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阶段验收评估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阶段验收评估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4-10 16:32: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验收评估 牛顿运动定律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6~8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关于力学及其发展历史,正确的说法是(  )
A.牛顿根据伽利略等前辈的研究,用实验验证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通过研究发现物体受到的外力总是迫使其改变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其运动状态
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m=,这说明物体的质量跟所受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D.牛顿等物理学家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不但适用于宏观、低速研究领域,也能充分研究微观、高速的物体运动
答案: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越快的汽车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脱离实际的理论假设
D.马拉着车向前加速时,马对车的拉力大于车对马的拉力
解析:选B 惯性的唯一量度是质量,质量大则惯性大,惯性与速度无关,所以A项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所以B项正确;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了合理的推理,所以C项错误;马对车的拉力与车对马的拉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一定相等,所以D项错误。
3.鱼在水中沿直线水平向左加速游动过程中,水对鱼的作用力方向合理的是(  )
解析:选D 鱼在水中沿直线水平向左加速游动过程中,受到水对它向上的浮力和向左的推力作用,合力方向应为左上方,故选项D正确。
4.手拿起玻璃瓶,使瓶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瓶的受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B.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C.摩擦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摩擦力和重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解析:选C 手拿起玻璃瓶,使瓶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则瓶子竖直方向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故选项C正确。
5.如图所示,A、B两物体质量均为m,A与B用弹簧连接,当悬挂A物体的细线突然剪断,在剪断的瞬间,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g,g       B.2g,0
C.0,2g D.2g,2g
解析:选B 剪断细线前:A受重力mg,弹簧的向下的弹力mg和细线向上的拉力2mg;B受重力mg,弹簧的向上的弹力mg;剪断细线的瞬间,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则B受力不变,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A受的合力为2mg,则加速度为aA==2g,则选项B正确。
6.如图所示,我国有一种传统的民族体育项目叫做“押加”,实际上相当于两个人拔河,如果甲、乙两人在押加比赛中,甲获胜,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获胜
B.当甲把乙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小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
C.当甲把乙加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
D.甲对乙的拉力大小始终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大小,只是地面对甲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乙的摩擦力,所以甲获胜
答案:BD 
7.如图所示,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相同材料的质量分别为m和m0的两物体用细绳连接,在m0上施加一水平恒力F,使两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两物体间细绳上的拉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光滑时,绳子拉力大小等于
B.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大小等于
C.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大于
D.地面不光滑时,绳子拉力小于
解析:选AB 地面光滑时,将两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m0)a,
对m分析可得:FT=ma,
联立解得:FT=;
当地面不光滑时,将两者看成一个整体,
可得F-μ(m+m0)g=(m+m0)a,
对m分析可得:FT-μmg=ma,
联立可得FT=,故A、B正确。
8.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静止小车M,小车上静止地放置着木块m,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用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下列关于木块的加速度a1和小车的加速度a2,可能正确的有(  )
A.a1=2 m/s2,a2=2 m/s2
B.a1=2 m/s2,a2=3 m/s2
C.a1=3 m/s2,a2=4 m/s2
D.a1=3 m/s2,a2=2 m/s2
解析:选AC 对上面的木块m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只可能有摩擦力,且Ff≤mg×0.3,因此木块m的最大加速度为g×0.3=3 m/s2,若小车与木块一起运动,二者加速度相等,选项A中的加速度都小于3 m/s2,所以是可能的,A正确;若木块与小车发生相对滑动,则木块的加速度一定是3 m/s2,故选项B错误;发生相对滑动时,由于拉力作用在小车上,故小车的加速度要大于木块的加速度,所以选项C正确,D错误。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9.(6分)(多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牛顿第二定律。该小组在实验中确定的研究对象是小车,而且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砂桶和砂的总重力,也是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则对该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到小车在砂桶和砂的拉动下带动纸带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平衡小车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
B.实验中必须使砂桶和砂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细线对小车的真实拉力一定略小于砂桶和砂的总重力
D.该实验是应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
解析:做该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所以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砂桶和砂不能挂在小车上,故A错误;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砂桶和砂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砂桶和砂的总重力大小,故B正确;实际上砂桶和砂也做匀加速运动,mg-FT=ma,所以细线对小车的真实拉力一定略小于砂桶和砂的总重力,故C正确;该实验有两个变量,要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力与加速度的关系,保持力不变,研究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是应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故D正确。
答案:BCD
10.(12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a与F、m之间的定量关系”。
(1)实验时,必须先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该同学是这样操作的:如图乙,将小车静止地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并连着已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接通电源,用手轻拨小车,让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__________的点,说明小车在做____________运动。
(2)如果该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平衡了摩擦力。以砂和砂桶的重力为F,在小车质量M保持不变情况下,不断往桶里加砂,砂和砂桶的质量最终达到M,测小车加速度a,作a-F的图像。下列图线正确的是________。
(3)设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为x1和x2,如图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x1、x2的情况,从图中可读出x1=3.10 cm,x2=____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____m/s2。
解析:(1)平衡摩擦力时,先接通电源,用手轻拨小车,让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迹均匀的点,说明小车在做匀速运动。
(2)由于该同学平衡了摩擦力,故得到的a-F图线过原点,当砂和砂桶的质量最终达到 M时,由于不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故图线应该为C。
(3)x2=5.50 cm,T=0.1 s,
则加速度a== m/s2=2.40 m/s2。
答案:(1)点迹均匀 匀速 (2)C (3)5.50 2.40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4分)
11.(16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一用绳子拴着的长木板,木板上趴着一只老鼠。已知木板的质量是老鼠质量的两倍,当绳子突然断开时,老鼠立即沿着板向上爬,以保持其相对斜面的位置不变。此木板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多少?
解析:设老鼠的质量为m,则木板的质量为2m。老鼠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f=mgsin α ①
木板受力如图乙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2mgsin α=2ma ②
其中Ff=Ff′ ③
联立①②③得a=gsin α。
答案:gsin α
12.(18分)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汽车正以32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因前方出现事故,司机立即刹车,直到汽车停下。已知汽车的质量为1.5×103 kg,刹车时汽车所受的阻力为1.2×104 N。求:
(1)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
(2)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运动的时间;
(3)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前进的距离。
解析:(1)对车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由Ff=ma
解得a==8 m/s2,
即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
(2)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t==4 s
即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运动的时间为4 s。
(3)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有x==64 m,
即从开始刹车到最终停下,汽车前进的距离为64 m。
答案:(1)8 m/s2 (2)4 s (3)64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