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学业水平能力监测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4月学业水平能力监测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4-10 14:2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年4月学业水平能力监测六年级语文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书写与习惯。(3分)要求:卷面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评价标准:①全卷书写行款整齐(1分);②书写规范,字迹清楚(1分);③卷面整洁、美观无涂、改、贴现象。(1分)
2、 积累与运用。(33分)
1.读拼音,写词语。要求请把汉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4分)
喜欢duàn liàn的人看起来很yōu y?,与长期不爱运动的人比较是jié rán不同的,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不能hán hū 的。

2. 请用“烈”字组词,分别填入下列句中的括号里,注意不重复。(4分)
⑴当那摞碗又( )地晃动起来时,少年轻轻抖了一下脑袋,终于把那碗稳住了。
⑵( )的战斗打响了。
⑶轮船遇到( )的风暴,船身( )地摇晃。
3.请用连线连接对联的上下联。(4分)
竹以直为美 行正则威严
做事一丝不苟 人不污染可树威
草生巅峰不显伟岸 人以正而威
身正则刚直 清似莲花不染尘
镜不蒙尘可照人 求名应求万世名
淡如秋菊无妨瘦 松长谷底不失高洁
计利当计天下利 做人一身正气
4. 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⑴ 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⑵ 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把这句话改为反问句)
(3)总理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你也回去睡吧。”(改为转述句)

(4)写一句描写春节的诗句或春节收集的对联。

(5)写一句描写中秋节的诗句。

5.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语段。(5分)(温馨提示:五处错误)
王老师已经50多岁了,他却向年轻人一样充满朝气,清晨,他迈着隐健的步子走向学校;深夜,他还在灯下备课。最近,他被评 为“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他说:“我要把毕生的精神献给教育事业。”
6.回顾学过的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填空。(11分)
①在前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从课文《 》感悟到了“失败是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从《 》中知道了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从《 》中感受到了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对革命高度负责的高尚品格。
②在( )的日子里,在( )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 )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 )了,如( ),被初阳( );我留着些什么( )呢?
③《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争论的问题是
对此,第一个小孩的观点是 ,理由是
;第二个小孩的观点是
,理由是 ;孔子不能决也,反映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如孔子说过的一句话:
2、 实践与创新。(4分)
读片段,在横线上加上仆人与财主针锋相对的一句话。
从前有个财主,是个刻薄鬼。有一次,刻薄鬼叫仆人去买酒,只给仆人一只酒瓶却不给钱。仆人感到莫名其妙,便问:“老爷,没有钱怎么买酒啊?”财主生气地说:“花钱买酒谁不会?不花钱买酒,才算有能耐呢!”仆人听了,便拿着酒瓶出去了。过了一会儿,仆人拿着空瓶子回来了,说:“酒来了,请喝吧!”财主一见空瓶,大发雷霆,骂道:“岂有此理!酒瓶里没有酒,叫我喝什么?”仆人答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与感悟。(30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 就比泰山还重 替法西斯卖力 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 短文选自 是 于1944年9月8日在
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3分)
2.给短文加标点。(3分)
3.用“ ”画出本段的中心句。(1分)
4.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2分)

5.请你从生活中举出为人民利益而献出生命的两个人物来。(1分)

6.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 .人固有一死 本来 B .精兵简政 简单 C .死得其所 处所 D .重于泰山 比
7.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全心全意为人民着想的句子。(2分)


8. 假如张思德同志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请为他写一段颁奖词。(3分)

(2)课外阅读(15分)
枯竹
  ①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遇见了它一株枯竹,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显得那么另类。
  ②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③犹记得,小时候,雨后的春日里,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拿回家,母亲的巧手把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令人食欲大增;燥热的夏日里,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我和一帮小伙伴举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秋日里,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冬天下雨的夜里,雨打竹叶发出清脆悦耳的沙沙声,像一首摇篮曲,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悠悠岁月里回首,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每一片竹叶,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④面前的这株枯竹,枝干枯黄,一身萧索,在踌躇满志、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是那么惹眼,禁不住引我遐思连连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与明月对望,它聆听夏蝉的歌唱,它知悉秋虫的心事,它也团结土壤,与寒风对抗。
  ⑤这株枯竹,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它化身为一支笛、一管箫,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它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煮茶吟诗的高雅;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它是竹篮采野花、摘野菜的诗意;又或,它走进寻常百姓家,化身竹筷为烟火,化身竹竿为晾衣;再或,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化为一缕缕温暖的炊烟
  ⑥它是陆游,好竹千竿翠,新泉一勺水。它是朱熹,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它是刘禹锡,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
  ⑦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
  1..这篇散文以 为线索,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2分)
2.从全文看,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2分)

  3.下面诗句是从第⑥段中抽取出来的,依据文意,在横线处选择还原,只填序号。(3分)选项:A.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B.雪压不倒,风吹不折
 C.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根据要求,品析下面两个句子。(5分)
(1)枯竹,仿佛是走过盛年、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命。(请结合第⑤段,说说句中加点的更高远的生命 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2分)


(2) 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抖
落身上的旧盔甲,用力拔长。(从修辞角度简要品析,3分)


5.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你认为哪一种更好,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3分)
  A.冬寒时节,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引起我遐思无限,给我融融的暖意。
B.枯竹,我要大声赞美你,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
我选择 (填序号),理由是:

2、 习作与表达。(30分)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一定发生过许多值得回忆的事,使你回想起来至今难已忘怀。
请以《成长的故事》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把故事写具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