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但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融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讲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此后,能工巧匠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术(1)发明者:北宋时的匠人毕昇(2)流程胶泥刻字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版泥活字版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下图是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北宋泥活字木制
活字王祯转轮排字法元中期
铜制活字元 代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回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7.活字印刷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及传播过程一一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1)发展过程①司南: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
称为“司南”此磁勺即司南。在光滑的铜盘中转动,静止后,匙柄就指向南方铜制方形地盘:四周刻有24个方位②罗盘:北宋时期,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
刻有度数的盘中,就制成了罗盘③指南针: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2)影响: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
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
术的发展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洲可谈》“司南”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指南仪器)指南针: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 指向仪器。2.指南针的外传
宋代,阿拉伯人在世界上四处奔走,带走了中国的指南针和火药,传到了世界很多国家。
具体过程: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3.指南针应用的(意义或影响)阿拉伯人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朱彧《萍洲可谈》北宋时制成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中国最早)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南宋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非常重要论从史出论从史出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 北宋 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二:“指南针知识是十二世纪(南宋时),通过西辽经陆路传到西方的。”
— 英国 李约瑟《中国科技史》
材料三: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大部分的梦想。
——英国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航海的能力,人们能在茫茫大海上自由航行,许多新航线被开辟,航程缩短,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一大贡献。 1.火药配方的记载最早见于何时?
2.什么时候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什么时候广泛用于军事?
3.宋元时期,主要的火药武器有哪些?2.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唐朝中期唐朝末年;宋元时期突火枪、火箭、火炮等我预习我知道炼丹引爆图(明代)
炼丹炉鼎炼丹炉(仿汉代)火药的发明跟道教有关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2.火药4. 发明的外传及影响 火药和火器传入的影响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改变了作战方式,推动了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加速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都是我们!“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下。”
——德克·海德
日本三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活字印刷术朝鲜东南亚指南针:向西传入阿拉伯国家,再传入欧洲。 火 药: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14世纪又传入欧洲活字印刷术:13世纪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南传入东南亚;向西传入波斯,欧洲。指南针火药 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曙光最早照亮世界的东方。从公元1001年至1500年,在世界重大的科技成就中,中国占58% —— 英国剑桥大学 李约瑟博士拓展延伸:思考:宋元时期科技取得了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①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元朝实行的大一统,使社会出现了相对安定局面; ②宋元朝时期的经济继续发展,仍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③民族交融加强,各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族人民互相学习,促进了各种文化共同提高; ④对外交往有了重大发展,在同亚非欧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一方面,我国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我国也吸收了外来文化,丰富了本民族文化; ⑤隋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为宋元时期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材料一 马克思曾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二分析探究 从材料可以看出,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看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中国与西方对四大发明各采取什么态度? 对此,你有何看法?一一发达的中外交通1.陆路交通(1)背景: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
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2)表现①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更是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②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2.海路交通(1)背景: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
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中外交通促交流1.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原因(或背景)
①由于宋代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②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2)表现(3)影响: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
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路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发展到元朝逐渐形成完善的驿站制度)3.海路交通发达 表现: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4.宋元中外交通综述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超越梦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去奋斗!
共创历史的辉煌!1.右图人物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发明 家,他的重大发明是( )
A.指南针?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火药武器C 2.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资治通鉴》编成
②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③ 道教的兴起
④《齐民要术》的问世
A.③④②① B.③①②④
C.④③①② D.③②④① A 3.英国学者李约瑟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下列不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A.活字印刷术???
B.指南针??????
C.“瓦子”?
D.火器C 4.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指我国古代的( )
A. 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造纸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