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唐弱宋”——北宋灭亡时两个皇帝被金人俘虏,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被新崛起的蒙古铁骑逼得跳海。宋朝在历史上给后人留下“积贫积弱”窝囊的背影。
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概括你印象当中的北宋
钱穆在其《国史大纲》中“两宋之部”写到: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外部之积贫难疗。
陈寅恪有言:中原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稻花香”——南方农业的发展
1、生产工具:
秧马
插秧,则用右手将船头上放置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后以双脚使秧马向后逐渐挪动;
拔秧,则用双手将秧苗拔起,捆缚成匝,置于船后仓中。
作用:减轻弯腰曲背之苦,提高劳动效率。
苏轼:《秧马歌》
“我有桐马手自提,头尻轩昂腹肋低;
背如复瓦去角圭,以我两足为四蹄。
耸跃滑汰如凫鷖,纤纤束藁亦可赍;
何用繁缨与月题,朅从畦东走畦西。”
复种技术
耕田
灌溉
插秧
收获
舂米
“稻花香”——南方农业的发展
2、耕作技术:
复种是在同一耕地上一年种收一茬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有两年播种三茬,一年播种二茬,一年播种三茬等复种方式。
“早禾”“晚禾”
作用: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稻麦轮作”“双季稻”
《耕获图》
越南引进占城稻
一是"耐旱"。
二是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
三是生长期短。
南方农民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提高水稻产量。
3、水稻品种:
“稻花香”——南方农业的发展
占城稻与晚稻配合成为双季稻,使谷物产量大为增加。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粮食产量:
“稻花香”——南方农业的发展
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国家的产粮中心在南方地区
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品饮之雅上自皇帝,下至民众,举国皆崇,茶到此时,方成国饮。
从来佳茗似佳人——苏轼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
5、经济作物:
“稻花香”——南方农业的发展
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北宋:
广东 福建
南宋: 江淮和川蜀一带
“稻花香”——南方农业的发展
5、经济作物:
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的原因?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战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历经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
①北方战乱多,南方较安定。
②北方人口大批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等。
③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稻花香”——南方农业的发展
⑤南方地区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等。
南宋时期,南方地区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南宋棉毯
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南宋后期,棉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纺车图》宋 王居正
“技艺高”——南方手工艺的兴盛
1、纺织业:
丝织业、棉纺织业
官窑葵瓣洗
河北定窑孩儿枕
河南汝窑三足洗
哥瓷
河南钧窑鼓钉三足洗
“技艺高”——南方手工艺的兴盛
2、制瓷业:
五大名窑
景德镇在东晋叫新平镇,北宋真宗时改名为景德镇。因当时镇里烧制的瓷器光致茂美,名扬海内,真宗皇帝派官员到镇里督造瓷器,贡奉朝廷,并命陶工在瓷器底部写上“景德年制”四字。景德是真宗年号,从此以后,这个地方就改名为景德镇,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技艺高”——南方手工艺的兴盛
2、制瓷业:
北宋时期,江西景德镇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台山市海域)。2019年3月20日,清理的船载文物已达14万余件,预计文物总量超过16万件。
“技艺高”——南方手工艺的兴盛
“南海一号”现已出水2000多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宋代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
福建磁灶窑绿釉器
龙泉窑系青釉菊瓣纹
“技艺高”——南方手工艺的兴盛
“宋瓷成群,举国罕见。……惜哉!彩云易散,宝瓷易碎。洋人巧弄译笔,瓷器代称中国。南宋,乃狼主爪中之釉瓶……” ——《遂宁赋》
出水瓷器带有明显的异域风格,被认为是宋代接受海外订货“来样加工”的产品。
赵汝适《诸蕃志》记载,宋代的瓷器被运往全球50多个国家,最远的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亚等。
“技艺高”——南方手工艺的兴盛
陶瓷鉴定泰斗耿宝昌对着“南海I号”上出水的瓷器连呼惊叹:“搞了一辈子的瓷器研究,却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瓷类珍宝,很多连听都没听说过!”?
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个隔水仓,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沉。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舟师还掌握了“牵星术”、深水探测技术,使用罗盘导航,指南针引路,并编制了海道图。这些都大大促成了宋代海外贸易的兴盛。
“技艺高”——南方手工艺的兴盛
3、造船业:
手工业发展表现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技艺高”——南方手工艺的兴盛
3、造船业:
船坞,是指修造船用的坞式建筑物,灌水后可容船舶进出,排水后能在干底上修造船舶。
南宋时期,南方地区是手工业发展的中心地区
“百业旺”——南方商业贸易的兴盛
商业(商品经济)的繁荣:
1、商业都市的兴起
材料一:(北宋东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材料二:(南宋临安)“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
——宋·吴自牧《梦梁录》
材料一: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商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
材料二:(南宋临安)“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
——宋·吴自牧《梦梁录》
2、打破了商业活动的空间限制,城市中店铺不断增加,街道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
3、打破了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百业旺”——南方商业贸易的兴盛
商业(商品经济)的繁荣:
“百业旺”——南方商业贸易的兴盛
商业(商品经济)的繁荣:
宋代由于商业发展已经突破了市坊界限,草市也随之有了很大发展。至宋代,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如陆游在其诗中就曾经写道:“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4、草市的发展
都市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
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曾谈到江淮间的草市,谓“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百业旺”——南方商业贸易的兴盛
商业(商品经济)的繁荣:
5、纸币的出现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南宋时期,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会子”
纸币的出现,是 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百业旺”——南方商业贸易的兴盛
商业(商品经济)的繁荣:
6、商标广告的出现
“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板
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商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
注明铺号:“认门前白兔为记”
还特别说明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如果批发购买,还可以优惠。
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百业旺”——南方商业贸易的兴盛
海外贸易发达:
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广州
泉州
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朝鲜、日本
西太平洋
印度洋
海外贸易范围广泛
市舶司 “蕃坊”“蕃学”
“百业旺”——南方商业贸易的兴盛
海外贸易发达:
你认为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1、宋朝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达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宋朝有发达的造船业和航海技术,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3、宋朝对海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从而大大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百业旺”——南方商业贸易的兴盛
南宋时期,南方地区是商业贸易发展的中心地区
商业中心
苏湖粮仓
纺织中心
制瓷中心
经济重心南移
南方地区成为宋朝的经济中心
北
南
北
南
北
南
秦汉
魏晋南北朝
南宋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经济重心南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宋朝。”
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博士在谈到宋代时感叹:“谈到十一世纪,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
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
公正、客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第9 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①南方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
②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产茶的州县比以往有所增加。
③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原因
表现
①纺织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江浙、四川),棉织业兴起。
②制瓷业:五大名窑、著名瓷都——江西景德镇南宋时,制瓷中心在江南
③造船业:a.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b.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C.南宋的海船,规模宏大,配备先进的指南针。
③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② 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① 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趣了很我商业城市。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生产经验等。
2、自然因素:江南地区自然环境优越
3、社会因素:北方战乱,南方安定。
4、政治因素: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启示:
1、政府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
2、要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3、要重视科技进步。4、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影响: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使我国经济布局更加合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材料一: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或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史记》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虽有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秦汉时期及以前中国的经济中心在北方,当时江南地区人少地广,劳动力长期短缺;生产技术和经验均落后于北方。
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原因:北方战乱、南方安定;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南方统治者实行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