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说课稿
一、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与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②、引导学生识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培养学生比较、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教材等资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概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郑和下西洋体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说教学设想
1、以多媒体教学为手段,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体验历史事件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2、结合课文的内容,设计一些恰当的问题,通过学生讨论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
难点:如何正确看待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四、说教学方法:
讲述、比较、讨论、合作探究等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时事政治:习近平主持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论坛开幕式,进行导入,有利于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多媒体显示)。
学习新课:
(一)学生活动:请看书第70-72页。(目的是要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阅读教材70-72页,完成下面的任务: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时间从哪一年到哪一年?一共几次下西洋?船上带去的交流的物品主要有什么?
2、从地图上找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和到达的地区。
播放视频(加强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时间有个正确认识,并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抛出下列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且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感情升华。
郑和航海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引出“郑和的哪些品质需要我们学习”
答案:百折不挠、吃苦耐劳、勇于开拓、自强不息、不畏艰辛的探索精神… …
通过表格对比:归纳: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多媒体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教师归纳: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二)下面说说---戚继光抗倭(多媒体展示戚继光图片)。
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自学(以下问题较简单,可让学生集体作答)
1、什么是倭寇?
2、明朝中期为什么倭患严重?
3、倭患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4、谁带领哪只军队抗击了倭寇的侵袭?
引出戚继光的介绍。
通过视频,找出戚继光的地点。引出抗倭过程
5、戚继光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此目可让学生讨论回答后集体朗读)
归纳:戚家军抗倭的斗争是正义的斗争。东南沿海人民的支持。戚家军英勇善战,纪律严明。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其他抗倭军队的配合。
戚继光抗倭斗争有何评价?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着重介绍民族英雄,引出戚继光和岳飞的不同。
(三)除了倭寇,这个时期还有一类人也对我国进行了侵略活动,这就是欧洲殖民者。
安排学生阅读课文74页内容。(以自学为主)
做小练习:从_____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
______年,_______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展示材料,了解今日澳门。
六、说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介绍了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这一时期与以往一样,对外关系的主流是友好交往,郑和下西洋就是其中的典型事例。但是,也出现了来自海外的侵略。戚继光抗倭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东南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一次反侵略斗争;葡萄牙攫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七、说板书提纲:(线索式的板书,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一目了然)
一、郑和下西洋
二、戚继光抗倭
三、葡萄牙侵略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