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高三历史总复习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公元前
2070年公元前
476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1840年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史1949年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中国近现代史 当今中国历史分期图解 距今约
170万年社会主义社会公元前
221年先秦 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中国古代史部分【中国古代史·朝代更替歌】唐尧禹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古代史】总目
第一章、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
第二章、封建的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三章、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四章、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时期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
第一单元
先秦奴隶社会社会转型:夏朝:商朝:西周:前1600-前1046,奴隶社会发展-奴隶制发育,国家机器强大,疆域,青铜器,文字。前1046前771,奴隶社会鼎盛-疆域,制度-井田和分封成熟;青铜艺术。春秋奴瓦:战国封成:政治:经济:思想:政治:经济:思想:(1)诸侯争霸;(2)各国改革-政治瓦;(1)铁牛使用;(2)井田瓦解-经济瓦;(1)孔老思想;(2)天文历法;-思想瓦。(1)战国七雄;(2)夺权变法-政治确;(1)百家争鸣;(2)科技发展.-思想成.(1)铁牛水利;(2)废井田开阡陌-经济确.
第二单元秦汉政治:(1)完成和巩固统一;(2)专制集权制度建立巩固。经济:民族:封建经济发展首个高峰.(1)四大民族匈奴西域诸夷白越;(2)多种手段巩固国家。外交:(1)东亚中心;(2)双向交流;(3)领先世界;(4)两条丝路。文化:(1)科技领先;(2)哲学宗教;(3)史学两部;(4)文艺发展。第三单元魏晋经济和文化经济文化特点:(1)江南开发,中原较慢;(2)庄园寺院经济;(3)商品经济水平低;(4)民族交流加强.成就:科技:宗教:文学:艺术:江南开发:北方恢复:手工突破:道教系统化统治化;佛教流行-原因多危害深.圆周率-刘徽,祖冲之;范缜<神灭论>针对佛教-形神结合;二皇灭佛.承上启下-形式;建安文学;田园诗;民歌.商业迟缓:表现:原因:影响:地区扩展;水平提高;不太平衡.人南迁;民融合;政策倡;环境好.南北趋于平衡,为重心南移奠基.特点:农缩牧扩;环境缓解;总体恢复.成就:农具技术;兴修水利;边疆开发.丝织高;冶炼新;油气;制瓷青白;造纸.北方萎缩南方活跃.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6世纪北方最完整.地学-裴秀绘图,骊道元<水经注>双价值;(1)书法-蔡邕钟繇二王;书体变化;(2)绘画-宗教色彩曹不兴顾恺之;(3)雕塑云冈龙门;(4)音乐异国和民族色彩.第四单元
隋
唐 政治:由分到统:五代十国-两宋和辽夏金对峙-元统一;经济:民族:(1)多民族政权并立,有战有和,以和为主。外交:(1)两宋重视海外贸易;文化:(1)科技高峰;(2)儒学发展为理学;(3)宋词元曲。强化集权:宋中央地方分权牵制元中书行省。改革变法:范王挽救危机败;少族封化改革。农业:重心南移;作物传播;封建方式扩展边疆。手工:重大发展-棉纺迅速;制瓷突出,造船领先。商业:市场突破;货币突破;交通运河。城市:东京临安大都。(2)民族融合出现新的高潮。(3)少数民族封建化。(2)元朝贸易超过前代;(3)科技成果大量外传。第五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 始于907年后梁建立,终于1368年元朝灭亡,历时460多年第五单元 五代辽宋夏金元 阶段特征:
政治: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民族政权对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
经济: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先后完成封建化,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对外关系:对外交往有新突破
文化:文化高度繁荣,科技世界领先
总特征:分裂割据→重新统一
民族融和进一步加强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第六单元
明清强化专制明朝:清朝:1368,朱元璋,应天.建立:中央:地方:法律:选官:行政-废宰相权归六部;三司分省权-承宣布政,提刑按察.都指挥.大明律-内容增;量刑特点重重轻轻.八股取士-内容定文体死.-影响恶劣.努尔哈赤-统各部;创八旗;建后金;迁沈阳.兴起:强化专制:军事-五军府和兵部牵制;监察-特务锦衣卫东西厂;靖难之役性质,营建北京特点,迁都原因.皇太极-联蒙古;改族名;改国号-清1636.发展:1644入关迁都;灭农民军;灭南明;统一全国.统一:强化专制:沿用明朝内阁六部;实权在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设南书房-弱议政王-中枢三权分立制约.雍正设军机处-职能听录执行-专制顶峰.文字狱:目的-压制反清意识,加强专制集权;影响-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进步.地方设督抚,将军,办事大臣.夺权: 世界近现代史
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世界近代史线索 世界近代史上起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至1917共约270余年的历史。
它是世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渐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共讲述:
一种社会形态: 资本主义社会。
三条基本线索:
1、资本主义发展史。
2、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史。
3、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史。 四对基本矛盾:
1、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2、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3、被压迫民族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
4、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四个发展阶段:
1、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期(14-16世纪)。
2、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17-18世纪)(早期资本主义)。
3、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前)。
4、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一战)(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的幼年时期
(14-16世纪)
这一时期突出的时代特征是:欧洲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兴起阶段;世界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开始兴起。 本章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及线索:主线索及特征:
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萌芽并发展,逐渐引起重大的历史变革。
具体表现:
一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伴随着出现了殖民扩张 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也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
二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反映在精神文化领域,掀起了欧洲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过来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迅速发展。
资本主义的童年时期
(17-18世纪)
这是资本主义的童年时期,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北美开始确立的时期,封建制度的衰亡和资本主义的成长是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中心内容,这一时期又被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本阶段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及主线索主线索及阶段特征:
17、18世纪,世界历史继承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
具体表现:
一是:在欧洲北美和,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冲击,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到临。
思想上:掀起了欧洲思想政治领域的第二次解放运动:启蒙运动
行动上:欧美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
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进行改革,实行富国强兵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是:这时的亚洲的封建势力却空前加强,社会经济开始逐渐走向衰落
特征:
东西方差距拉大,亚洲的封建国家走向衰落。这些国家日益闭关自守,更加落后于世界大发展的历史趋势,最终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势。 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初-70年代以前)
此阶段又被称为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 本阶段基本特征是:
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心内容是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19世纪70年代-一战)
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也就是由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这是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的时期。本阶段的特征:
资本主义由自由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 世界现代史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世界现代史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开始到现在,共约80余年的历史。
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世界现代史线索
(资本主义当代史) 世界现代史共有四条线索:
1、垄断资本主义的继续发展。
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历程。
3、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4、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等。 世界现代史上共有三对矛盾:
1、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
2、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3、被压迫民族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落后国家与先进国家之间的矛盾。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又可以分为二个阶段:
1、1918-1939为第一个阶段
(两战之间的资本主义)
2、1939-1945为第二个阶段。
(二战期间的资本主义) 第二个时期可以划分为
三个阶段:
1、1945-5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
2、50年代中-80年代末为第二阶段。
3、80年代末以来为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
1、1919-1939年,资本主义进入了以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和相对稳定局面为特征的新时期,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从战争--和平--危机--战争演变的过程,和平只是两战之间的短暂休息。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
(1)战后秩序的重建
(2)20年代的相对稳定
(3)、30年代的动荡分化
2、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阶段:
1、1945年-50年代中二战后初期两极格局形成时期的世界
2、50年代后期-80年代美苏争霸时期的世界
3、80年代末以来新旧交替的世界 中国近代现代史
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中国近代现代史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中国近现代史 近代史
(1840-1949) 现代史
(1949--今)前期(旧民主义革命时期)
(1840-1919)后期(新民主义革命时期)
(1919-1949)“过渡时期”
(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7-今)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产生、发展;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世纪60、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加深;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和高涨
(20世纪初—1919年)近代史前期后期 中共创建; 第一次工运高潮(1919-1923)国民大革命(1924-1927)国共对峙; 土地革命(1927-1937)抗日战争 (1937-1945)解放战争 (1945-1949)现代史“过渡时期”社会主义
建设时期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1949-1952)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
(1957-1966)“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
(1966-197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8底—今)(一)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特征1、1840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列强侵华活动:两次鸦片战争(1)政治上:
(2)经济上:
(3)思想上:
(4)革命斗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②“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③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和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点)2、19世纪60、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民族资本产生、发展▲列强侵华活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政治上:
(2)经济上:
(3)思想上:
(4)革命斗争:①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②清政府日益腐败,不断沦为列强侵华工具①列强进一步操纵中国经济命脉,中国完全
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成为新思潮主流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兴起救亡
运动: ①发起维新变法运动; ②酝酿革命3、20世纪初(1901---1919年)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民主革命兴起和发展▲列强侵华活动:操纵清政府、加强经济掠夺、
扶植袁世凯和各派军阀(1)政治上:
(2)经济上:
(3)思想上:
(4)革命斗争:①列强“以华治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工具;
②清政府统治结束,军阀割据局面形成①列强加强经济渗透和掠夺;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成为新思潮主流并逐步深入人心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兴起、发展、失败
②民主共和与封建专制成为政治斗争焦点(二)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特征1、1919—1923年 ---中共创建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基本线索:
(2)主要矛盾:“五四”(准备)“一大”(成立)“二大”(完善纲领)第一次工运高潮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
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并存、合流集中表现为人民
大众与封建军阀★重点问题:
①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②五四运动的背景、特点、历史意义?
③从中共“一大”到“二大”的纲领出现怎样变化?评价?2、1924—1927年 ---国民大革命(1)基本线索:
(2)主要矛盾: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兴起北伐(高潮)失败★重点问题:
①中共制定统一战线政策的原因、实施结果、意义?
②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国共两党民主革命纲领异同?
③国民大革命兴起原因、历史意义、失败原因、教训?
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原因?(同上)3、1927—1937年 ---国共对峙和土地革命(1)基本线索:
(2)主要矛盾:日本
侵华抗日民
主运动中共调整政策西安
事变阶级矛盾(国共)中日民族矛盾(31年开始上升、35年成为)其它矛盾:新旧军阀、国民党内部、中共内部、日美★重点问题:
①毛泽东从实践上和理论上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②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主要史实、原因?
③中共对国民党政策的变化、原因、意义?
④西安事变爆发原因、中共和平解决政策原因、意义?4、1937—1945年 ---全民族抗日战争(1)基本线索:
(2)主要矛盾:国共
合作正面战场失利
敌后战场开辟日本方针变化
国民党动摇
中共坚持抗日胜利★重点问题:
①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的原因、过程、意义?
②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个战场的关系?
③相持阶段日本侵华方针变化特点、原因、影响?
④相持阶段蒋介石政策变化及原因、中共对策及表现?中日民族矛盾防御相持反攻5、1945—1949年 ---人民解放战争(1)基本线索:
(2)主要矛盾: 全面内战
(解放战争三个阶段)中共争取和平民主斗争
(重庆谈判; 重庆政协)胜利中华民族与美帝国主义
广大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合流中国人民与美帝支
持的国民党反动派★重点问题:
①重庆谈判和重庆政协的背景、目的、结果、意义?
②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在不同阶段的军事方针、原因?
③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民主革命胜利的经验?(三)现代史(共和国历史)阶段特征1、1949.10—1956年底 -----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1949—1952年底:
(2)1953—1956年底: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为社会主义改造准备条件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造并举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社会变化:①经济结构:
②阶级结构:
③主要矛盾:
④根本政治制度:2、1957----今-----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1957—1966.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始时期(探索、曲折、前进)(正确探索;严重失误;失误原因;主要成就)(2)1966.5—1976.10:---“文革”十年动乱,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损失(3)1976.10—1978:---历史在徘徊中前进 (表现?)(4)1978年底---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①伟大转折的表现; ②道路探索(十二大到十六大)
③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④“一国两制”构想及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