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节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的规律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力。
合作探究——议一议
(1)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一定与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一致,为什么?
提示:不一定。物体的运动情况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物体的初始状态共同决定。如物体以某一初速度v0冲上光滑斜面,合力方向沿斜面向下,而物体的运动方向沿斜面向上。所以受力情况决定了加速度,但与速度没有任何关系。
(2)加速度在解动力学的两类问题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加速度是联系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无论是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还是已知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都需要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加速度这个桥梁。所以充分利用已知条件,确定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
(3)在解决动力学两类问题时,如何求解物体的加速度?
提示:①通过对物体受力分析,用合成法、分解法或正交分解法求合力,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
②通过运动学公式,求解加速度。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一般解题流程
[典例] 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若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0 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斜坡的倾角θ=37°(sin 37°=0.6,cos 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求:
(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
(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BC的最大长度L=20.0 m,则斜坡上A、B两点间的距离应不超过多少?
[思路点拨]
→→
[解析] (1)人和滑板在斜坡上的受力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
设人和滑板在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a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Ff=ma1,
FN-mgcos θ=0,
其中Ff=μFN,
联立解得人和滑板滑下的加速度为
a1=g(sin θ-μcos θ)=2.0 m/s2。
(2)人和滑板在水平滑道上受力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0,Ff′=ma2,
其中Ff′=μFN′,
联立解得人和滑板在水平滑道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2=μg=0.5×10 m/s2=5.0 m/s2,
设人从斜坡上滑下的最大距离为LAB,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得
v=2a1LAB,0-v=-2a2L
联立解得LAB=50.0 m。
[答案] (1)2.0 m/s2 (2)50.0 m
1.滑冰车是儿童喜欢的冰上娱乐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为小明妈妈正与小明在冰上游戏,小明与冰车的总质量是40 kg,冰车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在某次游戏中,假设小明妈妈对冰车施加了40 N的水平推力,使冰车从静止开始运动10 s后,停止施加力的作用,使冰车自由滑行。(假设运动过程中冰车始终沿直线运动,小明始终没有施加力的作用)。求:
(1)冰车的最大速率;
(2)冰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滑行总位移的大小。
解析:(1)以冰车及小明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1①
vm=a1t②
由①②得vm=5 m/s。
(2)冰车匀加速运动过程中有x1=a1t2③
冰车自由滑行时有μmg=ma2④
v=2a2x2⑤
又x=x1+x2⑥
由③④⑤⑥得x=50 m。
答案:(1)5 m/s (2)50 m
2.如图所示,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给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面成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5 N的作用。(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
(2)5 s内的位移大小。
解析:(1)物体受力如图所示,竖直方向受力平衡
FN+Fsin 37°=mg得FN=17 N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f=μFN=0.2×17 N=3.4 N。
(2)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
Fcos 37°-Ff=ma
得a=0.3 m/s2
5 s内的位移为:
x=at2=×0.3×52 m=3.75 m。
答案:(1)3.4 N (2)3.75 m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一般解题流程
[典例] 民用航空客机的机舱除通常的舱门外还设有紧急出口,发生意外情况的飞机着陆后,打开紧急出口的舱门,会自动生成一个由气囊组成的斜面,机舱中的乘客就可以沿斜面迅速滑行到地面上来。若某型号的客机紧急出口离地面高度为4.0 m,构成斜面的气囊长度为5.0 m。要求紧急疏散时,乘客从气囊上由静止下滑到达地面的时间不超过2.0 s(g取10 m/s2),则:
(1)乘客在气囊上下滑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2)气囊和下滑乘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得超过多少?
[解析] (1)由题意可知,h=4.0 m,L=5.0 m,t=2.0 s。
设斜面倾角为θ,则sin θ=。乘客沿气囊下滑过程中,
由L=at2得a=,
代入数据得a=2.5 m/s2。
(2)在乘客下滑过程中,对乘客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沿x轴方向有
mgsin θ-Ff=ma,
沿y轴方向有FN-mgcos θ=0,
又Ff=μFN,联立方程解得μ=≈0.92。
[答案] (1)2.5 m/s2 (2)0.92
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的思维程序图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1.如图所示,楼梯口一倾斜的天花板与水平地面成θ=37°,一装潢工人手持木杆绑着刷子粉刷天花板,工人所持木杆对刷子的作用力始终保持竖直向上,使刷子沿天花板以a=2 m/s2的加速度向上运动。刷子的质量为m=0.5 kg,刷子可视为质点,刷子与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sin 37°=0.6,g取10 m/s2,试求工人所加的外力F是多大?
解析:对刷子进行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如图所示,
由于刷子匀加速运动,列方程可得
x轴:Fsin θ-mgsin θ-Ff=ma
y轴:mgcos θ+FN=Fcos θ
Ff=μFN
联立可得F=10 N。
答案:10 N
2.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水平恒力F的推动下开始运动,4 s末物体的速度达到4 m/s,此时将F撤去,又经8 s物体停下来。如果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求力F的大小。
解析:物体的整个运动过程分为两段,前4 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8 s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前4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a1== m/s2=1 m/s2
设摩擦力为Ff,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1①
后8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
a2== m/s2=-0.5 m/s2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2②
由①②两式可求得水平恒力F的大小为
F=m(a1-a2)=2×(1+0.5) N=3 N。
答案:3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