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9 20:2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测试卷
选择题
1. 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其中作为主体的民族是( )
A. 壮族 B. 藏族 C. 汉族 D.维吾尔族
2. 下表体现的是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
A. 各民族一律平等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3.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C.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通过哪一部文件确定下来的?( )
A. 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 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
A. 内蒙古自治区 B. 宁夏回族自治区
C. 广西壮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6. 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该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A. 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 少数民族地区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一项基本国策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7. 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这些做法( )
①提高了壮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 ②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②③
8.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应是( )
A.有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 B.提出自治申请的地方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一地方 D.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9.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④我国少数民族历史上曾长期享有自治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0. 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 )
A.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
B.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
C.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1. 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A. 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B. 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D.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
12.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各民族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③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④我国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一直享有自治权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②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③实施的前提是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 ④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14. 西藏解放60多年来,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提供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已达200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在不少于10亿元的支助。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主要是为了( )
A.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 实现各民族平等
C. 加强各民族团结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15.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邓小平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民族问题上所追求的目标是( )
A. 民族平等 B. 民族团结
C. 共同繁荣 D.民族自治
16. 20世纪末,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决定实行( )
A. 可持续发展战略 B. 西部大开发战略
C. 放宽政策D.搞活经济政策
17.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硕果累累: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的生产总值比成立之初增长642倍;铁路运营总里程已增加到1.35万公里,居全国首位……这主要得益于( )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以下有关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根据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而实行的
B.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C.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五个省级自治区以外其他地区没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早在筹建新中国时,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金瓶掣签”制度
20.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政策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二、综合题
21. 民族团结、经济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基础和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阿沛·阿旺晋美为代表的爱国上层人士力主和谈,十四世达赖接受了和平谈判的意见。后来,中央人民政府与地方政府代表达成和平解放的协议,人民解放军顺利进驻拉萨。
材料二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经过50多年的发展,西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藏铁路通车;在全国率先实现15年免费教育;2017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 300亿元大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藏是以什么方式实现解放的?它是在哪一年解放的?
方式:和平解放。时间:1951年。
(2)材料二中,西藏发生了哪些方面的变化?归纳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因。
变化:经济发展;交通便利;教育进步;人民幸福等。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西藏人民的利益和西藏长期发展的要求;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等;国家采取优惠政策,进行人员支援等,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等。
22. 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56个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景象。
材料二 阿勒泰全市有国家A级景区13处。其中,3A级4处,2A级7处,A级2处。2017年,阿勒泰地区旅游人数达1 600人次。2018年1—10月,阿勒泰共接待游客逾2 1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22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78%和104.29%。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歌词中“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理解。
理解:中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 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格局。
(2)阿泰勒是新疆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其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与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密不可分?
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近年来,极少数“疆独”分子企图将新疆从祖国分离出去,你怎样看待这些人的行为?
看法:坚决反对。新疆地区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维吾尔族和祖国其他民族有着共同的历史文化。“疆独”分子应该立即放弃分裂活动,共同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同其他民族和谐相处。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9年春,中央人民政府果断平叛,并领导西藏人民进行民主改革,被解放了的百万农奴迸发出无比的生产热情。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及其人民政府正式宣告成立。此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日新月异。2015年底,西藏自治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026.39亿元,增长11%,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中国网
(1)观察图一,“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根据图二,概括清朝管辖西藏的措施。
地区:西藏地区;
措施:设立驻藏大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2)2018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依据材料二,归纳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因。
67周年。原因:①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②平叛;
③进行民主改革(或废除农奴制);
④西藏人民的努力(或西藏人民的生产热情);⑤建立西藏自治区(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以上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①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②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西藏的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