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国花鸟画——花卉、禽鸟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 中国花鸟画——花卉、禽鸟 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桂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4-09 18:3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中国花鸟画欣赏—动画中国花鸟画 中国花鸟画是用中国传统的笔墨和宣纸等工具,以花、鸟、虫、鱼、禽、兽等动植物为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其中花卉、禽鸟是最常见的题材。中国花鸟画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绘画技法,可概括为工笔和写意两大类,着色又分为淡彩盒重彩。无论使用何种画法,都李永乐水墨和宣纸的特性,展现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意境之美。哪两幅作品不属于花鸟画 ??找一找:哪两幅作品不属于花鸟画 ??找一找: 在众多的花鸟题材中,什么被认为是代表高洁品质的“四君子”。它们有什么含义? 猜一猜:借物抒情 梅花自古就受到人民的喜爱,它傲雪迎春,是春天的象征。人们在赏梅、赞梅、咏梅、画梅的过程中寄托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
为有暗香来。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图 元 王冕二、 花鸟画的发展 早在工艺、雕刻与绘画尚无明确分工的原始社会,中国花鸟画已萌芽,发展到两汉六朝则粗具规模。 南齐谢赫《画品》记载的东晋画家刘胤祖,是已知第一位花鸟画家。 ????经唐、五代北宋,花鸟画完全发展成熟。五代出现的黄筌、徐熙两种风格流派,已能通过不同的选材和不同的手法,分别表达或富贵或野逸的志趣。北宋的《圣朝名画评》更列有花木翎毛门与走兽门,说明此前花鸟画已独立成科。北宋的《宣和画谱》在总结以往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篇花鸟画论文──《花鸟叙论》,深入地论述了花鸟画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阐述了花鸟画创作“与诗人相表里”的思维特点。此后,画家辈出,流派纷呈,风格更趋多样。在风格精丽的工笔设色花鸟画继续发展的同时,风格简括奔放以水墨为主的写意花鸟画,水墨写意“四君子画”(梅、兰、菊、竹)相继出现于南宋及元代。以线描为主要手段的白描花卉亦兴起于同时。随着写意花鸟的深入发展,以明末的徐渭为代表自觉实现了以草书入画并强烈抒写个性情感的变革。至清初朱耷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水平。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花鸟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传统,终于在近现代产生了。?清代是花鸟画最为发达的时期。 三、水仙的画法1、水仙简介与形状特点
水仙属石蒜科,多年生草本,高一二尺。有大蒜头般的鳞状茎,有肉质小白须芽,叶从鳞茎顶端丛生,狭长而扁平,顶端钝圆,质软润厚,有平行脉。冬末由叶丛抽花茎,花茎高尺余,薄膜式的苞片开裂后出花梗,出花三至八朵不等,最多可达16朵。花为白色,瓣为六枚,花瓣端尖,有杯状花冠,鲜黄色,雄蕊三枚,雌蕊一枚,其香清幽。雅号“凌波仙子”的水仙,在冰天雪地百花凋零之时以其美丽的身姿吹香弄影,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用淡墨勾勒外层花瓣,一瓣花用两笔勾成,再以重墨勾勒中间的杯状花冠。也可先 画花冠,再勾勒外层的花瓣。用淡墨勾画花柄和苞片(花鞘)。花冠下面的花托呈喇叭口型,花柄比叶子细,大约有叶子的三到四分之一粗细用稍重的墨勾出带状的叶形,从叶尖端起笔,勾至叶根,也可从叶尖至叶根反过来画。两笔勾成一片叶,叶梢为弧状(钝圆状)。正面的叶子可以画的宽一些,大约一指宽,侧面的叶子可画得略细一点儿。要注意叶子要有长有短,有穿插以及疏密变化。构图要有远有近,以增加层次感。花的姿态有正有侧,有俯有仰,不可都画成正面用一比一的藤黄和花青调成汁绿,为叶子、花茎和苞片(花鞘)敷色,叶尖稍留空白,趁绿色未干,用淡赭石轻敷。也可先用淡赭石色染叶尖儿及苞片(花鞘),而后再染汁绿。染色时要有深有浅,不可一律,一律了呆板不自然水仙花的球状根可用淡赭石色染一下局部,也可用墨笔侧锋蹭球状根正面侧面,突出根部的厚重。
画水仙要注意哪几个方面?1、叶子的组织一定要注意整体造型,要有前后、疏密、转折的变化,既不能过于整齐,也不可散乱无序。
2、叶子画完后,最好在其他叶尖部分或缝隙里加一些被遮挡的花朵,这样才显得真切自然,富有变化。
3、画水仙很少表现球状的鳞茎,常被其他东西所遮挡。若要表现鳞茎,用笔要有提按顿挫的变化,最后在轮廓外用淡赭墨略加勾染。
4、水仙花染色主要是染副花冠,可用藤黄染花蕊,中间少点一点儿朱磦,主花冠可不染,也可待墨色干后再用白粉淡淡地染出花瓣。
四、
明 徐渭 水仙图清 汪士慎 湖石水仙清 汪士慎 湖石水仙清 蒲华 天竺水仙图苏葆桢 水仙黄胄 水仙作业:自学梅花、麻雀、雄鸡的画法,画一副简单的花鸟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