,互相讨论争辩,各抒己见,学会表达,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神秘的太空世界21世纪教育网
是本课的阅读材料,但是对学生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益处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三个里程碑,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威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活动:创设环境引导学生进入幻想空间:古人想飞天遁地,如今有了飞机和地铁;古人遥望星空,向往神秘的天庭,有“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孔明灯的祈福,如今有了载人飞船,终如愿以偿。投影有关航天技术发展的图片,联系之前学生到“广州航天奇观”主题公园参观的经历,述说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鼓励学生展开想像,尽情抒发感受,去探索太空的奥秘。在这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拟火箭,理解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热情。顺势导入下一子目:自由空间“My Dream”(“我的梦想”)。
学生活动:观看生动有趣的图片,联系自己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太空的幻想。接着,全班同学分成五组,组内合作共同制造模拟火箭,谈科学技术的神秘与探索的艰辛、并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思考:“如果要想梦想成真,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使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子目。
四、自由空间“My Dream”
是本课的知识拓展部分,主要的教学思路是给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相信他们会有很棒的表现。在这种自由空间里,学生们“人人齐参与,角色自由定”。
教师活动:充当一名听众,让学生处于自由发言的空间,引导学生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最后,给学生们留份作业:结合今天的学习,用电脑技术制作“我的梦想”作品,形式不一,可以是电脑小报、电脑图画、PowerPoint课件、Flash漫画等。下一堂课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学生活动:学习完本课的主要知识点,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想法,不管成熟与否,充分发言,表达自己的梦想。课后,以不同的作业方式理解表述自己的梦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