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312《东汉的强盛》同步测试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 312《东汉的强盛》同步测试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8-17 08: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2课 东汉的盛衰 同步测试
基础识记
一.选择题
1.东汉建都于: ( )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开封
2.史称公元25年刘秀所建政权为“东汉”的原因是: ( )
A.因其统治区域相对于前朝而言在东方
B.因刘秀起兵于东方
C.因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代表了希望和生机
D.因刘秀政权的都城在前朝都城的东面
3.在重视教育方面,两汉统治者都有非常举措,其中在洛阳建立多个皇家图书馆并扩大太学规模、在地方兴办郡国学的皇帝是: ( )
A.刘邦 B.刘恒 C.刘彻 D.刘秀
4.据专家考证,十二生肖之说起源于: ( )
A、商朝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5.东汉后期走向衰败的表现中不包括: ( )
A.地方官员任免不受中央控制 B.官僚地主疯狂兼并土地
C.官僚宗族世代把持中央政权 D.大地主拥有私人武装
活动探究
6.如果你是汉朝时的学生,你可能上的学校有哪些?
开阔视野
汉代的地方官学
  汉代郡国学的首创者是景帝时蜀郡守文翁。汉武帝即位后,对文翁兴学一事极为赞赏。下诏令天下郡国仿效,设置学校官。从此,主持地方的官吏,渐次重视设置学官。
  汉代地方政府中从事教育的官员,称郡国文学,又有文学官、文学博士、文学祭酒、文学掾、文学掾史等称谓。文学是地方学术官,职责与中央政府中的博士类似,除作为地方长官的学术顾问外,在建立起地方官学后,文学还负责进行教学活动,并向上司荐举“通明经术者”,推广教化等等。郡国学的学生称“文学弟子”、“学官弟子”、“校官弟子”、“郡学生”等,多为当地官吏的子弟,也有一些平民子弟。
  郡国学的教育活动主要是传授经学和实施教化。一些发达的郡国学也仿效太学分经立官,进行专经教授。郡国学还是地方实施教化的得力工具。它不仅教授生徒,而且面向社会推广教化,移风易俗。郡国学经常通过“乡饮酒”、“乡射”等传统典礼活动,向百姓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以达到“教化万民”的目的。
  汉代的地方官学在培养基层官吏队伍、促进地方文化发展、推广礼教等方面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答案
1.C 2.D 3.D 4.D 5.A 6.可能在最高太学读书,也可能在地方郡国学读书,还可以在私学读书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