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第二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概述、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重点与难点】重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决策及其历史意义。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难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形成。 第二节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 2、内容思想政治组织1、时间:1978年12月;北京①、重新确立“ ”的指导方针;
②、果断停止以 为纲的口号
③、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
的战略决策;
④、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⑤、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
⑥、解决党政企不分等问题。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①、这是 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始了以“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 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③、 的新道路正式开辟;
④、伟大的社会主义 拉开序幕。
⑤、它是中国进入 的光辉标志。 3、意义新中国历史经济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课堂练习1
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是
A.抓革命、促生产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两个凡是”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经济体制改革
C.对外开放,引进资金和技术 D.构建和谐社会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其依据不包括
A.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BAC 1、农村改革——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⑴原因: ①、农业集体化后,农民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②、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⑶意义
①、这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
②、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①、1978年安徽凤阳县 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②、1980年四川广汉县一个公社挂出 的牌子
③、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 的责任制迅速推广
④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 的生产队已达93﹪。小岗村乡人民政府“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改革的基本任务---
(3)中心环节---
(4)原则--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5)结果---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增强企业活力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①、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有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 ②、 企业内部进行的以实行厂长负责制的改革迅速推进 ③、国有企业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1998年9月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前夕,江泽民总书记专程来到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视察农村工作,看望这里的乡亲们。 1978年,小岗村的18户农民约定搞包干到户,迈出了农村改革的第一步。 在小岗村包干到产20周年纪念展览室里,当年的生产队长严俊昌向总书记谈起当时的一幕:迫于贫穷和饥饿的小岗村18户农民,聚集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冒着风险秘密约定:包干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国农民闯出了一条发展农业、脱贫致富的路子。 “这就是你们那份字据吗?”总书记一字一句地大声念了起来:“……如此后能干,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要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到18岁。” 严俊昌给总书记还念起当年农民编的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总书记说:“农民的语言简洁生动,一下就把家庭承包经营的好处说明白了。”4.关于对内改革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对内改革是在经济领域进行的,不涉及政治体制
B.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城市开始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率先从安徽、四川开始
D.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已经彻
底解决“三农”问题
5.农村经济体制在全国全面展开后,农村实行的最主要的制度是
A.农业互助合作制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村经济股份制 D.分田“单干”制
6.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实行政企职责分开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课堂练习2CBB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海南岛(1988年)(2)开放沿海城市----
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江苏两个:南通和连云港(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①、长江三角洲 ②、珠江三角洲 ③、闽东南地区 ④、环渤海地区(4)、开发上海浦东地区1、对外开放的四步2、对外开放的格局的特点: 沿海经济开放区形成 —
— 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3、意义: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7.1990年,哪一地区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A.深圳 B.上海浦东 C.连云港 D.海南岛 B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首歌中 “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
A.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济特区 C.设立长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辟香港、澳门为经济行政区 8.视听题B课堂练习3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阅读下材料二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图(图二)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生产队部分农民签订的一份包干合同书 (图一)图一集体企业城市个体及其他企业 材料一预示着当时农村即将实行什么经济体制? 材料二反映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什么 现象的变化?它表明所有制转变的方向是什么?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占较大比重.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多思多问,温故知新
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沈阳有两个厂,一个是铜厂,一个是电缆厂。这两个厂仅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铜厂归冶金部门管,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来,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时间上的大量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系,通过签订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