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专项训练阅读(二)
学校: 姓名: 考号: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么多好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1)根据含义,从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________
②(书法、绘画)老练而雄健有力。________
(2)使“我”感到奇怪的问题是:________?“我”认为“煮书”是________,而爷爷说的“煮书”是指________。
(3) 读短文后说说你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4) 写两句课外积累的关于读书的名言。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百合花开
林清玄
①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处数(shù shǔ)千尺高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②起初,百合长得和野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内心深处有这样一个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
③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zhā zā)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④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⑤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野草却很不(宵 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却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根本不是花苞,而是长了一个疙瘩……”。
⑥在公开场合,它们也嘲笑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⑦偶尔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地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啊!”
⑧百合说____我要开花____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关丽的花____我要开花____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____我要开花____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____不管有没有人欣赏____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____
⑨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嘲笑下,百合努力地生长着。终于有一天,它开花了。
⑩百合花一朵一朵地盛开着,花朵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出的泪滴。它那透着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了断崖上最美丽的一道景色。
?这时候,野草和蜂蝶再也不嘲笑它了。
?此后,年年春天,百合都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地和悬崖边上,让那些地方到处都开满洁白的百合。
?几十年后,人们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 ?招招)赶来欣赏百合开花。孩子们跪下来,快乐地嗅着百合花的芬芳;情侣们手拉着手,许下“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丽,感动得直落泪。
?那里,被人称为“百合谷”。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用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1)选择文中括号正确的读音或者汉字。
数(shù shǔ)千尺 扎(zhā zā)根
不(宵 屑) 千里(迢迢 招招)
(2)给第⑧自然段中的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百合说( )我要开花( )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关丽的花( )我要开花( )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 )我要开花( )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不管有没有人欣赏( )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敬佩一一 忘记一一 肤浅一一
(4)野草们嘲笑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把这句话改成转述句)
(5)联系前面的内容,说说你对第?自然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6)在你的身边,有没有像百合一样的人?请举一个事例说说他(她)的表现。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盲人心目中的明灯
大学实习时,我带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那天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有的还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也许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的心中装着一盏亮着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灯。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我们自己。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在在暗夜里往往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1)有的还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省略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请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意思。
(3)这位盲人为什么在晚上出门总是提着一盏灯笼?( )
A为他人照亮夜路。B怕别人撞到自己。C既为他人照路,又不会被别人撞到。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要学习盲人助人为乐的精神。B我们夜晚出门都应该打灯笼。C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只松鼠
连续好几个晚上,我都梦见了那只松鼠。
它躺在我的网袋里,一动也不动,老实得就像已经没有了生命,一改几秒钟前那股拼命逃窜的灵活劲。
逮(dǎi)住了一只松鼠的我,心里当然异(yì)乎寻常地高兴。在家时,女儿常吵着要一只小松鼠,可惜上海的高楼大厦(shà)绝无松鼠的踪迹;想买一只,却又没有精力去逛市场:万没想到这次在山林路边等车,却逮到了一只。
我先是看到路对面树干上有个灰褐色毛绒绒的圆球在跳动,于是便蹑(niè)手蹑脚地过去。可是没等我接近,那个圆球就“嗖”地一下蹿(cuān)上了树梢。哦,原来是一只活泼伶(líng)俐(lì)、可爱至极的小松鼠。我兴奋无比,跑东窜西地去抓。后来,我动用了随身携(xié)带的网袋,才网住了它。
我很开心,看着这只一动不动躺在网袋里的“小俘虏”,想伸手去摸摸它。但是我突然看到了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更像是对人类的蔑(miè)视……
我的身体有点颤抖,手像触电般地缩回原处,定格。
最后,我长叹一声,终于把它放了;看着它蹿上树梢,又从这棵树梢跳到了那棵树梢,渐渐隐没在密林深处……
我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发誓,回家后只字不提那只松鼠。
但我毕竟忘不了那只松鼠,所以在一次得意忘形的餐桌上还是说漏了嘴。我惶(huáng)恐不安地看着女儿,女儿竟一点也没有嗔(chēn)怪的意思,依旧稚气未脱地沉浸(jìn)在我的故事里,并且饱含着深情问我:“爸爸,后来它回家了吗?它回到妈妈身边了吗?”
(1)解释下列词语。
蹑手蹑脚:
逃之夭夭:
得意忘形: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惶恐—— 嗔怪—— 蔑视——
(3)逮住了一只松鼠的“我”,为什么异乎寻常地高兴?
(4)“最后,我长叹一声,终于把它放了”。“长叹一声”、“终于”,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作者说“我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能替作者说出来吗?
(6)为什么“连续好几个晚上,我都梦见了那只松鼠”?
五、阅读并回答问题
人蛇大战
最近,美国公布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绝密资料。据其中一份资料披露,在越南战场上,美军曾遭遇蛇的报复,士兵伤亡惨重。
1970年夏季的一天,美军第七军团某连上尉马丁带领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兼程,于午夜时分进入了预定的潜伏地带。随即,马丁派出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到河谷去背石头。
士兵们走到河边,一个士兵拆开一块石头后,无意中看到石块下有两条杯口粗的大蛇扭缠在一起。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受到惊吓的毒蛇一下子蹿了起来,还没等他作出反应,就张开长有毒牙的大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这名士兵的脸上立刻血流如注,等同伴扑上来营救时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不敢开枪,纷纷拔出匕首,一刀一刀挥刺过去。一条蛇被杀死,另一条负伤,钻进石缝中逃生。几分钟之后,他们准备离开河滩的时候,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咝咝”声,从黑漆漆的石缝里一下子钻出上百条黑绿相间的大蛇。士兵们急忙拔出腰间佩带的匕首向蛇群乱砍过去,毒蛇疯狂地咬噬士兵。数十名中毒的士兵倒在地上命丧黄泉,只有几个行动敏捷、受伤较轻的士兵侥幸逃回营地。可是复仇心切的蛇顺着伤兵逃走的路线追来,在美国兵的营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没多久,蛇群的先锋部队进入营地。负责警戒的哨兵因害怕附近有越军哨兵而不敢开枪,只能用刺刀来刺杀,雪亮亮的刀刃上不一会儿就沾满了血肉模糊的蛇肉。但是蛇群的“大军团”蜂拥而至,遍地密密麻麻。它们把营地围得水泄不通,把包围圈越缩越小,转瞬间便冲到了每个人的身边。它们昂起头,隔着士兵厚实的军服,用长而尖的毒牙咬破衣服,进而咬进肉里。马丁也被蛇咬伤了,虽然作了伤口处理,终因中毒太深而奄奄一息。他命令士兵把手榴弹、地雷里的炸药取出来,撒在营地周围,浓烈的硫磺味使蛇群不敢靠近。不料,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这个连最后生还者只有12人。
(1)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鲜为人知(xiān) 潜伏(qián) 披露(l?u) 匕首(bǐ)
B、鲜为人知(xiǎn) 潜伏(qián) 披露(lù) 匕首(bǐ)
C、鲜为人知(xiǎn) 潜伏(qiǎn) 披露(lù) 匕首(bǐ)
(2)词语积累。
①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被毒蛇咬伤的士兵?
( )( )( )( )
②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毒蛇“大军团”?
( )( )
(3)根据文章内容选词填空。
敏锐 厚实 浓烈 血肉模糊 从天而降 雪亮亮,
( )的军服 ( )的嗅觉 ( )的大雨
( )的蛇肉 ( )的刀刃 ( )的硫磺味
(4)把下列句子换成“被”字句。
①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
②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
(5)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人蛇大战?
(6)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最后剩下了多少人?这使你想到了什么?
六、阅读并回答问题
天马
1983年,我国旅游局确定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
这个图形标记的形象是根据东汉时期的一件青铜雕塑工艺品描绘的。1969年,这件文物珍品在甘肃武威出土,立刻震惊全国.轰动世界。它是我国古代造型艺术和冶炼、铸造技术的结晶,是我国悠久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杰作。
天马体态轻盈,神形兼备,_____从正面、侧面哪个角度去看,_____极为生动健美。天马昂首扬尾,四蹄腾空,自由奔放.动诈协调,_____使人感受到力量,_____激发人们的想象。
最令人惊叹的是,马的一只后腿,正踏在一只龙雀的背上.龙雀是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又是马的底座,从而使凌空的天马能巧妙地保持平衡,解决了主体形象的支撑问题。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马身上没有辔头、鞍镫、缰绳,头上却有一丝迎风飘动的璎珞,尾巴末梢还打了一个结。这种细微的艺术处理,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和风格。
开始人们称这件古代艺术品为“青铜奔马”,也有叫“马踏飞燕”的。“马踏飞燕”的称呼既形象又优雅,曾被普遍采用。但后来发现,马足踏的_____燕子,_____龙雀。龙雀是传说中的神鸟,也叫飞廉。古书上有“明帝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的记载。我们不敢肯定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极为珍贵的。龙雀是风神,飞行疾速,马却踏着它,赛过它,这是匹神马了。
用这件中外驰名的古代艺术品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是颇有象征意义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正在腾空飞速前进。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从文中找两个词语来概括天马的造型特点:( )
(3)天马令人叹服叫绝的设计表现在( )
(4)以“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志的原因是:( )
(5)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作用。( )
(6)这篇短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从、、、 四个方面介绍了作为中国旅游图形标记的“天马”。
小升初专项训练阅读答案(二)
学校: 姓名: 考号:
一、答案:⑴得心应手;苍劲有力
⑵书怎么可以煮呢;把书放到锅里去煮;反复诵读品味,把书读透
⑶读很多书,写文章时才能才思敏捷,把文章写生动。
⑷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②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二、答案:⑴:“, ; , ; , 。, !”⑵shù 、zhā、 屑、迢迢⑶轻视、牢记、深刻 ⑷野草嘲笑百合,它不要做梦了,即使它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它的价值也是跟野草一样。⑸①事业的成功,生命奇迹的创造,发端于信念的确立,然后是执着一念的守望,矢志不渝的坚持。②成功需要证明,要敢于用成功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③要不懈努力,不骄不躁,不断提升自我。④人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奋斗,取决于尽心尽力为理想而不懈的努力。⑹略
三、答案:(1)列举的省略(2)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我们自己。(3)C(4)C
四、答案:(1)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 逃跑得无影无踪。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2)惊慌 责怪 轻视(3)因为女儿吵着要松鼠,“我”又没有精力逛市场,万没有想到在等车时却逮到了一只,自然高兴。(4)反映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以及作出决定的不容易。(5)一句话:爱动物,爱自然的生灵的慈悲情怀促使他这样做的。(6)因为作者忘不掉那“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通过这目光,作者似乎理解到了什么。其实女儿“饱含深情”的话语也使作者梦见那只松鼠。
五、答案:(1)B(2)①口吐白沫 神志不清 一命呜呼 ②蜂拥而至 密密麻麻(3)厚实 敏锐 从天而降 血肉模糊 雪亮亮 浓烈(4)①蛇被他用刺刀挑了起来。②炸药被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冲得一干二净。(5)人惊扰了蛇的生活,杀死了它们的同伴,蛇疯狂报复。(6)只剩下12人。(感情略)
六、答案:(1)无论 都 既 又 不是 而是(2)体态轻盈 形神兼备(3)马足踏在龙雀的背上,龙雀是整个艺术品的一部分,又是马的底座,使领空的天马巧妙地保持平衡,解决了主题形象的支持平衡。(4)“天马”象征历史悠久的中国正腾空飞速前进。(5)这些词语表达非常严谨准确,传达给读者一种非常细致负责的态度。(6)艺术价值 外形特点 名称由来 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