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课件(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课件(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0 11:4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 元的统一是我国封建社会在结束大分裂之后的第几次大统一?秦西晋隋元(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辽宋西夏金)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什么不同点?元朝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忆一忆 元朝的疆域十分辽阔,游牧民族建立的元朝是如何治理的呢?元朝统治十分短暂,不到一百年,可是它却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珍贵的遗产。都有哪些珍贵的遗产?导入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 元朝的统治一、元朝的疆域合作探究一:你来描述
阅读课本51页“元朝形势图”,与汉唐时期的疆域相比,元朝的疆域在哪些地方有拓展?“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过于汉唐。”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唐时期。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民族政权并立统一多民族国家 材料一蒙古部原来没有文字。铁木真战胜乃蛮部后,命畏兀儿人塔塔统阿用畏兀儿文字母拼写蒙古语,创造了蒙古文字。蒙古建国后,通行于全国。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伊儿汗国也是四大汗国之一,是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及其后裔的封地。元朝与伊儿汗国的关系更为密切.....中国的文化也在伊儿汗国广为传播。当时有不少中国学者在伊儿汗国王廷供职,带去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法、历史等书籍。同时,波斯、阿拉伯的文化也传入中国。当时波斯、阿拉伯人曾大量移居中国,其中大都是伊斯兰教徒,在中国长期定居之后,遂形成一个新的族——回族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一反映了各民族间文化方面的什么现象? 材料二反映了民族间的什么情况?材料一反映了各民族间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材料二反映了元朝时候,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等情况。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元朝是如何有效管理的呢?二、元朝的统治1.中央——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太尉御史大夫丞相皇帝秦朝中央机构二、元朝的统治1.中央——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合作探究二:你来画一画
阅读课本52页第3段,请尝试将文字内容用图示表达出来。(简单的思维导图)中央皇帝(行政)(监察)(军事)枢密院御史台中书省“军国之务,小大由之”
——《元典章》2.地方——创立行省制度中书省行 省“腹里”(山东、山西和河北)其他地区(除吐蕃、维吾尔)设10个行省路、府、州、
县和宣慰司元朝的疆域中书省大都辽阳行省甘 肃 行 省岭 北 行 省(北至北海)宣政院辖地云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地方—行中书省(行省或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0个行省找一找:哪些省的名称沿用至今?中书省行 省其他地区(除吐蕃、维吾尔)设10个行省路、府、州、
县和宣慰司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腹里”(山东、山西和河北)2.地方——创立行省制度材料:元行省始终没有形成坐大割据或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势力,这得益于行省长官多员和种族交参,地方监察严密,行省疆界犬牙交错,北面门户洞开等控驭性措施。根据材料,你认为元朝地方没有分裂割据的原因是什么。行省官员多,种族交参,监视严密。疆界犬牙交错,北面门户洞开等。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一定时期内还要去觐见皇帝,尽述职之责。为保证行省官尽职,除由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外,元廷还采取 了省官互迁和奉旨宣抚的方法。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你能从材料中获取什么信息?行省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杨宁一:元代行省既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本身又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使全国的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
李治安:行省所握权力大而不专。元行省制……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响至深。皇帝中央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最高监察机关)地方行中书省路、府、州、
县和宣慰司元朝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二、元朝的统治合作探究三:小组讨论
元朝创立行省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对后世有怎样的影响?结合“课后活动”第2题。目的:为了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影响: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十分便利。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后世行政区划产生深远影响。从此,地方行政进入划省而治的阶段。3、边疆(2)东南地区澎湖巡检司 ——管辖澎湖和琉球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的,
其具体措施和影响如何?(1)管理方式:因地制宜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建立行政机构回顾元朝及以前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 白塔寺
白塔寺,是妙应寺的俗称,始建于元朝,位于北京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3)西南地区宣政院 ———管辖西藏地区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地方行政区域想一想: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的国家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史与现实之间 面对当今少数“藏独”、“台独”分子分裂祖国的卑劣行径。请你结合本课所学史实说说西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与现实之间南海争端三、小结:元朝的遗产三、小结:元朝的遗产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疆域辽阔。
创立行省制度
对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台湾地区、西藏等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行政区。——继承与创新谈谈元朝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①元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初步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
②创立行省制度,对后世行政区影响深远,从制度上巩固了国家统一。
③进一步加强对西藏和台湾的管理,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
④元统一后,各民族生活在一起,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与发展。 四等人制
元朝统治者为维护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统治,将全国居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个等级。“蒙古人”为第一等级,享有各种特权。“色目人”是指党项人、畏兀儿人及其以西诸族出身的人们。“汉人”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各族人民,以及四川、云南两省的人;除汉族外,还有女真人、契丹人。“南人”大体是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人。四等人在政治、经济、法律上是不平等的。这种民族歧视政策,引发社会动荡,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知识拓展基础巩固1.元朝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是( )
A 中书省 B 行省 C 澎湖巡检司 D 宣政院 2.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进步性的表现( )
A、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加强了民族融合
C、推行行省制度 D、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4.元朝增设的专门负责对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管理,同时也负责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ADCC5.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建立了元朝②创立行省制度③灭亡南宋④废除丞相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A6.元朝开始实行的行省制度,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举措( )
A 有力加强中央集权 B 促进了边疆经济发展
C 改变了南北经济格局 D抑制了民族融合趋势A7.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政策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能够体现元朝“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
A 通判 B 御史台 C 刺史 D 监察御史
8.“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这反映出元朝为有效统治全国而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行省制 D 三省六部制
9.为了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我国早在元朝时期设立了( )
A 宣政院 B 澎湖巡检司 C 台湾府 D 台湾行省BCB材料研读
1.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无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中国历史》七上教师教学用书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出西域都护的设置使我国哪一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
答:地区:新疆能力提升材料二观察下图,
元朝疆域辽阔。
(2)为实现对全国的有
效统治,元朝确立了哪
一行政制度?
答:制度:行省制度。
(3)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设置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什么?
答:机构:澎湖巡检司。
(4)宣政院辖地指的是今天哪个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地区:西藏。意义: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