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9-09 15: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公祭黄帝陵现象1:这种习俗源于我国早期什么制度?问题1:人们常称山东为齐鲁大地,称河北为燕赵大地,称山西为晋,这又是为什么?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标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中国早期国家大致形成于什么时候?又出现在哪些流域?距今约五千年前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玉斧 红山文化出土
甲骨文 “王”字 夏·玉钺(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 斧、 钺是古代兵器,然而玉斧、玉钺却不能作为武器,应是由斧、钺演化而来的一种典礼上的仪仗器。斧钺:代表强权金属
器具镶嵌十字纹方钺
(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西亳商城的城墙
(河南省偃师市)西亳商城,一说为成汤建立商朝时的都城。城:战争防御;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反映阶级对立尖锐化城内的居民可能是比较富有的氏族部落显贵。
浙江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祭坛表明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社会权力集中,政权与神权结合。战争:表明以强权确立初步政治管理秩序。 黄帝战蚩尤图 一 早期国家产生:时间:大约5000年前
地点:黄河、长江流域
经过:
氏族部落部落联盟
国家
(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
原因:
生产力的提高,农耕经济的进步。
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贫富分化的产生;礼制的初步使用政治特征:①政治权力的核心是“王”和“帝”
②政权和神权的结合③政治权力的更替方式:禅让(传贤)夏朝兴衰:禹建启继 400余年 亡于商汤政治特征: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制度开始
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二) 夏 朝戴冠冕的夏禹 思考:这两种最高领袖的继承方式有何不同?传贤禅让制传子王位世袭制 有人说,世袭制是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体现出的是独裁,禅让制是选贤任能,体现的是民主,因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倒退。你是否认同此观点? 观点: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世袭制一直沿袭到清亡,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时间。问题探究1(三) 商 朝王朝兴衰:汤建 600年左右 亡于周武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表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经·商颂·玄鸟》 商朝时的人们非常迷信。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天帝安排的。因此,不管做什么事,都必须先问问鬼神,这就叫“占卜”。
如:商王盘庚迁都一事,分明是政治事件,但还是通过占卜 ,假借神灵元龟向天下人宣称“非敢违卜” ,于是迁都于殷。
刻写在甲骨上的有关这些占卜的事情的文字,就叫做“卜辞”。而今幸存下来的近20万片甲骨,几乎全是卜辞。1.通过以上信息,你能发现商朝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2.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问题探究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决策).生产力低下,限制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统治者借迷信崇拜,加强对劳动人民和奴隶的残酷统治.(四) 西 周周朝兴衰:武王伐纣、牧野之战 800多年 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政治制度:周武王面临一个难题:领土空前扩大,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信息不灵,如何才能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假如你是周天子,你会怎么管理?二、西周的分封制概念: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周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士国都分封的方法土地人民土地人民人民土地诸侯  材料四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五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六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史记·周本纪》
请回答:
⑵据材料四、五、六说明这些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诸侯的义务:
服从天子;
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
定期朝贡;
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权利:义务:封地世袭统治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4、影响扩大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积极)诸侯独立性强,削弱了周天子权威(消极)5、结果: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兼并战争),分封制受破坏 3、内容2、对象:1、目的:王族(同姓贵族)、功臣、先代贵族稳定秩序、巩固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制材料2:(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
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
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以上材料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1、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2、分封制崩溃。
周天子年老了,打算立下继承人。周天子有四个儿女:
大儿子——二夫人所生,二儿子——大夫人所生,三女儿——大夫人所生,四儿子——大夫人所生。
大儿子:我是长子,年纪最长,你们都应该听我的。
二儿子:我是正室夫人所生,而且我又是儿子,当然应该由我来继承王位。
三女儿:我最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所谓巾帼不 让须眉,当然由我来统治周朝。
四儿子:你们都别争了!我是父王最疼爱的儿子,父王一定会挑我的。王位之争王位应该由谁来继承呢?你的依据是什么呢?议一议“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三、西周的宗法制(1)目的: 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2)实质:按照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 (3)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4)宗法等级: 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西周宗法制西周的宗法制大宗一定大,小宗一定小吗?(5)宗法制的作用 它能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
问题发生纷争,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
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了贵族统治集团
内部的稳定与团结。这是二张拍摄于清末和21世纪初的中国家庭聚餐照 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它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中国人至今都没有放弃的“团圆饭”情结,不管岁月如何,年龄多大,都得团聚于父母身边;过年过节无论山高水远,连滚带爬也要赶回高堂膝下才觉慰藉、才觉完满。分封制宗法制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分封制是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维护西周政局的稳定。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也是巩固分封制的重要手段,更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两者缺一不可。 血缘纽带(里)  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其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仲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王。
——《吕氏春秋?当务》注意:嫡长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大
儿子。上面这则材料就有助于我们对嫡
长子的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小结制度演变
其观念与传
统继续传承想一想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练习1.“幽王烽火戏诸侯,可怜列国奔驰苦”反映了当时政治上实行(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度 D.王位世袭制B2.下列历史现象与西周分封制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
A.“周公……立七十一国”
B.山东素称“齐鲁大地”
C.“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D.“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c3. “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等级森严
C.神权色彩浓厚 D.世卿世禄A4.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
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