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9 20:1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1344年17岁 父母长兄死于疾疫。出家
为僧,游方乞讨
1352年25岁 投入濠州红巾军郭子兴部
1356年29岁 占领集庆(今南京),受
龙凤大宋政权官爵,任江
南行省平章
1361年34岁 被封为吴国公
1364年37岁 自立为吴王
1368年41岁 称帝,建立明朝草根皇帝——朱元璋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明朝的统治一、明朝的建立1.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2.明朝建立时间:1368年都城:应天(南京)建立者:朱元璋 明太祖灭元朝时间:1368年灭元朝标志:攻占大都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政治方面: (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布政使司(掌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掌司法)都指挥使司(掌军务)中央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政治方面: (2)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皇帝吏户礼兵刑工二、朱元璋强化皇权2.军事方面: 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相互制约。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3.设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权力的分散与制衡。皇权高度集中,
君主专制大为加强。特点:影响:二、朱元璋强化皇权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1、考试范围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考生不得随意发挥自己的见解,答题必须按照八股文的格式来书写。2、答题格式江南贡院科举考场举子看榜图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八股取士“八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
——顾炎武3、八股取士的影响顾炎武危害: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四、经济的发展1、农业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向日葵玉米红薯(甘薯)马铃薯(土豆)花生辣椒四、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棉纺织业向北推进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1)棉纺织业(2)丝织业(3)制瓷业苏绣明代青花扁壶四、经济的发展3、商业(1)全国性的商业城市——北京和南京(2)出现了大型商帮——晋商和徽商《南都繁会景物图卷》描绘明朝南京市井情形《皇都积胜图》描绘明代北京城商业繁荣的景象明朝的统治明朝的建立 朱元璋
强化皇权经济的发展 全面改革
官制 中央
地方设锦衣卫 改革
科举制度废丞相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设五军都督府分散行省的权力,巩固皇权表现:考“四书”“五经”,写八股文农业
手工业
商业时间
建立者都城课堂小结影响:禁锢思想自由,培养顺从者课堂练习1. 如果你是明朝一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3.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诗赋????????B.三通四史????C.前四史???? D.四书五经2. 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C.锦衣卫????D.内阁 ACD4.明代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
A、景德镇 B、越州 C、杭州 D、邢州5.明代从外国引进的主要农作物是( )
①玉米 ②甘薯 ③马铃薯 ④花生 ⑤向日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课堂练习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