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习题:1.1《窦 娥 冤》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习题:1.1《窦 娥 冤》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10 10:05: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窦 娥 冤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变得杳无音信。
②一位成功的画家单靠夜半苦学、孤身只影闯荡是绝对不够的,还要有踏实执着的恒心、毅力以及聪慧灵动的才情,才能把握住人生给予每一个人的平等机遇。
③这个宾馆的服务员素质很高,端茶上菜总是举案齐眉,很受顾客好评。
④村长非常关心村里的鳏寡孤独,经常嘘寒问暖,及时解决他们的具体困难。
⑤在这冰封千里的冬季,中国的楼市却呈现一派春意阑珊的景象,尤其是上海、深圳,房价涨幅像火箭发射,直窜云霄,让不少人离买房的梦想越来越远。
⑥诚实守信,一诺千金历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解析】选B。①杳无音信:一点儿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此处应改为“无影无踪”。②孤身只影:孤零零的一个人。形容孤单无亲友。③举案齐眉:汉代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眉毛一样高,以示尊敬。后形容夫妻互敬互爱。这里用错了对象。④鳏寡孤独:泛指没有或丧失劳动力而又无依无靠的人。⑤春意阑珊:春天的景象衰败凋残,指春天将尽。不合语境,句中应用“春意盎然”。⑥一诺千金:指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所许诺言信实可靠。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司机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B.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C.企业向政府申请科研项目,政府拿出科研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成功后去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用纳税人的钱研发技术再去赚纳税人的钱,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D.中美两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诸多全球和地区事务中拥有广泛影响力。
【解析】选D。A项,搭配不当。“维护……合理要求”动宾搭配不当,可把“和合理要求”去掉。B项,成分残缺。应去掉“由于”。C项,结构混乱,“政府拿出科研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的主语是“政府”,偷换主语,造成结构混乱。可改为“拿政府的科研经费来研发技术”。
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文化恰似长河,__①__有大浪淘沙沉淀的河床,__②__有奔腾澎湃汇入的支脉,__③__不舍昼夜、源远流长。外在环境越是变化,文化传统越需坚守。__④这样,传统方为传统——这是考验文化守成定力的重要维度。__⑤__传统也不是死水、不是静物,主动适应变化,创新表现方式,注入时代气质,传统方有生机,也__⑥__更具价值。






A
不仅
/

虽然
所以

B
不仅
而且

/
因此

C
/

因而
只有
但是
因此
D


因而
只有

/
【解析】选D。①和②两句是并列关系;③处前后的内容是因果关系,而非递进关系,故排除A、B两项;④处与后面构成了条件关系,⑤处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⑥处前后是递进关系。故选D项。
【技法点拨】
虚词使用中的六个注意点
1.把准词性。虚词的词性不同,其语法特点和语法功能也不同,只有把准词性,才能做到准确使用。如“刚才”和“刚刚”,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副词。
2.辨析异同。要准确地运用虚词,就必须辨析出它们的异同点,然后依据具体的语境做出取舍。如:“关于”和“对于”,前者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后者用于指出对象。
3.对应搭配。有些虚词需要与实词或者其他虚词搭配使用,在搭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搭配的对应。如:“无论”不能与连词“和”搭配,只能与连词“还是(或者)”搭配。
  4.辨明关系。使用之前,必须辨明内容间的逻辑关系,以免发生关系混淆、关系颠倒或强加关系等错误。
5.谨防脱漏。虚词的脱漏会直接导致成分的残缺,甚至影响到语意的表达。
6.删除赘余。虚词的使用应切合语境的需求,如果随意滥用,往往会造成语意的累赘、重复。如:“诉诸于”,“诸”相当于“之于”,再在后面加“于”,就造成了重复。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趣味是一个比喻,由口舌感觉引申出来的。
②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
③趣味对于文学的重要于此可知。
④辨别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评判,玩索一种作品的趣味就是欣赏,把自己在人生自然或艺术中所领略的趣味表现出来就是创造。
⑤它是一件极寻常的事,却也是一件极难的事。
⑥文学作品在艺术价值上有高低的分别,鉴别出这高低而特有所好,特有所恶,这就是所谓的趣味。
A.⑤①⑥②④③
B.⑥④③②①⑤
C.③⑥①⑤④②
D.⑥②③①④⑤
【解析】选B。⑥句引出话题,④句紧承上句指出趣味对于文学欣赏和创造的重要,③句总结上文,②句进一步指出文学的修养就是趣味的修养,①句用比喻表明趣味的由来,⑤句指出文学趣味之难。故选B。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一般来说,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则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的任务是通过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揭示自然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目的在于认识自然;技术的任务是通过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满足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技术则具有物化形态。科学上的突破叫发现,技术上的创新则叫发明。总之,二者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科学解决理论问题 ②目的在于改造自然 ③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
6.下面是关汉卿的《四块玉·别情》,仔细体会,阅读后改写成一段描写性的散文,注意使用第一、二人称。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体改写的能力。关汉卿的这一则小令属于文言文,而描写性的散文属于现代文,要注意在原句的基础上进行描写性的扩写,在忠于原句意思的基础上要适度发挥,并注意第一、二人称的使用。
答案(示例):自从送别了你之后,我心里十分的依依不舍,一缕缕相思的情意什么时候才能断却?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与你相见,记得送别时我斜倚着柳树下的栏杆目送你远行。望着你远去的身影,用袖拂去如雪花般的飞絮,怕它妨碍到我看你的视线。等我再看你的身影时,你的身影已看不见了,只见弯弯曲曲的小溪向东流去,重重的山峦遮住了你走后的道路,心上的人儿啊,你真的走远了!
7.下面是一幅汉字艺术图,试根据这一幅汉字艺术图,完成下列题目。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该图的构图要素。
(2)请描述该汉字艺术图的精妙之处。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画面由两位划船的人和前行的船只组成“运动”二字。
(2)将汉字的字形与字义巧妙地融合在生动的视觉中,特别新奇。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窦娥冤》第四折(节选)
(窦天章云)带那蔡婆婆上来。我看你也六十外人了,家中又是有钱钞的,如何又嫁了老张,做出这等事来?(蔡婆婆云)老妇人因为他爷儿两个救了我的性命,收留他在家养膳过世;那张驴儿常说要将他老子接脚进来,老妇人并不曾许他。(窦天章云)这等说,你那媳妇就不该认做药死公公了。(魂旦云)当日问官要打俺婆婆,我怕她年老受刑不起,因此咱认做药死公公,委实是屈招个!(唱)
【梅花酒】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旱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窦天章云)端云儿也,你这冤枉我已尽知,你且回去。待我将这一起人犯并原问官吏另行定罪,改日做个水陆道场超度你升天便了。(魂旦拜科,唱)
【鸳鸯煞尾】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云)我可忘了一件,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可也瞑目。(窦天章云)好孝顺的儿也!(魂旦唱)嘱付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于伏罪名儿改。(下)
8.对这折戏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梅花酒】既是答窦天章的问题,也是对黑暗社会的质问,并以三大誓愿应验证实了冤情。
B.“你道是咱不该”中“不该”指的是“认做药死公公”,再次引出了窦娥对冤情的怨愤和倾诉。
C.【鸳鸯煞尾】一曲表明窦娥比她的父亲对社会的黑暗认识得更深刻,因此劝他杀尽贪官污吏为“万民除害”,而不说“为朝廷效力”。
D.本选文的曲词与道白搭配得非常好,曲白相生,通俗自然,道白引出曲词,曲词解释道白,推动情节发展。
【解析】选C。C项【鸳鸯煞尾】一曲窦娥确实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对父亲说的话也是她善良性格的体现,但不能说她“比她的父亲对社会的黑暗认识得更深刻”。
9.在本折中,除窦娥申诉冤情外,她的哪些品性也得到了比较明显的体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节选的部分看,窦娥除了申诉自己的冤情,还希望父亲“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要求父亲收养蔡婆婆,这都体现了窦娥的孝顺与善良。
答案:在戏剧的结尾部分,窦娥请求父亲收养蔡婆婆,同时告诫父亲为民除害,替天子分忧,表现了窦娥孝顺、善良的品性。
10.作者借窦娥之魂的口唱出:“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这句台词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句台词与课文节选部分窦娥指天斥地的台词一样,是对封建社会官场的深刻认识,表现了冤狱的普遍性,也深化了戏剧的主题。符合这个意思即可。
答案:起到深化和拓展主题的作用,说明那时社会冤狱的普遍性。
11.作者让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并应验,此处又让窦娥的冤魂申冤并雪冤,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作者为什么一再这样处理?请说出两个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意在引导我们理解戏剧的表现手法,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一是情感的必然,一是证明窦娥的冤屈之大。
答案:①增强控诉力量,解释黑白颠倒的社会本质。②寄托了人们除恶雪冤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