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二节 经济发展一、经济发展的条件 珠江三角洲面向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水热和地形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较好华侨华人回乡投资办厂、建设公益事业五邑地区 深圳 昔日小鱼港今日大都市改革开放
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我国在珠江三角洲设立了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二、经济发展的表现珠江三角洲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 2010年珠江三角洲与全国人
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香港深圳东莞1.珠江三角洲地域结构的调整2.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调整制造业的迁移路线: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3.为什么会调整? 随着企业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已不明显,而生产高科技产品能获得更高的利润。高科技人才和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信息产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计算机、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昔日的桑基鱼塘高速公路和立交桥乡镇公园工业园住宅区 1984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 2010年珠江三角洲城镇分布(1)据上两图,推测城镇人口的数量和农业用地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说说城市化带来的利弊利: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交通和通讯改善.弊:(1)环境质量下降(2)无业人口增加,社会问题增多(3)人均绿地减少三、经济发展的突破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成员 讨论: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对本区和周边地区起到什么作用。9+2泛珠三角有利于发挥本地区和各地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通过香港外销至世界各地 轻工产品为主产品:销售: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经济发展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