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历史八下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共29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历史八下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共29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09 22:40:10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大家还记得下面这副油画是讲述什么史事吗?
弱国无外交新中国外交形势示意图国
美苏联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初期 - 50年代)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2) 第一年,同苏联十几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3)美国等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封锁、禁运1.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 的和平外交政策独立自主2.提出:1953年底, 在接见 代表团时周恩来印度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发表:▲ 1954年中、印、缅三方同意5.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 。基本准则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2. ▲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1955年3 .成果: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1.中国人民共和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时间:地点:印尼 .万隆特点:第一次没有 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殖民主义▲求同存异2015年4月22日至23日,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
106个亚非国家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
2015年4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这是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同亚非国家的领导人一起参加缅怀先贤的“历史性步行”。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联系时事印军越界地点示意图2017·6·18中印洞朗对峙事件周恩来曾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回答:“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周恩来的外交智慧外国记者不怀好意问周恩来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却要叫‘马路’呢?”周总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这位记者的用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和牲口走一样的路。如果你真的从“ 马路”这种叫法的来源去回答他,即使正确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周总理把“马路”的“ 马”解释成马克思主义,恐怕是这位记者始料不及的。周恩来的外交智慧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周恩来的外交智慧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 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周恩来的外交智慧新中国成立第一天, 毛泽东就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10月2日,中国和苏联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并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向毛泽东主席递交国书后合影中国领导人毛泽东苏联领导人斯大林1949年12月21日毛泽东参加斯大林70岁诞辰,但表情严肃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军事包围示意图第一岛链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13-1914
麦克马洪线中国总理周恩来(左一)与印度总理尼赫鲁(右二)、缅甸总理吴努(右一)亲切会谈吴努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连同二战前已独立的国家,
在亚非两大洲已涌现出30个独立国家。  周恩来当机立断,现场起草发言稿,第一句话是“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不是来吵架的”,第二句话是“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先前紧张的会场气氛一下子松弛了下来,也打破了美国妄图让万隆会议演变为一场意识形态大战的阴谋。周恩来巧妙的语言既申述了中国的立场,又给与会者留下了一种自我克制、通情达理的印象。周恩来发言中一贯始终的中心思想———▲求同存异,实际上为与会国提供了互相合作的基本准则;
“求同存异”的“同”和“异”各指什么?同——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
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等。异——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
和建设道路不同。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吴努周恩来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
——一个美国记者
会议期间,周总理7天总共只睡了13个小时觉.回到昆明后,一天在院里散步时,总理对我说:“这次出去紧张些,睡觉少些,回来多睡点就补上了。大姐(指邓颖超)身体不好,不要对她说,免得她担心。这件事一直到总理逝世后的1977年冬天,我才向大姐作了汇报.
————成元功 回忆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与会,会议倡导的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