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瓶子巧变化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欣赏各种变化的瓶子
②观察瓶子是如何变化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过程与方法:
①以瓶子为原型,发挥无限创意
②用不同的材质、工艺及艺术手法诠释瓶子的新形象,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发现身边的废弃瓶子和瓶子所带来的灵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②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感知生活中的艺术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语言,想象力很丰富,而且具有了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美术的存在、大胆的发挥想象,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不同材料、工艺以及手法让瓶子进行变化
2、难点:对瓶子进行设计装饰,让瓶子在变化后具有装饰性和审美情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可口可乐弧形瓶艺术设计大赛中装置艺术类的获奖作品,同学们想不想看?
生:想
师:点击播放获奖作品
师:认真看,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生:喜欢最后一张用其他材料包装的那几个瓶子,因为更富有层次感、表现内容更丰富。
师:老师也特别喜欢,我觉得这个瓶子上装饰很漂亮,是不是?
生:是
师:这种瓶子是不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可口可乐的瓶子啊,这些瓶子看起来很普通,但经过一番装饰之后,它们变得是不是非常个性。
生:很有个性,也非常漂亮。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瓶子是如何变化的?运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变化的?
生:有的是在瓶子上面画画,有的是在瓶子外面进行粘贴,有的给瓶子穿上了衣服…
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非常棒,那你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进行装饰的呀?
生:还可以采用在瓶子里面装东西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在瓶子外面进行缠绕的形式…
师:好的,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对瓶子进行变化。这些都是大赛的获奖作品,制作的非常的精致,这一点我们可能做不到。但有一点我们可以做到,就是学习这些获奖作品中对瓶子的变化处理,以此来运用到我们这节课的任务中,做到学以致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活动2【讲授】2、探究新知
师:咱们下面来看一下另一组照片,看看这组图片跟刚刚看过去的获奖作品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生:都是对瓶子进行了装饰
师:对,它们都是以瓶子为原型,发挥无限创意,用不同的材质、工艺及艺术手法诠释瓶子的新形象。总而言之就是表现形式都比较相似对不对。区别在于精细程度不同。
师:这些瓶子分别采用了哪些装饰方法进行变化的?你还有不同方法吗?
生:装饰方法有:贴、画、加、填、绕、穿。
师:我介绍两种装饰方法的步骤:①怎样画:首先将瓶子的表面洗干净,其次在瓶子的表面刷一遍底色,再绘上图案,最后喷上上光油(画画材料采用水彩或者丙烯)
②怎样绕:首先将瓶子的表面洗干净,其次将所要绕上去的材料准备好,再将材料装饰到瓶子上,最后进行定型处理(绕的材料可以选择橡皮泥、彩陶、超轻粘土)
师: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根据瓶子的形状、不同的角度大胆联想,寻找创意
活动3【活动】3、运用新知
师:同学们那我们现在思考一下,我们上面对瓶子的各种处理是不是让瓶子焕然一新啊。那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运用到生活当中吗?小组讨论一下看看如何我们生活当中如何运用?
师:我们生活中会有很多的废弃瓶子,我们可以运用这种方式对不对。将其赋予其新的形象后,既可以成为摆件也可以当作礼品送好友。
师:还有什么呢,还可以创作内画对不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画鼻烟壶。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我们衡水是冀派内画的发源地。
师:还有没有呢?还可以从这种装饰艺术中寻找灵感。这个对于大家来说比较抽象,下面我们看几张图片之后就会有所理解啦。
活动4【练习】4、大胆创作
师:现在我们开始对自己手中的瓶子进行装饰设计。学生要注意颜色的搭配、材料的选择、装饰的美观以及个性化。有什么问题我们师生一起解决。
活动5【测试】5、作品展示
师:我们将会把学生的作品摆到一起,同学们先讲解自己的作品。然后同学之间进行点评并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审美能力。最后我会对大家的作品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活动6【作业】6、布置作业
师:课下同学之间可以将自己制作的变化的瓶子送给朋友。