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4-10 21:2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年春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测试卷
选择题
1. 小明班上有位同学自我介绍:“我的祖先曾驱逐过荷兰殖民者,抗击过日本的侵略,经历了与亲人的离别。我现在盼望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位同学来自( )
A. 台湾 B. 西藏 C. 香港 D.澳门
2. 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指导我国解决这一“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
A. 战争解决 B. “三不”政策
C. 民族区域自治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 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排列下列相关活动的先后顺序( )
①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②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③汪辜会谈 ④台湾当局开放居民赴大陆探亲 ⑤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②①
C.⑤④①②③ D.⑤④③①②
4. 据报道:上任仅一年的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而不得人心,民意支持率已不足百分之三十。这一事实说明( )
A.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B.“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基础
C.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
D.“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5. “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合避干戈。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海外华人的这首诗表明( )
A.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B. 稳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
C. 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D.实现祖国的统一不能采取武力的方式
6.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
A. 三民主义 B. “一个中国”原则
C. 经济互补互利 D.军事力量强大
7.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同年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 台湾同胞期盼台湾当局尽快放宽居民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 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8. 台湾地区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曾说:“海峡两岸虽然只有100多千米的距离,但是要花50多年才跨过台湾海峡这条很窄的鸿沟……”这种状况是由下列哪些因素造成的?( )
①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败退台湾 ②以美国为首的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 ③“台独”势力兴风作浪 ④海内外中国人民没有共同的心愿去实现统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9. 1988年1月19日,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欢呼“到家了”。此时,他们“离家”长达( )
A. 38年 B. 39年 C. 43年 D.93年
10. 台湾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的形成
③江泽民“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台湾当局“三不”政策的调整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11.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这段话反映出( )
A.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B.“一国两制”推动了大陆向台湾靠拢
C.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12. 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第二年,双方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这表明( )
A. 大陆放弃武力统一全国 B.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C. “台独”基础被铲除 D.“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
13. 如下表所示,这些措施( )
A. 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B. 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C. 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14. 台湾地区舞剧《薪传》曾在大陆演出,引起轰动,它反映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一脉相承的亲情关系。下列关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事件,按其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汪辜会谈的举行 ②胡锦涛会见连战 ③八项主张的提出 ④习近平主席同马英九会面
A. ①③②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②①③
15. 下列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外交成就 B. 祖国统一 C. 军队建设 D.民族团结
16. 2016年8月2日,台湾某网络报刊发文章说,蔡英文否定“九二共识”,反而要求大陆要尊重她所代表的台湾新民意。回顾历史,“九二共识”后,海峡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是( )
A. 海峡交流基金会成立
B. 国家领导人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C. 汪辜会谈
D.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
17. “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20世纪)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
A. 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B. 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C. 港澳回归作为“一国两制”的成功范例推动了大陆向台湾靠拢
D.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8.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当年的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想家”的T恤衫,在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老兵们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台胞期盼当局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B.“台湾特别行政区”得到台胞普遍认同
C.海峡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奠定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基础
19.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我国领导人当初提出“一国两制”构想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香港与澳门问题
20.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两岸暂时别离,终有团圆的时候。”造成今天“两岸暂时别离”的直接原因是( )
A. 日本割占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各岛屿
B. 荷兰殖民者抢占台湾
C. 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
D.“台独”分子分裂台湾
二、综合题
21.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始于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发展阶段,西藏不仅建立起全新的社会制度,而且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5年《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
材料二
材料三 201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主席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坚持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民意主流。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实现民族复兴,再创中华盛世荣景,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摘编自央广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藏何时获得“和平解放”?“西藏真正步入现代文明”的历程,得益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什么基本政治制度?
时间:1951年。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所代表的地区得以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祖国日益繁荣,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3)当前,我国政府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材料三中所提“九二共识”最核心的内容什么?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核心内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阅读材料三,你如何看待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看法: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应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交流,加深理解,消除敌意,增进互信,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实现民族复兴。
2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梦】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1)材料一中“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结束的标志是哪一年的哪一件大事?
时间:1949年。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国家统一梦】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反映的是香港、澳门的回归。这两个地区是在邓小平提出的哪一伟大构想的指导下顺利回归祖国的?
构想:“一国两制”。
(3)台湾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变故:1895年被日本窃据,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归中国版图;1949年国民党当局溃逃台湾,造成了至今祖国没有完成统一的局面。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应如何推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措施: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互相尊重、互补互利;加强经济、科技、文艺、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坚决反对任何分裂活动等。(言之有理即可)
【富民强国梦】
材料三30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于当前的中国人而言,富足之梦,是由温饱向富裕的转变,更是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向全民共富的质跃,称之为当代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实为客观之论。
——雁君《人民富足是最现实的中国梦》
(4)材料三中提到的“一条创富之路”指的是什么道路?
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并为之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请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略。(此题为开放性,答案不唯一。只要结合个人梦想和个人
实际,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即可)
23.国家统一,民族复兴是历代中国领导人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上)
材料二 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历来是命运与共的。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两岸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
——摘编自习近平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的谈话(2015年5月4日)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台湾是日本什么时间通过什么条约窃取的?什么历史事件后台湾光复?
时间:1895年;条约:《马关条约》;事件:抗日战争胜利后。
(2)依据材料二,归纳习近平的谈话所表达的意愿。
意愿:①两岸是命运共同体;②团结奋斗促进民族复兴。
(3)结合材料三并联系现实,从90多年来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变化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写出两点)
和则有利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