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专项训练阅读(四)
学校: 姓名: 考号: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间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________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________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两岁丧母,七岁丧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路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屠格涅夫听闻后更是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他的姑母,表达了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________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________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来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并无当作家的妄念。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让他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他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在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就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1)、联系上下文,给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 )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 )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②这位青年人( )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 )一定不可限量!
(2)、“信”的解释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④书信;⑤随便。下列词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呢?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到了自信( )
(3)、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①钟爱有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可限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它在文中的作用是( )。
(5)、短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请你简要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林清玄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感叹的是什么?( )
A:感叹自己不如小偷
B:感叹小偷技术全面,本领高
C:感叹小偷前途似锦
D:感叹小偷能力非凡,但没有正确方向,做了不正当之事,并为此惋惜
(7)、文章第三自然段中“最终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关于“最终”一词的理解,你认为符合文章内容的是( )
A:事情的结局称为最终
B:列夫·托尔斯泰成为了文学家
C:列夫·托尔斯泰因得到了屠格涅夫的欣赏而充满自信,发愤图强,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了不朽的成绩
D:自然规律,顺理成章
(8)、请用“ ”划出文中描述20年后小偷的句子,你从“已经”,“诚挚”,“脱胎换骨”中体会到( ),读着这样的词语,你的语调是( ),心情是( )。
(9)、这篇短文通过这两件事,告诉我们欣赏( )。在生活中要( )。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丑菊
这是件有趣的事。我去年种了株丑菊,天天盼着它快开花,因为我倒要看看享有如此恶名的花儿究竟怎样。可是,事与愿违,它偏偏跟我过不去,懒洋洋地睡大觉,连花的影子都没有,我气得真想把它拔了,但没舍得。
今年“五一”,沉睡了一年的花儿忽然打了苞,我高兴极了,真庆幸没把它扔掉。起初,底狭头宽的绿叶芯中夹了一个绿色小球,非常小,只有小绿豆那么大。长了几天,花苞就透出了一点黄色,这时,已有黄豆大小。再耐心等些天,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________只有铜钱大小,________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美丽极了。
我最欣赏的是,到了夜晚,几层花瓣儿便收伞似的自动收拢;白天,花瓣儿又像撑伞似地张开,而且花面一直迎着太阳,跟着太阳转,显得非常恭敬。难怪它还有个名叫“状元伞”、“假葵花”呢!
是谁给它起名叫“丑菊”的呢?这我不知道,但我觉得那人太不公平了。丑菊________不丑,________非常美丽、可爱。由此我想,人间事物中,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不但要知其名,更要究其实。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虽……但…… 非但……而且……
①再耐心等些天,花儿终于开了,颜色金黄金黄的,几十个花瓣摆了三四层,( )只有铜钱大小,( )这就更显出它的娇小,美丽极了。
②丑菊不丑,( )非常美丽,( )可爱。
(2)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第2—3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第4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丑菊又名( )、( ),它的特点是白天( ),晚上( )。
(4)这篇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胸有成竹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坐在家里的文同却急忙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的下开了。
原来,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看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各种气候下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总是一挥而就,根本不用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他说:“文同画竹,成竹早已在胸中了。”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用成语表示是( )、( )。
(2)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 )句,生动地写出( )。
(4)为什么文同画竹子能一挥而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告操曰:“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积载船中,使水及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参考译文】曹操获得一只大象,想要知道大象的体重,但是没办法称出来。曹操的小儿子叫曹冲,跟曹操说:“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记录水痕到达的地方。取出大象,将同样重量的物体放到船里,让水位赶上原先所刻的地方。而后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欲知其轻重。________
②使水及原痕。________
(2)“欲知其轻重”中的“其”指的是________。
(3)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置 象 于 船 上 刻 其 水 痕 所 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冲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2)解释下面划线字的意思。①与群儿戏于庭________
②众皆弃去________
③光持石击瓮破之________
(3)根据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司马光的特点,并说说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群儿戏于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水迸,儿得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停顿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群儿/戏于庭 B、一儿/登瓮 C、光持/石/击瓮/破之 D、足跌/没水中
(6)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足跌没水中。( )
A、没有 B、埋没 C、淹没
②光持石击瓮破之( )
A、代词,指群儿 B、代词,指瓮 C、代词,指石头
② 众皆弃去。( )
A、离开 B、距离 C、除掉
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
A:《赋得古原草离别》
B:《登鹳雀楼》
C:《静夜思》
(2)、“能不忆江南?”是( )
A:设问句
B:反问句
C:陈述句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A:日出江花红胜火
B:风景旧曾谙
C:江南好
(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升初专项训练阅读答案(四)
学校: 姓名: 考号:
一、答案:(1)①虽然、但是、②如果(只要)、就 (2)④⑤②(3)①格外地喜欢,照顾,对待方式与其他人不一样,明显好于别人。②形容前程远大 (4)1、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2、承上启下(5)第一件事屠格涅夫欣赏列夫托尔斯泰,第二件事林清玄欣赏小偷。 (6)D(7)C(8)1、划线句子: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就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2、给予别人发自肺腑的欣赏,哪怕是不经意的,也会给人奋发的力量,使人得到鼓舞3、激昂的4、欣喜的(9)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学会欣赏别人。
二、答案:(1)虽……但…… 非但……而且……(2)第一段(第1自然段):“我”种丑菊,盼望开花而不得。先抑。
第二段(第2—3自然段):丑菊的花的特点:娇小,美丽,向阳。表达了作者对丑菊的喜爱。后扬。
第三段(第4自然段):“我”的感悟:人间事物中,不少东西往往名实并不完全相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不但要知其名,更要究其实。
(3)假葵花、金盏花 自动张开 几层花瓣儿便自动收拢
(4)告诉我们看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要探究真实。
三、答案:(1)倾盆大雨、胸有成竹 (2)小华写作业很不专心,一会儿看电视,一会儿听音乐。(3)比喻、天气的炎热 (4)因为他通过长时间认真仔细地观察竹子,对竹子已经非常熟悉了。(5)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勤奋专注,都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成功。
四、答案:(1) ①想②赶上,等到(2)巨象(3)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4) 再称出这些物体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5)只要把大象放进船里,标记水痕到达的地方。让大象出来,然后把其他东西装到船上,直到水达到原来刻记号的地方。再称出 这些东西的重量,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五、答案:(1) mò jiē
(2)①庭院②全,都③拿
(3)机智、遇事沉着冷静。我从司马光身上学到面对问题要打破常规,寻找解决办法。面对困难既要机智,又要采取行动。
(4)①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② 水流了出来,小孩得救了。
(5)C“光持石击瓮破之”的意思是: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正确划分节奏应为:光/持石/击瓮破之。
(6)①C②A。
六、答案:(1)A(2)B(3)B(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七、答案: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⑵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⑶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