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传染病与免疫》测试卷
(总分:100分,用时:4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
1.与艾滋病患者接触,可能会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是( )
A.交谈 B.共餐 C 共用注射器 D.握手、拥抱
2.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健康的婴幼儿不需要进行预防接种 B.给婴幼儿和儿童接种的疫苗属于抗体
C.疫苗通常是用失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 D.接种疫苗能提高人体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
3.给儿童注射相关疫苗使其具有了对某种传染病的抵抗力,这在免疫类型和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分别属于( )
A.非特异性免疫、控制传染源 B.非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C.特异性免疫、切断传播途径 D.特异性免疫、保护易感人群
4.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环节是( )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患病人群、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病原微生物、易感人群、接触途径 D.病原体、传染人群、传播途径
5.狂犬病是一种传染病。被猫、狗抓咬后,需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从免疫和预防传染病角度看,注射的疫苗和采取的措施分别为( )
A.抗体,保护易感人群 B.抗体,控制传染源
C.抗原,保护易感人群 D.抗原切断传播途径
6.引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流感病毒称为( )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病原体 D.易感人群
7.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 B.特异性免疫是在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
C.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成分的识别 D.免疫维持人体健康,对人体总是有益的
8.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 )
A.乙肝病毒的携带者 B.艾滋病病毒
C.患手足口病的儿童 D.流感患者
9.下列分泌物中,具有免疫作用的是( )
A、泪液 B、胰液 C、胆汁 D、激素
10如图为蚊子吸食了甲的血液后,又吸食乙的血液,甲的血液中含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乙被蚊子叮咬后患上了流行性乙型脑炎.在此过程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分别是( )
A.甲和蚊子 B.甲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C.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和蚊子 D.蚊子和乙
传染病预防措施中,使用药物治疗患者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控制病原体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12.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传染病,该措施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都是
13.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病人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源 C.传播途径 D.易感人群
14.对患有人禽流感或怀疑携带人禽流感的家禽进行焚毁处理,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
A.切断传播途径 B.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D.清除病原体
15.关于传染病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幼虫的中间宿主,消灭钉螺可预防血吸虫病
B.艾滋病能通过握手和拥抱传播,HIV主要破坏人体的神经系统
C.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吸毒人群经常共用注射针头
D.淋病是一种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传染病,病原体是淋球菌,该病原体细胞结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6.初生婴儿6个月以内不会患天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婴儿从母体获得了抗原,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B、婴儿从母体获得了抗体,产生非特异性免疫
C、婴儿从母体获得了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
D、婴儿从母体获得了抗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17.坚持饭前便后洗手,这项措施在预防传染病上属于( )
A、杀死病原体 B、控制传染源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人群
18.下列关于传染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肝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B.艾滋病能通过握手传播
C.红眼病、白血病是传染病 D.灭蚁属于控制登革热的传染源
19.以下选项中,属于人体抵御病原体的第三道防线的是( )
A、皮肤 B、消化道黏膜 C、溶菌酶 D、淋巴结
20.2003年“非典”期间,某医生给患者治疗时感染了SARS病毒,他用康复患者的血清给自己注射,很快痊愈并重返工作岗位,这是因为患者血清中含有相应( )
A.抗原 B.抗体 C.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二、填空题:(共2题,20分)
21.(10分)2014年,广东遭遇20年以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伊蚊叮咬在人群当中传播.
(1)登革热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从如图可见,伊蚊的个体发育属于 变态发育.
(3)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患登革热的病人属于 .
(4)在预防登革热的公益广告中,提倡大家“齐动手,清积水”,这一预防措施属于 .
(5)2014年11月2日,世界首个登革热疫苗成功通过测试.该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 ,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这属于人体的第 道防线.
22.(10分)某中学生物探究小组随机调查了本校八年级100名学生在去年不同季节流感的发病情况,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表中数据得出,流感高发的季节是 _________ 季和 _________ 季.
(2)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 _________ .
(3)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_________ .
A.饮食传播 B.空气传播 C.生物媒介传播 D.血液传播
(4)流感高发季节时,学校通常对所有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 _________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以上三项的综合措施
(5)将流感疫苗接种于人体后,体内可产生相应的 _________ ,从而提高人体对流感的抵抗力.
三、综合题:(共1题,20分)
23.(20分)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以来,已造成多数人感染和死亡……目前,好消息传来,有些国家已研制出埃博拉疫苗。为检验疫苗的效能,科学家用小白鼠平均分为A、B两组进行了动物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补充完善实验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实验过程中:①应填写_____;②应填写_____。
(2)在实验中,设置A组小白鼠的作用是_____。
(3)B组小白鼠注射埃博拉病毒后存活下来,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埃博拉病毒的_____,这种免疫类型为_____。
(4)为了控制埃博拉疫情的扩散,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有:
①将感染埃博拉病毒病死的猴子深埋或焚烧
②规范睡眠,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能力;
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
④打喷嚏或咳嗽时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
上述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_____(填写序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5、CCDAC 6-10、CDBAA 11-15、ACBCB 16-20、DCADB
21.正确答案:遗传物质、完全、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抗体、三
题目解析:(1)登革热病毒属于动物病毒,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2)从如图可见,伊蚊的个体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3)患登革热的病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因此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分析,患登革热的病人属于传染源.
(4)在预防登革热的公益广告中,提倡大家“齐动手,清积水”,是为了减少或清除伊蚊,防止登革热病毒通过伊蚊传播,因此这一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5)2014年11月2日,世界首个登革热疫苗成功通过测试.该疫苗进入人体后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将入侵的病原体清除,这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22.正确答案:春、冬、流感病毒、B、B、抗体
题目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去年该校八年级学生流感发病规律是:流感高发的季节是春季和冬季.
(2)传染病是指由外来的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做病原体.流感是由病原体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3)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选项B符合题意.
(4)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途径是空气和飞沫,流感高发季节时,学校通常对所有教室进行消毒,该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选项B符合题意.
(5)疫苗是指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人体对流感的抵抗力.
故答案为:(1)春;冬;(2)流感病毒;(3)B;(4)B;(5)抗体.
23.
(1).正确答案:21天;注射埃博拉疫苗
题目解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组成,当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或灭杀进入人体的病原体。当疾病痊愈后,抗体仍存留在人体内。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探究实验要控制变量的唯一,其它条件要都一样。本实验的变量是埃博拉疫苗,其它条件要完全相同,所以①是21天,②是注射埃博拉疫苗。
(2).正确答案:对照
题目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以A组是形成对照。
(3).正确答案:抗体;特异性免疫
题目解析:B组小白鼠注射埃博拉病毒后存活下来,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抵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这种免疫类型为特异性免疫。
(4).正确答案:①③
题目解析:从预防传染病的三条途径看,①将感染埃博拉病毒病死的猴子深埋或焚烧;③对有出血症状的可疑病人隔离观察,属于控制传染源;④打喷嚏或咳嗽时用过的纸巾应该妥善弃置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而②规范睡眠提高身体抵抗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