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0 08:3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一.农业的发展 农业发展的原因①自晚唐以来,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中原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根本原因)
②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同时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③宋代时南方自然条件较好,更适宜于农业生产,三国以来南方经济的开发,也为南方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一.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表现品种: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推广到东南地区。南方农民还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一.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表现区域: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推广。一.农业的发展 农业发展的表现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一.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表现经济作物:①茶树: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一.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的表现 ②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二.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 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是丝织生产发达。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二.手工业的兴盛2.制瓷业 宋朝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二.手工业的兴盛3.造船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相关史事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1.出现了大都市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候,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商业日益繁荣,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三.商业贸易的繁荣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出现了大都市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做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货郎图》(局部) 想一想,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想一想,商业贸易的兴盛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好处?社会生产方面:(商业贸易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它的兴盛将有利于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推动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从而激活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生活方面:商业贸易使社会上的产品种类更多,生活方式也更丰富,经济收入得到提高,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三.商业贸易的繁荣2.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泉州伊斯兰教清真寺
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庙之一
始建于1009年。 宋朝朝廷采取鼓励通商的政策,给予外国商人优惠待遇。当时的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国商人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外商子弟学校,称作“蕃学”。泉州的外商,有不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朝廷允许他们在那里修建清真寺和公共墓地。三.商业贸易的繁荣3.纸币——交子的出现 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商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这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不仅表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还特别说明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如果要批发购买,还可以优惠。这件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那时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经济重心南移”的含义: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