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恒定电流+阶段验收评估(二)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恒定电流+阶段验收评估(二)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4-10 18:4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阶段验收评估(二) 恒定电流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6~8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关于电源和电流,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始终等于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压
B.由公式R=可知,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
D.打开教室开关,日光灯立刻就亮了,表明导线中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速率接近光速
解析:选C 电源正负极之间的电压称为路端电压,当外电路接通时,路端电压小于电源的电动势,故A错误。公式R=是电阻的定义式,导体的电阻与电阻两端的电压以及通过它的电流都无关,故B错误。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故C正确。打开教室开关,日光灯立刻就亮了,是由于导线中电场传播的速度接近光速,而不是自由电荷定向运动的速率接近光速,故D错误。
2.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均匀导体A、B,其质量相同,当它们接入电压相同的电路时,其电流之比IA∶IB=1∶4,则横截面积之比SA∶SB为(  )
A.1∶2       B.2∶1
C.1∶4 D.4∶1
解析:选A 由R=可知,在U一定时,I与R成反比,即RA∶RB=4∶1。
又根据电阻定律R=ρ=ρ=ρ可知,当ρ、V一定时,R∝,即有==,所以==。
3.某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的AB段(曲线)所示,由图可知,灯丝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  )
A.5 Ω B.10 Ω
C.1 Ω D.6 Ω
解析:选B 由电阻的定义式R=知,A点对应灯泡的电阻RA= Ω=30 Ω,B点对应灯泡的电阻RB= Ω=40 Ω,所以灯丝的电阻改变了10 Ω,故B正确。
4.(2016·全国卷Ⅱ)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Q1与Q2的比值为(  )
A. B. 
C. D.
解析:选C 断开S和闭合S后等效电路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得甲、乙两图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U1=E,U2=E,C所带的电荷量Q=CU,则Q1∶Q2=3∶5,选项C正确。
5.如图所示电路,当ab两端接入100 V电压时,cd两端电压为20 V;当cd两端接入100 V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50 V,则R1∶R2∶R3之比是(  )
A.4∶2∶1 B.2∶1∶1
C.3∶2∶1 D.以上都不对
解析:选A 当ab端接入100 V电压时,由欧姆定律可得20=R2;
解得R1∶R2=2∶1;
当cd端接入100 V电压时,50=R2
解得R2∶R3=2∶1;
故R1∶R2∶R3=4∶2∶1,故选项A正确。
6.如图所示,电动机与小灯珠串联接入电路,电动机正常工作。此时流过灯珠的电流为I1,它两端的电压为U1、电阻为R1、消耗的功率为P1;流过电动机的电流为I2、它两端的电压为U2、电动机电阻为R2、消耗的功率为P2,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B.P1=I12R1
C.= D.P2=I22R2
解析:选BC 因为串联,所以I1=I2;对灯珠有U1=I1R1,P1=U1I1=I12R1,但电动机U2≠I2R2,P2≠I22R2,只有P2=U2I2成立,故选项B、C正确。
7.随着“共享单车”的持续火热,“共享电动汽车”也悄然出现,下表是某种共享电动汽车的主要参数。
空车质量
800 kg
电池容量
44 kW·h
标准承载
200 kg
最大续航(充满电最大行驶路程)
200 km
所受阻力与汽车总重比值
0.09
根据上述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时,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是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B.电池容量44 kW·h指的是汽车电池充满电时的电量
C.标准承载下,电动汽车以72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 min的耗电量为3 kW·h
D.若标准承载下汽车速度能达120 km/h,则汽车电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30 kW
解析:选CD 工作时,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汽车运动,故A错误;电池容量44 kW·h指的是汽车电池充满电时的电能,故B错误;电动汽车标准承载下的阻力为f=0.09×(800+200)×10 N=9×102 N,汽车的牵引力F=f,耗电量为Fvt=9×102××10×60 J=1.08×107 J=3 kW·h,故C正确;当电动汽车以v=120 km/h匀速行驶时,功率为Fv=9×102× W=3×104 W=30 kW,故D正确。
8.如图所示,平行金属板中带电质点P原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对电路的影响,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则(  )
A.电压表读数减小 B.电流表读数减小
C.质点P将向上运动 D.R3上消耗的功率减小
解析:选AD 根据电路图,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R4接入电路的部分串联后,再与R3组成并联电路,最后并联部分再与电阻R1串联接入电源两端,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R4接入电路部分的电压,电流表测量流过电阻R2的电流,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等于并联部分的电压,当滑动变阻器R4的滑片向b端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并联部分的电阻R并减小,干路电流I增大,并联部分电压U并=E-I(r+R1)减小,所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减小,极板间场强减小,电场力小于重力,质点向下运动,选项C错误;电阻R3两端电压减小,流过R3的电流I3减小,R3上消耗的功率P3=I32R3减小,选项D正确;流过R3的电流I3减小,流过R2的电流I2=I-I3增大,所以电流表读数增大,选项B错误;流过R2的电流I2增大,R2两端的电压U2=I2R2增大,而并联部分的电阻R并减小,所以,滑动变阻器R4接入电路部分的电压U4=U并-U2减小,选项A正确。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9.(8分)在“描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需要用伏安法测定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除开关、导线外,还有如下器材:
A.小灯泡“6 V 3 W”
B.直流电源6~8 V
C.电流表(量程3 A,内阻0.2 Ω)
D.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1 Ω)
E.电压表(量程6 V,内阻20 kΩ)
F.电压表(量程20 V,内阻60 kΩ)
G.滑动变阻器(0~20 Ω、2 A)
H.滑动变阻器(0~1 kΩ、0.5 A)
(1)把实验所用到的器材按字母的先后顺序填入空中:____________。
(2)在下面的虚线框内画出最合理的实验原理图。
解析:(1)灯泡额定电流I===0.5 A,电流表应选D;
灯泡额定电压6 V,电压表应选E;
为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G。
(2)描绘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
灯泡正常工作时电阻为R===12 Ω,==12,=≈1666.7,>,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答案:(1)ABDEG (2)见解析图
10.(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R为电阻箱,V为理想电压表,其量程略大于电源电动势。实验中通过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从电压表上读出相应的示数U,该小组同学发现U与R不成线性关系,于是求出了相应的电阻与电压的倒数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
1
2
3
4
5
6
7
(Ω-1)
0.1
0.4
0.5
1.0
2.0
2.5
5.0
(V-1)
0.36
0.44
0.43
0.60
0.87
1.00
1.58
(1)根据表中的数据和实验原理可知,你认为 ______(填序号)组数据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请在图2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关系图线。
(3)由图像可知,该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 V, 内阻r=_________ 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1)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路端电压U=E-Ir=E-r,所以外电阻减小,路端电压逐渐减小。根据表中的数据和实验原理,第3组数据是错误的,随电阻倒数的增大路端电压的倒数应增大,即随着电阻的减少路端电压应逐渐减小。
(2)根据描点法作出?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3)由实验原理:E=U+Ir=U+r,变形得:=·+,由此可知与呈线性关系。图像的纵轴截距等于,斜率大小等于,根据图像求出纵截距为0.35,即=0.35。解得电动势E=2.9 V,图像的斜率等于,则有==0.25,解得内阻r=0.73 Ω。
答案:(1)3  随着电阻的减小路端电压应逐渐减小 (2)见解析图  (3)2.9  0.73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2分)
11.(14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0 V,内阻r=0.6 Ω,电阻R2=0.5 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5 A,电压表的示数为3.0 V,试求:
(1)电阻R1和R3的阻值;
(2)当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以及R2上消耗的电功率。
解析:(1)S断开时,由U1=I1R3,
得R3==2 Ω,又由I1=
求得R1=1.4 Ω。
(2)S闭合时,R2、R3并联电阻R23==0.4 Ω,
回路总电流I2==2.5 A,
电压表示数为U2=I2R23=1 V,
R2上消耗的功率P2==2 W。
答案:(1)R1=1.4 Ω R3=2 Ω (2)1 V 2 W
12.(18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 Ω,R2=R3=4 Ω,当开关K接a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4 W,当开关K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4.5 V,试求:
(1)开关K接a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
(2)开关K接b时,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3)开关K接c时,通过R2的电流。
解析:(1)开关K接a时,R1被短路,由P2=I2R2得:
通过电源的电流为:I=1 A
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R2的两端电压为:
U=IR2=1×4 V=4 V;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当开关K接a时,有:E=U+Ir,代入得:E=4+r
当开关K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4.5 V,有:E=U′+r
联立以上两式解得:E=6 V,r=2 Ω。
(3)当电开关K接c时,通过R2的电流为:
I=·=0.5 A。
答案:(1)1 A  4 V (2)6 V 2 Ω (3)0.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