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测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测试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1 09:0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说:“不带剑的契约不过是一纸空文,它毫无力量去保障任何人的安全。”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 霍布斯与卢梭主张的重点是建立“社会契约”
B. 霍布斯与卢梭主张的重点是保障“天赋人权”
C. 霍布斯的观点强调约束“契约”的绝对权力
D. 霍布斯与卢梭的“契约”都是反专制的表现
2.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美术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充满生机和活力。主要是( )
A. 绘画技术的发展 B. 绘画内容的改变 C. 人文主义的影响 D. 宗教束缚的削弱
3.莫格在《他说的仍在实行》中指出:“和柏拉图一样,孔子认为‘明君’治国可以创造一个好的社会,但在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上,都是失败的政治家。”柏拉图和孔子成为“失败的政治家”的主要原因在于二人的思想(  )
A. 与当时的现实政治脱节 B. 缺乏思辨性和系统性
C. 未能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 治国实践中遭致失败
4.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其实质意义在于(  )
A. 确立了“依靠信仰才能得救”的新教义
B.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
C. 为德国和西欧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D. 维护了德意志各阶层的利益
5.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向他求教。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苏格拉底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会多一首新歌。”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 ( )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认识你自己
C. 美德即知识 D. 我爱吾师,但我更爱真理
6.“在正式确定继承人之前,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进行一次考核,看他是不是接受在了自己的哲学思想的真传。结果,柏拉图在考核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掌握得如何时,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给这个历史故事取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
A.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B. 认识你自己
C. 知识即美德 D. 人是万物的尺度
7.“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以人为神的形象,以人的精神承认为神”。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希腊( )
A. 民主政治发达  B. 人文思想盛行 C. 受东方文化影响 D. 商品经济发达
8.加尔文认为:“得不得救在乎神的拣选,人的意志无法改变。”这一主张(  )
A. 强调了天主教会的作用 B. 否定了个人努力的必要性
C. 批判了因信称义学说 D. 否定了对教皇的盲从
9.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欧洲三大新教是指(  )
①天主教 ②路德教 ③加尔文教 ④英国国教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教师、教育思想家和出版家发表许多探讨“新教育”的论著,他们所要培养的已不再是僧侣和神职人员,而主要是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材料表明“新教育”(  )
A. 以培养通才为主要目的 B. 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
C. 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D. 反映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11.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空,在我之中的道德法则。”这表明康德( )
A. 反对暴力革命 B. 主张自由和理性 C. 反对财产平等 D. 主张实行法治
12.18世纪中叶,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在大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同时,改进司法制度,放松新闻检查,禁止驱逐农民。这反映他受到了哪位思想家的影响( )
A. 伏尔泰 B. 杰斐逊 C. 圣西门 D. 卢梭
13.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说:“基督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由此可知马丁·路德(  )
A. 主张人是自由和独立的 B. 反对宗教信仰
C. 认为教皇无权阅读《圣经》 D. 支持废除基督教
14.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他主要强调( )
A. 用法律保护人民的自由 B. 人民自由不容践踏
C. 自由和权利受制于法律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5.大建筑师维特鲁威转述古希腊人的理论:“建筑物……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表现出古希腊人( )
A. 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失望 B. 对人作为万物之灵的自豪
C. 对直接民主的狂热 D. 个人利益至上,忽视真理的存在
16.智者学派普罗狄柯认为,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人们因为看到太阳、月亮、河流对自己有好处,就把这些东西命名为神。克里底亚认为,神对人的命运是不关心的。这些认识(  )
A. 有利于树立起人的尊严和权威 B. 成为古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
C. 打破了对希腊神系的图腾崇拜 D. 导致个人主义在古希腊泛滥
17.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该材料可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 有法律就有自由 B. 必须通过法律限制政府权力
C.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 D.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8.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不论各色人等,高矮肥瘦黑白强弱,都因为需要交往而对交往规则承担同样的权利和义务:……社会是一个挂满了葡萄的大梯架,每个人都一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材料体现的思想核心是(  )
A. 民主自由 B. 社会公正 C. 社会契约 D. 人民主权
19.由于智者学派的出现,古希腊产生了所谓的智者运动,该运动产生的因素有( )
①希腊工商业的发展 ②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
③个人主义的成长 ④城邦制度的衰颓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0.《大国崛起·激情岁月》解说词:“伏尔泰和所有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如同冲破重重黑暗的亮光,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那么,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核心思想是( )
A. 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 B. 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C. 打倒等级制度,倡导君主立宪 D. 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
21.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人是万物的尺度”
B.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人非工具”
C.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 资本主义萌芽——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22.马丁·路德说:“神的话,全部神的话,只有神的话,乃是一切的准则……教皇和一切的教法会议,都可能错误。”这种思想的社会意义是( )
A.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 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

二、简答题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材料一属于哪个学派的思想?怎样理解此材料的观点?
(2)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苏格拉底是针对雅典怎样的状况提出的?其目的是什么?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联合政体,其各项利权既协调配合,又相互制约的。
——孟德斯鸠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它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请回答:
简要列举三位启蒙思想家的重要政治思想主张。
25.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多次思想解放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但丁?阿利格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
材料二 观察下图

(注:图中间是一个天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2)请结合宗教改革的背景对材料二进行解读。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契约指法律,霍布斯的意思是指对立法权要有一定的约束,而这种约束在于君主的权力。所以他并不反对君主专制。
2.【答案】C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答案】A
【解析】春秋晚期,诸侯争霸,攻伐不断,诸侯国君如果不想亡国进而征服他国,必须实行强硬政策消除异议,强化对人民的统治,增加赋税,扩充军事,孔子在这种背景下宣扬王道和以德治民显然不合时宜;古代雅典直接民主在智者学派的影响下过度泛滥,迎合了普通民众,此时柏拉图强调理性和精英治国,同样不合时宜,故A项正确;孔子流传后世的主要是语录式内容,但是柏拉图已经对理性思想有了系统的发展,故B项错误;孔子的思想后来经过发展,成为中国主流思想,柏拉图的理性后来同样成为了西方社会的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孔子在当时就没有被各国国君接受,不存在治国实践,故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信仰耶稣即可得救”,人们只要信仰上帝便可获救,不用通过天主教会这一中间环节,这就从本质上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
5.【答案】C
【解析】苏格拉底临死不忘学习知识,以实际行动实践了他“美德即知识”的主张。A项是智者学派的主张,D项是亚里士多德的主张。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的起源。从材料信息“亚里士多德反而对这种理论提出大胆的批判”可知,是考查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体现其追求真理的观念。因此选A。B、C是苏格拉底的观点;D是智者学派普罗塔戈拉的观点。
7.【答案】B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希腊人把神的形象人性化,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相关的因素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盛行,选B项,A,D项商品经济发达和民主政治发达是其深层原因,不是直接因素,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差别很大,C项也不是直接因素。
8.【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得不得救在乎神的拣选,人的意志无法改变”,强调了神的作用,否定了天主教会的作用,故A项错误;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故B项错误;加尔文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先定论,发展了因信称义学说,故C项错误;加尔文的先定论否定了对教皇的盲从,故D项正确。
9.【答案】B
【解析】天主教是旧的宗教势力的代表,排除①。
10.【答案】D
【解析】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不能算作是通才教育,故A项错误;消除宗教对人的影响不是材料反映信息,故B项错误;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文艺复兴宗旨,故C项错误;材料中“社会、政治、文艺、商业方面的活动家和冒险家”信息体现资本主义的时代发展的需要,故D项正确。
11.【答案】B
【解析】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德意志的哲学家,他主张自由和理性。从另一方面来说,A、C、D都是具体一方面的主张,而B则是从理论上的概括。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启蒙思想。材料信息反映了开明专制,开明专制是伏尔泰的思想。
13.【答案】A
【解析】马丁·路德主张不需要教会,基督徒可以阅读《圣经》,与上帝沟通,强调了基督徒是自由和独立的,故A项正确;马丁·路德反对的只是教会精神独裁,不反对宗教信仰,不支持废除基督教,故B、D项错误;教皇作为基督徒也可以独立阅读《圣经》,故C项错误。
14.【答案】C
【解析】据材料“做法律所许可的”可以看出孟德斯鸠强调自由和权利应受制于法律,故正确答案为C。
15.【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人”是建筑物比例的标准,与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是一致的,体现了以人为本,是人文精神的滥觞。题干材料中不涉及“道德”、“民主”、“利益”,故A、C、D选项不正确,应选B项。
16.【答案】A
【解析】“神不过是人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想象出来的”,有利于树立起人的尊严和权威,故A项正确;智者学派普罗狄柯的思想主张只是古希腊人文思想的一部分,故B项错误;智者学派普罗狄柯的思想主张没有打破对希腊神系的图腾崇拜,故C项错误;智者学派普罗狄柯的人文主义思想,与个人主义有本质区别,故D项错误。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的思想。通过对材料分析,可以理解 “法律的目的……是保护和扩大自由”,据此正确的信息是C项。其他各项与材料不符。
18.【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不论各色人等,承担同样的权利和义务” “每个人都一样有上苍赋予的‘入场券’向上攀爬摘得鲜美的一份”可以判断其思想核心为社会公正。故B为最佳选项。A项民主自由针对专制暴政,C项关乎国家起源,D项针对主权在君在神,皆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1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智者学派产生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繁荣的时期,当时希腊工商业的发展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因此公民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热情很高,当时智者学派的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就是在个人主义成长基础上出现的,所以①②③正确。④与题干所述时间不符。故选B项。
20.【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A、C、D三项是启蒙运动所要反对的旧的统治秩序,只有B项才是资产阶级所要建立的新的政治秩序,故正确选项是B。
21.【答案】B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各事件之间是包含、递进的关系,“人非工具”是理性主义思想的一部分,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选择B项。A项中“人是万物的尺度”只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尚未发展为人文主义;C项中三个事件是并列;D项是因果关系。
22.【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即每个人只要真诚地信仰上帝即可得救,从而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作用。路德仍是虔诚的基督徒,A、C错;路德的思想只是从理论上论证了基督徒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并没有使基督徒实现了人人平等,D错。故只有B正确。
23.【答案】(1)学派:智者学派。理解:提出以人的感觉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为当时的民主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2)思想:美德即知识。状况:公元前5世纪后期,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目的: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先哲人文主义思想。材料一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了人的作用,否定传统的神是万物的主宰,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材料二强调“美德即知识”“状况”“目的”,依据教材回答即可。
24.【答案】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卢梭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公共意志和人民主权说。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法国三位启蒙思想家的重要政治思想主张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从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卢梭否定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公共意志和人民主权说归纳概括。
25.【答案】(1)观点:核心是人文主义,提倡人性,反对神性。
(2)背景: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教会的腐败、搜刮引起社会各阶层不满。为反对教会统治,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进行了宗教改革。
改革:他们主张信仰得救(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或者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并指出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否定教皇的权威,并建立了不受罗马教皇统治的新教,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解析】(1)问重点考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不管是但丁还是莎士比亚,他们弘扬的都是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主张将“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材料充分表现了这一点。
(2)问审清题干,结合宗教改革的“背景”解读图示“内涵”。要回答宗教的背景及思想。背景要突出宗教神学对资本主义的阻碍和教会成为众矢之的这两个点;改革内容重点突出“信仰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