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学业水平能力监测五年级语文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书写与习惯。(3分)要求:卷面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评价标准:①全卷书写行款整齐(1分);②书写规范,字迹清楚(1分);③卷面整洁、美观无涂、改、贴现象。(1分)
二、积累与运用。(33分)
1.读拼音,写词语。要求:请把汉字规范地写在田字格里。(4分)
黄继光用xiōng táng堵住了敌人的枪眼,è hào传来,所有的人都来jì diàn他,
举行着lóng zhòng 的仪式,场面无比壮观。
2.把成语补充完整并分类。(6分)
千里( ) ( )移山 ( )尽瘁 ( )不屈
( )自若 百折( ) ( )填海 ( )蹈火
( )任怨 惊慌( ) 含辛( ) ( )奕奕
①形容人物神情的:
②形容人物意志的:
③形容不怕困难的:
④形容尽职尽责的:
3.用“立”字组词填空。(3分)
(1)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上。
(2)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 )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3)一行高大的白杨树沿着铁路线( )在茫茫戈壁上。
4.在( )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1)( )你平日注意观察事物,积累材料,作文时( )会有内容可写。
(2)这个房间( )宽敞,( )布置得很美观。
(3)蜜蜂( )认识陆地上的路线,( )不能认识水路上的路线。
(4)老师( )白天给我们上课,( )深夜给我们批改作业。
5. 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我的思路被清脆的歌声打断了。(改为“把”字句)
(2)生活在2I世纪,我们很幸福。(改为感叹句)
(3)在班会上,王新说,他负责帮助小冬,让他把学习赶上去。(改为对话句)
(4)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修改病句)
(5)想想牺牲了的战士,我们没有什么困难不克服。(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6.回顾学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填空。(13分)
(1) 《将相和》中“将”指 ,“相”指 “和”是 的意思,课文写了三个小故事,分别是: 。写出了将相之间由 到
的经过,其中, 是事件的起因, 事情的发展,
是这件事的结果。(5分)
(2)古代采用 、 、 等形式来传递信息,速度很慢,到了近代依靠交通工具传递信息,现代运用 和电话来传递信息,当代运用广播、电视和 来传递信息,可见,人类在追求高效率信息传输方式的步伐从未停止过。(3分)
(3)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 着全村妇女, 着打糕, 着炮火, 过硝烟, 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_____________啊!请你说说最后所填词语的意思是: 其他所填词语都是 词。(5分)
三、实践与创新。(4分)
班级组织郊游活动,但小晴同学对这项活动不热心,不想参加,你作为小晴的朋友劝她一起参加,你应该怎么说?
四、阅读与感悟。(30分)
(一)课内阅读(15分)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___________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 》中的一段改写的。(2分)
2.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又写出曹操的_________(2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句,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2分)
4.鲁肃吃惊的原因是什么?(2分)
5.曹操为什么不敢派兵出来?(2分)
6.我会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2分)
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后来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原因是( )
A、使船两面受箭; B、江中浪大,这样便于船在江中停住受箭;C、便于箭满后顺风顺水返回,省去调头时间。
7.你认为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中看出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二)课外阅读(15分)
王若飞同志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前,他因从事革命工作,被敌人逮捕了。在监狱里,他经常对难友们说:“敌人要摧残我们,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是革命者,决不能向恶劣的环境屈服,要坚决斗争。”
王若飞同志的身体不好,为了坚持对敌斗争,他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条件锻炼身体。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的锻炼方法之一是日光浴。他利用每天短暂的放风时间到院子里晒太阳。后来,他得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敌人被迫允许他每天晒一两小时太阳。他就利用这个机会,躺在院子里让太阳晒全身,把皮肤晒得紫红紫红的。
冷水擦身,是王若飞锻炼身体的另一种方法。那时,反动派百般折磨政治犯,别说洗澡,就连喝的水也不供给。但王若飞的言行感动了出身贫苦的老看守员,他偷偷地给王若飞买了几只大碗,王若飞同志每天用它盛冷水,用毛巾蘸着擦身,擦到全身发红为止。
王若飞同志在狱中还有一种锻炼方法,叫做“室内体操”。体操包括伸腿、弯腰、曲臂等动作。不管三九天,还是三伏天,他都坚持锻炼。
一次,一个难友问王若飞:“我有一事不明白,你骂**,骂蒋介石,天不怕,地不怕,真是好汉。可是,你坐在牢房里,还天天做操,又好像很爱护自己的身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王若飞同志说:“我不怕死,是因为敌人害怕我们的真理,我们必须拼死去保卫我们的真理;我爱护身体,是因为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更有力地保卫真理。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1.文中“豁然开朗”的意思是: (2分)
2.王若飞狱中锻炼方法有 、 、 。(3分)
3.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4.第2自然段与第3、4、5自然段的关系是 。(1分)
5.第7自然段是王若飞说的话,分号前后两部分是 关系。(1分)
6.给短文拟个题目,写在横线上。(2分)
7. 王若飞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五、习作与表达。(30分)
题目: 我经常想起 ( 填人、事、物均可)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确定中心,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记叙文。3.文章要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条理,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