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课 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8课 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9 21:2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8课 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
(2)熟悉苏联模式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推广的情况。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的影响以及苏联模式推广的影响,提高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人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重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和苏联模式的推广。
难点:理解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18年,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并在文章中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的这一断言成为现实。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社会主义国家是怎样越出一国范围的,苏联的模式又是怎样推广的。
讲授新课:
一、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
1.二战后出现的社会主义国家
(1)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
(2)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蒙古人民共和国、中国、越南、老挝。
(3)美洲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
2.战后主要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经过
(1)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战期间,东欧各国处于德、意法西斯的占领和威胁之下。战争后期,这些国家在苏联的支持和帮助下先后获得民族独立,建立起了人民民主专政。在南斯拉夫,以铁托为首的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最终解放全国。罗马尼亚等国则在战争后期配合苏军的反攻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法西斯的统治。战后这些国家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2)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战后,越南于1945年8月发动了“八月革命”并取得胜利,日本法西斯被逐出越南,9月2日,胡志明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
(3)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古巴的建立
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率150余名青年发动武装起义,政打圣地亚哥市的蒙卡达兵营等地。失败后,卡斯特罗等人被铺入狱。1955年5月,他们在大效中获释。随后成立的“七·二六运动”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经过在墨西哥的力量积聚和“格拉玛号”登陆,以及马埃斯特腊山的游击战争,在其他革命力量的配合下,终于在1959年1月1日推翻了亲美独裁统治,取得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古巴真正的民族独立,之后,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完成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保卫了社会主义政权,古巴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3.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原因
(1)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
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都是主战场,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主要参战国。这就使得欧洲遭到两次战争重创,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得英、法、德、意等资本主义国家元气大伤。
(2)各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把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
(3)苏军的帮助。
无论各新生人民民主政权以何种方式建立,几乎都得到了苏军的援助,尤其是东欧各国。
4.影响: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这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二战后,世界上已经由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发展为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3,领土面积达世界陆地面积的1/4,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这些国家的产生还打被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所以说这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二、苏联模式的推广
1.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苏联模式的含义
师:指苏联采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仍然把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放在首位。
(2)苏联模式形成的背景
师:苏联模式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此前尝试过“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大致从1928年开始废止新经济政策,逐渐形成了后来称之为的苏联模式。这种模式形成过程中,当时执政党高层发生激烈斗争,结果以斯大林为代表的多数派获胜,随后展开了三大运动:即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农业集体化运动和大清洗运动。
三大运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彼此存在紧密内在联系,最终形成了以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苏联模式。
2.苏联模式对本国的影响
积极影响: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整体国家实力大大增强。
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到1950年,苏联共恢复和兴建了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工等部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1949年,苏联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核垄断,增强了苏联的国际威望。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这是人类向宇宙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人类进入太空新纪元。
消极影响: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的过度集中和僵化,阻碍了苏联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缓慢。
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在战后经济的发展中日益暴露出种种弊端,尤其是农业的落后和经济效益的低下,成为影响苏联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1950-1953年,集体农庄将粮食、肉和奶总产量的60%以及全部的甜菜和皮棉都低价交售给国家,但所得到的钱还不够支付把这些农产品运送到收购站的费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伤害。
3.苏联模式的推广
师:推广的原因是什么?(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1)除苏联外,没有社会主义的建设经验可以借鉴。
(2)苏联的援助和影响。
(3)苏联加紧控制东欧各国,强制推行自己的模式。
师:推广的结果如何?
东欧国家都在中央的集中领导下计划经济,制定了同一的经济发展计划,开展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师:对东欧各国的影响:
(1)积极影响:这些政策,使得东欧国家的工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了飞速发展,有力巩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民主专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消极影响:大多数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快东欧各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许多问题暴露出来。
小结:
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由苏联一国发展为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东欧主要是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亚洲主要是中国、越南和老挝;美洲主要是古巴。这些国家的建立,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大多采用了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巩固了政权。但从长远看,阻碍了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思路清晰,授课线索明确。虽然政治意味较浓,但知识点明确,重点突出。教师用丰富的材料论证观点,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