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2:姓氏歌》【国家级一等奖】优质课 教案(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识字2:姓氏歌》【国家级一等奖】优质课 教案(第一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09 20:4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姓氏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姓氏歌》是一首以百家姓为基础的儿歌,旨在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姓氏,并依托儿歌识字。本课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童趣,适合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积累。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童谣问答的方式引出常见姓氏“李、张、胡、吴、徐、许”,并通过对汉字的拆分组合进一步区分出读音相近的姓氏;第二部分从百家姓中选取前两句,并列举了常见的复姓,同时借助童谣进行识字教学,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及相关生字,第二课时学习第二部分的内容及相关生字。
二、学生分析
经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生活,明显看出孩子们长大了,自主学习能力也加强了,虽然如此,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上要选择多样性。通过观察,和大半年的接触,我发现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而现在班里大部分学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端正学习态度。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姓、氏、李”等12个生字,会写“姓、什、么”等7个生字。认识偏旁“弓、走、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开火车、游戏等方式反复认读生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借助生活经验、小组合作,理解之心组合的特点,了解常见姓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姓氏文化,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突破方法:拆分字的构造,掌握生字的字形。
2、难点:背诵课文。
突破方法:根据课文一问一答形式进行背诵。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学习法。
学法:朗读记忆法、联系实际法。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姓、氏、李”等6个生字,会写“姓、什、么、双”4个生字。认识偏旁“弓”。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开火车、游戏等方式反复认读生字、朗读课文第一小节、并背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中国的传统姓氏文化,激发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
1、师:播放《百家姓》儿歌。
2、师:听了这首儿歌,你发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生:听到了很多姓,还听到了我自己的姓。
3、师:小朋友们能不能说一说你姓什么?你的父母姓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与《百家姓》有关的课文《姓氏歌》(板书课题)
4、随文识字:“姓”。 (二)朗读感知,识记生字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课文,同学们认真听老师读课文。
生:生听读。
(2)师:这篇课文有两个小节,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小节,现在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第一小节,并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生:自由拼读课文,并圈出生字。 2、开展闯关游戏,识记生字。 (1)字词大闯关.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想带同学们到生字王国里去闯关,你们想去吗?
生:喜欢。 师:出示幻灯片。
生:自读生字——小老师带读。
师:同学们真棒!但是这一关可不是这么好闯的,你看,没有了拼音,你还认识吗?
生:开“小火车”读生字 (三)合作朗读,学习文段一 1、句子对答赛。
师:恭喜小朋友们顺利闯过第一关,瞧!句子对答赛又来了,快来参加吧!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一些生字宝宝,这些生字宝宝很淘气,他躲到了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
生:认识。
师: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一小节。 生:自读第一小节。 (1)第一局:师生对答赛。
师:这篇课文和咱们上个学期学过的一篇课文很像,都是有问有答的。谁还记得是哪篇课文?
生:《比尾巴》。
师:那这样有问有答的形式,我们给它起了一个什么名字?(问答体)那现在你们问,老师答,我们合作完成这篇课文。 (2)第二局:学生对答赛。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男女同学现在来比比赛,男同学问,女同学答。
生:男女对读。
师:互换一下,女同学问,男同学答。 生:男女对读。
师:小朋友们的声音真好听,你们一起读都读得特别好,老师现在想请同学起来对读,谁来读?
生:举手,指名对读。 3、找秘密发现生字组合特点。
同学们真棒!又闯过了一关,赶紧来参加我们的找秘密大赛吧!
(1)师: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这里出现了那个姓氏。
生:李。
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说说自己的发现。(生字组合特点) 生:木子李。
(2)师:出示“你姓什么?我姓张。什么张?弓长张。”这几句话中又出现了哪个姓氏呢?
生:张。
师:说说“张”字的组合特点。 生:弓长张。
(3)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弓字旁”。
师:第一小节还有很多生字也像他们一样,你能快速找出来吗? ①学生发现:“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中生字的组合特点。 ②接龙读句子,把句子读顺。 (四)回顾文段,巩固生字
师:课文采用拆字法给我们介绍了这么多的姓氏,同学们能不能也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姓氏呢?
生:能。
师:根据课后题示范,同桌交流说说话。 生:同桌交流
师:哪位同学愿意到讲台上来介绍自己的姓氏呢?(指名学生) 生:你姓什么?
我姓 。 什么 ? 。
(五)指导书写,学生练写
1、师:我们这节课听了、读了、说了,现在该写一写了。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姓、什、么、双”。动画演示生字的笔顺。
生:学生一边观察一边用右手模仿书空。
2、师:同学们观察例字,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生:观察。
3、师:教师范写,请同学们当小老师给同学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生:描红、仿写。
4、学生再次练写,指名学生到黑板上写。 (六)布置作业,课堂小结
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九、板书设计
2.姓氏歌
姓 什 么 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